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四個貫穿”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摘 要]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的要求落實到學校人才培養的各環節、各領域,最重要的是把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穿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形成高水平育人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養體系;四個貫穿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人才培養體系涉及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而貫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穿“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以下簡稱“四個貫穿”),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一批又一批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深刻認識推動“四個貫穿”的重大意義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是構成學校人才培養的主要體系。推動“四個貫穿”對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第一,推動“四個貫穿”是加強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這是我們在教育改革發展實踐中得出的對教育事業規律的認識,必須始終堅持並不斷豐富發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途徑,通過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高校和諧穩定,確保高等教育始終沿著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正確方向前進。推動“四個貫穿”是新時期加強黨對高校工作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要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貫穿到育人工作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確保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實現全覆蓋。

第二,推動“四個貫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思想政治工作核心是做立德的工作,育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人才培養的各個體系,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第三,推動“四個貫穿”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必然要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最大的國情、最本質的特徵、最大的優勢。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教育方針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是管思想、管方向的工作,是在事關辦學方向問題上站穩立場、保持教育初心使命不變的重要基礎。推動“四個貫穿”,是保證人才培養各個方面與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同行、同頻共振的必然要求。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通過三條工作主線深入推動“四個貫穿”

推動“四個貫穿”,是學校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要求,也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體現。要把推動“四個貫穿”作為學校各級黨組織的中心工作來抓。

第一,加強“三線聯動”保證“一線貫通”。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要在學校黨的三層組織架構體系中得到全面體現:第一層是校黨委,是學校決策和運轉的中樞,是學校制度政策的源出中心、動員部署的發令中心、監督落實的保障中心,是學校黨的領導工作的“中心線”;第二層是院系二級單位分黨委或總支,是學校工作落實和開展的基本單元,是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基本單位,是學校工作承上啟下的中場組織,是落實學校黨委決策部署的“中場線”;第三層是基層黨支部,是黨員師生的組織歸屬,是黨聯繫、發動和組織群眾的基本紐帶,是體現黨的先進性、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的先鋒組織,是體現黨的戰鬥力的“生命線”。要把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四個貫穿”的要求在各個層級紮實貫徹,保證工作要求不落空,工作力度不衰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通過“三線聯動”實現“一線貫穿”。

第二,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作為推動“四個貫穿”的一條主線,讓思想政治工作變成“四個體系”一種內部的自我意識、自覺行動,是落實“四個貫穿”的重要抓手。要把意識形態和安全穩定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堅決落實黨中央和教育部黨組的各項要求,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制度建設。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健全學校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分工負責的意識形態工作格局。強化院系黨委意識形態主體責任,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根據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施臺賬和清單管理。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開展“三查三規”,通過對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和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情況、哲學社會科學類講座論壇報告會研討會申報情況、課堂教學和教材使用情況“三檢查”,促進理論武裝、陣地管理、人才培養“三規範”。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意識形態工作水平。

第三,堅持黨管幹部和黨管人才。幹部和人才是學校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的中堅力量,是落實“四個貫穿”的工作主體。要推動黨務思政和業務幹部輪崗交流。把政治意識強、政治素質高的教師和業務幹部選進黨務思政幹部隊伍,把黨務思政幹部充實到業務管理崗位。加強“雙肩挑”“雙帶頭人”幹部的思想政治培養,使他們強化政治意識、強化黨的觀念。有的放矢地推動“換肩挑”,有意識地安排他們在黨務崗位上進行鍛鍊,讓這些幹部在實踐鍛鍊中增強政治意識、堅定正確方向,強化宗旨意識、提高群眾工作能力,提升責任意識、自覺履職擔當。加強人才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突出政治引領,抓好教師政治理論學習面上全覆蓋。把政治引領貫穿人才工作全鏈條,在人才引進中把思想政治素質鑑定作為前置程序,在教學改革中把課程思政建設作為開展教師政治引領、提高政治素質的契機。突出“三關心一引領”的人才工作機制,做好人才的“生活關心、事業關心、思想關心”,在關心中加強“政治引領”。突出政治吸納,明確將骨幹教師入黨作為院系黨委書記“一把手”工程。加強黨支部建設,夯實政治吸納工作基礎。推動幹部隊伍建設與人才隊伍建設有機結合。加大黨校對新引進人才和高級職稱教師的培訓力度,實施全覆蓋輪訓,把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培訓主課。組織幹部教師赴國家重點行業、重點單位實踐考察,接受國情教育,強化服務國家戰略的意識。把校外掛職鍛鍊作為幹部教師培養的一項制度性安排,激發報國熱情。

