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房企:一邊高價拿地,一邊裁員降薪

今年,由於一隻黑天鵝的闖入,導致整個樓市震盪起伏,尤其是房企,紛紛表示“撐不下”,只想要在今年“活下去”。

這句話如果放在過去,我認為肯定是在調侃,一句玩笑話,房企怎麼可能活不下去呢?但從今年的行情來看,怕不是說假話,而是來自內心的吶喊。

看不懂的房企:一邊高價拿地,一邊裁員降薪

為何房企會覺得撐不下去呢?

因為房地產作為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投入大、成本高、負債較高,對資金回籠週轉要求高,通過負債、融資、銷售、回款形成資金鍊條的閉環。疫情爆發後,售樓處關門,直接斬斷了資金鍊的最關鍵一環---銷售。

沒有銷售,就意味沒有收入,特別是返鄉潮那一波紅利,很多房企根本就沒吃到。好不容易等到疫情穩定下來了,很多購房者發現自己今年也不好過,還是留著現金為王吧,所以都處於觀望狀態。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4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9.2%。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同比下降35.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4.7%。

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暴跌近四成,說明房地產行業的危機已至。這也是2015年4月以來,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首次出現“雙降”。

“雙降”背後是低迷的成交。被統計的70個大中城市中,2月有19個城市的新房無成交,24個城市的二手房無成交。分析人士稱,預計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城市在2月沒有交易。

這樣下來,就使得房企根本無力承擔大量債務。那房企該如何應對呢?

沒錯,放在他們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就降價賣房,能撈多少撈多少,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恆大在疫情期間,首次推出了7.5折,這大大的刺激了購房者,也使得恆大的總體銷售額上去了。據媒體報道,中國恆大則通過全面網上賣房和全場75折的促銷活動,2月銷售逆勢增長,前兩月實現銷售852.8億元,同比增長31.80%。

要麼就直接倒閉跑路或申請破產,所以我們也看到了單個3月份就有100多家房企破產,對比同期增長了許多。

但這兩條路,我相信都是房企不願意面對了,可這是大勢所趨,房企也只能跟隨了,畢竟面對高昂的債務壓力也是不好受啊。

看不懂的房企:一邊高價拿地,一邊裁員降薪

但有一些房企,兩條路都不想選,選擇了一條更為痛苦的路,就是“裁員降薪”。對於房企來說,裁員降薪是痛苦的選擇,猶如刮骨療毒、壯士斷腕,但沒辦法,降價賣沒人家大公司的底子,直接倒閉也不願意。所以,只能選擇更為艱難的路了。

據媒體報道,為應對疫情,多家房企通過降薪的方式來控制運營成本,降薪的範圍主要侷限於中高層管理人員。大中小型房企皆有波及。

2月27日,亞洲知名的房地產集團凱德集團,宣佈高管集體降薪。聲明中提到,董事會和高管層自願降薪,其董事費和基礎薪資將降低5%-15%。所有經理級及以上級別的員工凍結漲薪。

據時代週報不完全統計,從3月初開始,在行業前30強的房企中,有不少都傳出了減員、降薪的消息。其中既有區域整合引發的人事變動,也有借轉崗名義進行間接裁員,還有因控制人力成本要求員工主動離職。有媒體援引一位人士消息稱:“現在房企大量收編。差不多前TOP30的房企投拓崗都凍編了。”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規模上市房企研究課題組統計50家房企,已披露2019年報的40家房企中,有37家公佈了去年員工人數。其中有10家上市房企的員工人數較上年同比減少。

員工人數減少的10家房企,分別為綠城、榮盛、龍湖、融信、藍光發展、正榮等。其中有三家房企人數同比降幅超過10%,其他均為個位數降幅。

看不懂的房企:一邊高價拿地,一邊裁員降薪

後疫情時代,多個房企巨頭採取了縮短戰線、謹慎投資的態度。

在恆大地產業績發佈會上,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說,“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

融創董事長孫宏斌表示:“將謹慎拿地,並且調整資產結構,減少如文旅、商業,甚至部分的樂園等持有量。”

萬科在談及2020年新建投資比去年下降30%時,表示“萬科一直都始終堅持謹慎投資原則。”

可見,頭部房企都只能這樣選擇了,更別說中部房企了。

但最讓人看不懂的還是,沒啥錢了,只能降薪裁員,但轉個頭還能去高價搶地,一個比一個兇。

根據中指院近日發佈了《2020年1-2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今年前兩個月,Top50房企拿地總額2861億元,較去年不降反增,同比增長28.0%。香港置地、綠城中國和華潤置地位列前三,總金額分別達318億元、268億元和140億元。

國資背景的房企在拿地方面表現活躍。2月18日北京拍賣的9宗地塊,均被國企及有國資股東背景的企業獲得,包括華潤、中交、京能集團、首創置業等,3月3日,深圳2020年第一場宅地拍賣,最終以本地國企深圳安居集團包攬三宗地塊收場。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的土拍市場,北京溢價率近20%,而去年這個時候北京土地成交的溢價率僅為11%。

疫情期間北京的土地市場依舊火熱,對比2019年與2020年的頭兩月,北京土地出讓的數量和麵積顯著下降,但成交金額卻略微上漲,溢價率也幾乎是翻番。

其中備受購房者關注的樓面價,更是出現顯著上漲。2019年1-2月北京的樓面價僅為17221元/每平米。2020年1-2月北京的樓面價為35819元/每平米,是去年的兩倍還多。

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我們可以從其中發現一件事情,上面大量拿地的,都是一些後起之秀,雖然疫情帶來了危機,但對於一些房企來說,或許是個轉機呢?彎道超車說不定就在這一刻。

看不懂的房企:一邊高價拿地,一邊裁員降薪

我是阿杜探房,專注房產研究,為讀者把握地產漲跌週期,不唯多,不唯空,只唯實。公眾號:阿杜探房——關注我,瞭解更多不為人知的樓市秘密。

Reference:

1.《看不懂的房企:一邊打折降薪裁員,一邊高價搶拍土地》 作者:啟陽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