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有效溝通--學會如何提問?

之所以來寫“如何提問”這個話題,是因為最近小編在整理自己過去工作中總結的一些方法論的時候,發現最初讓自己快速進入新的業務時候,老大提出的一種疑問list的辦法,對自己幫助很大,所以來review了一下~

疑問list的方法:概括來說,就是針對你想要了解的內容,提出你的疑問,然後一一去解決,這些問題。

那知道了什麼是疑問list的方法之後,我們該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來讓這個方法能更好的輔助自己快速瞭解業務呢?基於這個問題,我做了一些分析和總結,具體內容如下,希望能對各位讀者有一些幫助,有不妥當的地方,也歡迎多交流啊~


職場有效溝通--學會如何提問?

1、提問的本質是什麼?

過去的我潛意識中,會有這樣的認知,問問題,是為了能讓別人給我做決定。但在實際應用中,我漸漸明白,問問題的目的是為了印證自己的想法,是為了讓別人多說,說出他們認為的重點,說出他們的意見。其本質是為了印證我們的想法,而不是讓別人為我們做決定。

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提問之前要做很多的準備:關於要問的主題背景知識的瞭解,自己的看法,支撐自己看法的理由等。

2、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提問

  • 接觸到新的事物,需要請教別人時
  • 拿不準主意時,需要尋求幫助時
  • 需要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時
  • 對別人的觀點表示質疑時

我把生活中常用的幾個提問場景概括為以上四點,四個場景各有不同,但在實際我們提問的方式中,又會出現一些相同的誤區或者錯誤:

第一個錯誤:所問的問題,根本沒有答案。這一般在初接觸新事物的同學身上會更加常見,因為對於背景知識的不瞭解,所以會問一些業內人士會普遍認為:大而空的問題。如:什麼是產品經理?類似這樣的問題,會讓人沒有辦法去直接回答,即使回答了也是草草了事,讓提出問題的人無法真正的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第二個錯誤:所問的問題,根本不需要問:如:網上很好找到標準答案或者明確定義的問題。如產品經理需要哪些能力?

第三個錯誤:只描述背景,不問問題。這個和個人的表述方式有關係。在實際提問中,交代一定的背景,有利於把對方代入到你的場景中,但過多的背景描述又會混淆你此次提問的主次,此處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做調整,此處不多贅述

第四個錯誤:只有問題,沒有解決辦法:這個錯誤一般會出現在向上溝通中,當我們拿不準主意,需要尋求幫助時,只把問題拋給老闆,沒有帶著解決辦法去溝通,實踐過後會發現一般這樣的溝通,都是無效溝通

3、該如何提問

(1)提問前的準備

明確目標: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何時算是達到目的)

有準備:對於要討論的內容做過一些瞭解,對於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獲得哪些重要信息

(2)提問思路--GROW方法

G:目標是什麼?

R:現狀是什麼?問題是什麼?

O:有哪些可能的解決方案?

W:未來走向是什麼?下一步要做什麼?

4、該如何練習自己提出好問題的能力

  • 建立自己的題庫並持續對題庫中的問題進行雕琢,找到更合適的問法
    • 破冰時從別人那裡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題庫
    • 試探別人對自己某項建議的態度題庫
  • 從高手那裡學習
    • 多看辯論賽,邊看邊總結幾個典型的場景和提問技巧,加入自己的題庫
    • 高質量的訪談節目,留心主持人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分別發覺的是什麼內容

5、實際操作舉例--理解別人的觀點時,提問的思路

  • 議題和結論是什麼?
    • 是什麼?= 結論 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 理由是什麼?
    • 先有理由,再有結論
  • 哪些關鍵詞意思不明確
    • 對論證中意義不明確的關鍵詞 /注意一些包含感情色彩的詞進行確認
  • 對數據分析依據是什麼?
    • 瞭解數據分析的依據和細節

針對議題和結論的提問舉例:

如:總結一下看理解是不是到位?最終需要達到的目標是……嗎?我們這樣做背後的意義是不是在於……?

針對理由的提問舉例:

如:我理解下,我們得出這個結論的理由是:1.2.3....?

針對數據細節的提問舉例:

如:我們這個數據分析中的平均數,是指的中位數,還是眾數,還是數值平均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