構建更高水平育人體系,把“四個貫穿”要求內嵌到辦學治校各環節

構建高水平育人體系,必須從體制機制上突破障礙藩籬,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深化大學治理體系改革,為推動“四個貫穿”提供製度保障和組織動力。

第一,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各級黨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加強領導和指導,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這要求學校以育人為導向,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要構建謀劃“大思政”的領導格局,把黨建和思政工作放到學校層面總體謀劃、統一部署。把思政工作貫穿學校工作各方面,突破“各自為政”的業務工作區劃壁壘,在“各司其職”基礎上圍繞立德樹人共同的目標加強統籌協調。構建體現“大思政”的工作格局,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推動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穿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實現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勞育融合發展。構建落實“大思政”的隊伍格局,拓展選拔視野,抓好教育培訓,強化實踐鍛鍊,健全激勵機制,整體推進高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心理諮詢教師、校外導師、實踐導師等隊伍建設。構建保障“大思政”的氛圍格局,抓好作風建設,傳承紅色基因,引導廣大師生員工立足崗位轉作風、做模範、促發展,踐行初心使命,營造風清氣正、生動活潑、昂揚奮進的校園文化氛圍,用好的作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受到教育感染。

第二,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課堂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要深入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把德育貫穿教育教學始終,以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帶動育人質量的提升。

要強化課程思政建設,構築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中國系列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為主幹,以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為支撐的課程體系,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要在課堂教學中“明大道”“善教化”,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引導他們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四個自信”,養成健全人格、樹立高尚情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教學科研基層組織是貫徹執行學校教學科研任務、制定教學科研計劃、組織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培養人才隊伍的基層單位,是組織實施“四個貫穿”的基本單元。要加強教研室、教學團隊、課程小組建設,強化經常性的教學研討、相互旁聽課程等教學質量建設機制,推廣集中研討提問題,集中培訓提素質,集中備課提質量“三集三提”有效做法。強化教學督導的全面質量管理職能,教學督導在規範教學活動、培養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要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嚴格課堂教學紀律,落實教師課堂教學主體責任。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動教師教學觀念和方式方法革新,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構建規範有效的教學管理及問責機制,嚴格落實隨堂聽課制度,加強教學督導和過程監管。強化教材建設和使用管理,教材體現國家意志,是國家事權,直接關係到黨的教育方針的落實和教育目標的實現。要以全面提高教材質量為目標,以提升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民族性、時代性、系統性為重點,加強教材建設和選用工作,建設和形成一批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立足國際學術前沿、凸顯學校特色的教材體系。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完善教材規章制度、規範教材選用和審查程序,形成嚴密有效的管理體系。

第三,推動以育人為導向的評價改革。在以“四個貫穿”為導向的評價機制創新中,要把人才培養擺在首位,把育人效果放到重要位置,建立以育人為導向的綜合評價體系。

要健全師德評價機制,在校內評價和外推評價、成果評價和人才評價、達標性評價和評優性評價等不同評價項目中嚴格師德要求。把師德要求前置到教師聘用環節,加強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審核,把教書育人能力作為教師聘用的考核環節。完善崗位考核評價,將教育教學工作的質和量作為年度考核重要內容,建立以教書育人貢獻為核心內容的育人績效激勵制度。深化專業技術職務評價制度改革,加強對教書育人業績與貢獻的考察。優化人才計劃評價制度,突出教書育人導向。完善推優評獎評價制度,突出榮譽獎勵的教育教學價值導向。優化教學評價,建立學生評教、教學督導、教學展示等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拓展育人評價內涵,將教師指導學生課外學習、學術活動、實習實訓、競賽展演、書院教育、創新創業、生涯教育、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心理輔導、就業引導等第二課堂育人工作納入育人評價範疇。

【作者焦揚:復旦大學黨委書記】

原載2020年第6期《中國高等教育》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