這是你嚮往的生活嗎?仙居的尚仁善居民宿給出這樣的答案

這是你嚮往的生活嗎?仙居的尚仁善居民宿給出這樣的答案

尚仁善居民宿位於仙居縣淡竹鄉尚仁村,鄰近神仙居景區。 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從神仙居出口下高速,沿著永安溪一路疾馳,幾個峰迴路轉,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的尚仁善居民宿豁然出現。

這是一座臨溪而築的民宿,大大小小的溪石堆砌成院牆,院落種滿花草。穿過空中廊橋步入大廳,入目就是寬敞的茶臺和整面牆的書架。茶臺對著明亮的落地窗,玻璃上掛下了嫩綠的藤蔓,鄰窗的木桌上擺放了花瓶,一束黃色的野花正爛漫地盛開。一切都是那麼和諧自然。

這天下著雨,民宿裡沒有客人。年過半百、頭髮有些灰白的民宿主人陳江峰悠閒地坐在茶臺邊,品著茶,享受著靜謐的時光。

遇尚仁

陳江峰是仙居人。在成為民宿老闆之前,他是浙江仙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管。因為工作性質,他成了“空中飛人”,一年到頭都在外面。

忙碌與打拼為他帶來驕人的業績與不菲的收入,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渴望安定。

2010年,陳江峰從公司辭職。“當時,也沒有想到要做什麼,就想讓自己先空下來。”

這一空,就是好幾年。

仙居素來以秀美的山水、旖旎的風光著稱,陳江峰時常有四面八方的朋友前來遊玩。作為東道主,他自然要仔細招待。只是,每次選擇住宿時他都很苦惱:“回城區路程較遠,住在鄉下,又找不到與山水風光相匹配的住處。”

彼時,民宿還是一個新概念,仙居當地大多是農家樂。“一百元包吃住,價格實惠,但住宿條件不怎麼好,怎麼好意思讓朋友們住下。”

那時,陳江峰萌生了自己做民宿的想法。“我想打造一個適合自己和朋友們居住的住所。”

2014年,他開始行動。關於民宿的選址,他有幾個想法:依山傍水,單門獨戶,安靜,儘可能離神仙居景區近。

於是,山清水秀的淡竹鄉成了他的首選。正如他在《“得其所”記》中所寫:“淡竹才是仙鄉。30萬畝森林,層層翠綠,一百多里清溪,步步通靈。遙聞雞犬閒鳴,靜賞蛙鳥和唱。山上雲霧繚繞,水邊蜂蝶曼舞。順澗邊小徑,信步徜徉,閒愁煩雜漸消;讓心靈脫韁,乘風飛昇,縹緲仙境頓現。”

空閒的時候,陳江峰和妻子一起在淡竹鄉沿著河谷尋找。2015年,他們邂逅了尚仁村。這是百里原始森林第一村,位於神仙居景區南入口1.3公里處,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溝谷常綠闊葉林,韋羌溪穿村而過,溪流淙淙,抬頭就可以看見不遠處的神仙居。

“就是這裡了。”找尋了一年後,他們終於停下腳步,擇了臨溪的一處舊廠房開始改造之路。

造善居

這場改造歷時一年。從設計到施工,陳江峰一直參與其中,民宿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無不融入了他的審美情趣和喜好。

融於自然,是陳江峰改造房子的主題。“我不想打造現代化的住所,而想讓民宿與周邊的景色融為一體,讓住在裡面的人能感受到田園風光。”所以,陳江峰融入了許多樸實天然的木竹建築元素。彎彎曲曲的木質廊橋,大廳內老木頭打造的書櫃、座椅,客舍內的原木傢俱,隱於走廊一角用舊瓦當改造的盆栽……目之所及,盡是滿滿的歲月感。

經過一番努力,2016年,尚仁善居完成改造。

民宿主要包含三大區塊:公共活動空間、住宿區和餐飲區。公共活動區域面積接近1000平方米,內含大小客廳、茶室、書房、多功能室等,還包含獨立院落和露天景觀大陽臺。

“室內的公共空間,我一開始就定位為喝茶、閱讀的地方。民宿完全是按照我自己喜好打造的,相信吸引到的顧客有許多也是和我一樣年紀、有閱歷的人。他們不喜歡吵鬧,所以我沒有設計卡拉OK和麻將等娛樂設施。”陳江峰介紹。

室外的院落種滿了花花草草,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蔥綠的野草在石縫中搖曳。這是為孩子們打造的遊戲場所。露天景觀大陽臺則是為攝影愛好者準備的。“視野寬闊,晚上他們可以在這裡拍攝星軌。”

住宿區一共打造了15個房間,每個房間都臨著韋羌溪。清晨陽光灑進房,一推開門就能看見神仙居的觀音峰。

在房間的命名上,陳江峰也花了許多心思。一枝、雙喜、三羊、四平、五福、六順、七彩、八穩、九如、十全……每個都包含了他對客人的美好祝願。

餐飲區在底樓,空間乾淨整潔,可容納40多人同時就餐。因為遠離城市,這裡的蔬菜大多來自附近的農家。“原材料都是綠色純天然的。感興趣的客人還可以參與下廚,親自做些美食。”陳江峰說。

候遠朋

2016年5月1日,尚仁善居正式營業。

“開業後,民宿入住率很高,顧客群體也和我一開始預想的差不多。”這讓陳江峰很欣慰。

他注意過,客人主要來自長三角地區,有警察,有醫生,有職業玩家,也有開民宿的同行。因為相同的審美和愛好,他和許多客人成了朋友。有人把這裡當成了落腳點,一年來住十多回。

陳江峰喜歡交朋友。他認為朋友分兩種:“一種是知根知底、兩小無猜,一種是我不知道你的過去,也不管你的未來,我們當下是好朋友。”來到尚仁善居的顧客,都是他當下的好朋友。

多年的銷售生涯不僅豐富了他的見識,也讓他善於交談。住客們都喜歡和他天南地北地聊天,他們和他講自己的職業,聊自己的煩惱,也分享自己的快樂和感動。

成為民宿老闆以後,陳江峰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從別人的經歷中領略了無數種不同的人生。

他準備寫一本書,叫《我和我的一百個客人》。“我要找一百個客人,記錄他們和尚仁善居的故事。我不會評判他們的是非對錯,只記錄他們的故事和人生態度。”

目前,陳江峰已經積累了三十多個有代表性的素材。“比如寧波的W君,是一名獄警。因為工作的關係,他每天精神高度緊張,時常感到情緒壓抑。來到這裡,他覺得很放鬆。再比如有個客人,是義烏小商品市場的一名老闆,一年到頭為了生意奔波。他很嚮往田園生活,說自己以後也會開一家民宿,而現在是‘借我的枕頭圓他的夢’。”

歲月悠長,在風景如畫的神仙居,陳江峰迎來送走一撥又一撥客人,故事還在繼續。


台州日報 記者 單露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