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不是中國的歷史,要正面評價他還是負面評價他?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他在繼承明朝的同時遭到許多人反對,但也遭到許多人的順勢而為,那當時的清朝到底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對中國文化有哪些貢獻的?為什麼到了現代之後,國內國外的人對於清朝的爭議有那麼大的意見?歷史的角度來說,清朝是不是中國的歷史?我們要正面評價他還是負面評價他。

中國封建王朝的延續之大清

清朝是不是中國的歷史,要正面評價他還是負面評價他?

我相信近代很多人痛恨清朝的原因不是在於他有多兇暴多醜惡,而是在於他服裝和髮飾的改變。認為古代明朝以前的中國是漢人的束髮和漢服,而清朝的牛辮子和滿族服裝則讓許多人感到十分厭惡。但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傳承的最重要內核是學習華夏文化的精髓。

大清的傳承來說,它是繼承了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以後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他的國號是採用的五行相承的方式。明朝的國號代表的是太陽和月亮,是五行之中的火,而清朝這很明顯的是代表水。水能克火,水也能接替火的責任。這是當年清朝皇帝入主中原制定的政策,就是要從文化制度上面學習中國曆代王朝。

清王朝中的精彩部分和糟粕部分

清朝是不是中國的歷史,要正面評價他還是負面評價他?

在外國史學家眼裡,大清帝國是滿族人入主中原建立的滿洲帝國,而不是中原王朝的傳承部分。這一點是國外漢學家以及史學家所研究出得出來的共論。中國這邊卻不是這樣,中國的史學家一向講究的是以狄入華夏,這個夷狄入華夏就說的是其它人種的或者民族。無論他們身份如何,但他們只要從心底裡認同華夏文化並學習華夏文化,將自己變成同漢人一樣的人,那他就是中國人。

我們今天學習清朝歷史,要學會用兩分法的觀點來看問題。要知道明朝滅亡的時候,整個天下是處於一種分崩離析的狀態,常與2000多年前的秦帝國建立起的漢人王朝的勢力,從西域,東北,嶺南三番方逐步衰退。這個時候的清帝國作為遼東方面的滿洲人,他們主動承擔起了統一天下的責任。

清朝是不是中國的歷史,要正面評價他還是負面評價他?

用3代人的時間武力文化相結合的方式,逐步收復西域,遼東,內另外東北成為一個統一大帝國。他為後世中國的數百萬領土奠定了基礎,這是清帝國留給我們的遺產。

但是清朝對於漢人的防範心裡一直沒有消失這。使得清朝前三代皇帝所營造的文字獄一直摧殘著文化的發展,這一點也是我們需要肯定並否認的。肯定是肯定,清朝也有弊端存在,而否認就是否認他這個弊端的積極性。另外就是清朝最後的閉關鎖國,使得近代中國失去了步入工業文明的機會,而中國人的努力不得不再增加1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