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文/攝 通訊員 王芹 金琰

【開欄語】

今年4月,是我國第32個愛國衛生月,主題為“防疫有我,愛衛同行”。

1952年,愛國衛生運動拉開序幕。68年來,針對不同時期的突出衛生問題,愛國衛生運動承載了很重要的職責,先後開展了除“四害”“門前三包”“五講四美三熱愛”、廁所革命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有的經驗深入民心,甚至在今天仍在傳承沿用。

今年1月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人們面對疫情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居家科學鍛鍊等習慣,在社交時與人保持距離,這些習慣對保護易感人群免受感染至關重要。

所以在此非常時期,大力開展愛國衛生月活動,更具意義。

從今天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將推出“愛衛我做到”專欄,通過身邊一個個普通尋常的故事,來告訴大家只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保持環境和個人衛生成為個人和家庭的自覺習慣,我們所居住的家園才會更美好。

杭州有一條小營巷,又被稱為“紅巷”。

1958年,毛澤東主席親臨這裡察看居民衛生工作,極大地鼓舞了杭州市民“消滅四害、衛生防病”的積極性,轟轟烈烈的愛國衛生運動漸入高潮。

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在小營巷社區,有一座全國愛國衛生運動紀念館,古香古色的小樓中,通過大量珍貴史料和全國各地徵集來的寶貴實物,展示了自1952年以來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歷程,反映了愛國衛生運動在健康中國建設過程中作出的重要貢獻。

這裡,也是全國愛國衛生運動教育基地。

這些年來,全國愛國衛生運動紀念館所在的小營巷社區,也把“衛生”這件事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那裡,每天都有熱心的垃圾操作員提供“貼心服務”,每個垃圾房都有保潔員“認領”,還要每天給垃圾房“洗澡”……

今年4月,是第32個愛國衛生月,讓我們一起走進小營巷社區,看看那裡的整潔與美好,再感受一下,在愛國衛生月裡,他們親手製作的那份特別禮物。

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24小時不打烊的垃圾回收“總站”,總有熱心的垃圾操作員“貼心服務”

上午10點,小營巷社區永寧院的垃圾操作員王大姐,坐在單元門前的一處石凳子上,石凳子上的幾塊白色的泡沫,是她自己墊上去的,坐起來會軟一些。

這個時間,過來扔垃圾的人少了,她也終於可以歇一歇。

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在王大姐正對面的這個垃圾站,是小營巷社區的垃圾分類回收“總站點”,和其它幾個垃圾點實行定時定點投放不同,這個垃圾點是全天24個小時不打烊的,其它點位的垃圾桶被收走的時段,只要居民多走幾步,到這裡肯定有的扔。

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不同顏色的八個垃圾桶,整整齊齊地排成一排,整個回收點看上去都是乾乾淨淨的,每個垃圾桶裡該扔什麼垃圾,不僅垃圾桶上標註地清清楚楚,在背後都有對應的告示牌,寫的一目瞭然。

白天只要經過這裡,幾乎都能看見王大姐忙碌的身影。

只要有居民來扔垃圾了,王大姐立馬就會條件反射般的站起身來,走到他們身邊。不少居民都很主動,會認認真真地把不同的垃圾挨個兒丟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裡,王大姐都會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一旦居民有拿捏不準,不知道往哪裡投的時候,王大姐會立馬湊上去,手把手教會他們“答案”。

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自從成為專職的垃圾操作員,王大姐對垃圾分類那點事兒,早已經熟門熟路。

“現在居民都挺自覺的,基本上都會自己分好,正確率也越來越高,和大家幾乎每天見面,很熟了,有時候一些居民著急趕時間,和我說一聲,我就會幫著他們分類。”王大姐說。

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作為小營巷社區的垃圾分類試點,永寧院取得的效果也很明顯,小營巷社區的環境衛生委員朱凌翔說,過去的時候,“其他垃圾”的垃圾桶總是最滿的,每天差不多有七八桶的量,“現在大家都會主動把不同的垃圾歸到不同的垃圾桶裡,‘其他垃圾’的垃圾桶減量非常明顯,每天下來,也就一桶多一點的樣子。”

每個垃圾房都有保潔員“認領”,每天都要給垃圾房洗澡

如今,在小營巷社區,垃圾回收點實行的是“承包+認領”的輔助細分模式,也就是說,由準物業公司來承包小區垃圾分類項目,物業公司保潔員個人認領垃圾房,進行垃圾分類管理和保潔。

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過去,垃圾多的時候,常常會“滿”出來,甚至掉在地上,特別是到了夏天,蟲子,異味,讓不少居民多少都有些牴觸。

自從每個垃圾回收點,有專人“認領”下來後,情況就變得大不一樣了。

“保潔員每天都會對自己認領的垃圾房進行清理和沖洗,到了夏天氣溫高,保潔員每天上下午都會進行一次沖洗工作,確保垃圾房沒有臭味產生,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朱凌翔說。

自從小營巷社區開展“承包+認領”垃圾房責任制輔助細分模式以來,不但分類的質量提高了,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的效果也很明顯,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提升達92%,日均垃圾減量達15%,低價值物回收率從8%提升至20%。

而且,通過輔助細分,所產生的可回收物由專業公司統一回收,兌換後的經費再用於垃圾房的管理,以及對垃圾分類工作的進一步宣傳上,不但節省了一定的公共開支,還培養了居民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過去一段時間,小營巷社區還對轄區內的垃圾房也進行了精簡,在經過一番實地考察後,一些居民反映比較大的,使用起來便利性不高的垃圾房,都取消了,整個社區的垃圾房從13個,降為了8個,通過解放保潔員的人手,來提升整個社區的大環境。

“這樣一來,保潔員們就有更多的精力用來對社區的路面,樓宇進行保潔,比如,定期對樓道里的堆積物,地下車庫的衛生進行‘大掃除’,讓整個社區,隨時隨地看起來都是清爽整潔的。”朱凌翔說。

“防疫香囊”成為愛國衛生月裡的特別禮物,給居民送去別樣的“護身符”

除了讓整個社區時刻保持“煥然一新”的顏值,在這個愛國衛生月裡,小營巷社區還為轄區的居民準備了一份防疫香囊,通過這份貼身禮物,向社區居民傳達“愛國衛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的意識。

這些香囊都是由小營巷社區的社工和志願者一起親手製作的,防疫香囊根據中醫藥理論配置,內含蒼朮、藿香、公丁香、川椒、桂枝等多種配料,有清香、驅蟲、防病等功效。

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香囊製作起來其實不算麻煩,但是為了配置裡面的藥材,我們還是花了不少精力的,為了選擇有效的成分,我還專門們請教了專家,包括每一種成分具體需要多少量,都是由專家看過配方才確定的。”小營巷社區的工作人員說。

目前,第一批製作好的防疫香囊,已經送到了社區老人和部分困難戶的手上,接下去,還會陸續向社區的其他居民贈送這些防疫香囊。

愛衛我做到 | 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

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香囊的藥效有時效的,一般使用三個月左右就會失效了,等到三個月過以後,有需要的居民,還可以到社區裡來更換藥材包,“裡面的成分具有一定的消毒功效的,希望居民都能夠把香囊佩戴以來,加強自我保護,希望著大家能夠健康平安。“

“香囊防疫在我國曆史悠久,我們把這些親手製作的‘防疫香囊’贈送給轄區居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給大家送上一份別樣的‘護身符’。”小營巷社區黨委書記曹琛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