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導語

一直以來,十三朝古都所屬之位存在著很多的爭論,有人說是西安,有人說是洛陽,那麼真正的結果是什麼呢?我們拿史實來證明結果。


首先,我們來確定一下古都的評判標準:這座古都所在的朝代是得到正史承認的,中途過渡的政權不算,比如武周政權;另外,這座城發出的號令是最高的指示,是全國的政治中心,陪都,別都全部都排除在外,不作數。


定居在西安的朝代


西安,是一座底蘊深沉,文化深厚的歷史名城,處於關中平原的位置,退可居險可守,適合養兵,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首都的最佳選擇。


歷史上,西安的第一個王朝是西周,周武王把京城定在鎬京,按照現在的位置來說,就是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那一段區域,是西安都城的開端。之後,西周被滅,鎬京也因此被丟棄成為廢墟。

西安的第二個朝代是秦朝,在公元前350年的時候,就已經把咸陽作為都城了,一直持續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的都城一直都在咸陽。雖然現在關於秦都城咸陽的區域範圍說法有爭論,但是秦朝都城咸陽處於現在陝西省的西安市這個說法是確定的。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西安的第三個朝代是西漢,大概位置是西安市的西北方向,這裡是漢朝的政治中心,呈現了漢朝時期的所有繁榮,開放,和諧,也體現了那個時代的文化。


之後,東漢建立,劉秀遷都洛陽,東漢末年的時候,董卓把持朝政,征討聲也越來越大,迫於形勢,董卓逼著漢獻帝遷都長安,不過,這次的遷都並沒有讓董卓獲得長久的自保機會,不到兩年的時間,董卓成為了呂布的刀下魂。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西晉的時候,西安依然是都城。當時西晉的司馬鄴在公元313年稱帝,西晉的形勢非常不好,司馬鄴堅持了四年,最後還是被匈奴人顛覆了。

西晉之後,中國進入了十六國時代,北魏的時候,孝武帝因為忍受不了高歡的欺壓,就率領著宗親前往長安(今天的西安),從此歷史上就有了西魏和東魏,長安成為了西魏的都城,一直持續到公元557年——北周的建立,長安依然為都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楊堅成為皇帝,楊堅以為,此時的長安已經破舊,而且還時常受洪水的迫害,擴建的空間太小了,就決定再建新都,大致位置位於西安市市區。公元583年,新都建設完成,隋朝遷入。隋朝滅亡之後,唐朝建立,並一直沿用長安的都城,知道公元904年才遷都到洛陽。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唐朝時中國歷史上比較輝煌的一個朝代,而且當時的長安是世界性的大都市,長安這座城市見證著唐朝的興盛,也訴說著晚唐的衰落。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繁盛的唐朝滅亡之後,後代的帝王就不再選擇長安了。雖然李自成在西安建國,但是因為大順政權並不在正史的正統之中,所以這段歷史並不算入定都西安行列中。

綜上所述,以西安為都城的朝代分別是,西周,秦朝,西漢,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一共是10個朝代。


定居在洛陽的朝代


據記載,歷史上定居在洛陽的第一個朝代是夏朝,據史學家分析,當時的都城斟鄩位於今天的洛陽市偃師+西南的二里頭。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之後,商朝的都城也是在洛陽附近,取名為西毫,處於邙山和洛河之間,也就是現在的偃師西南一帶地區。

周朝取代商朝之後,周王為了更好地控制殷商的遺民,也為了能更好,更快地控制東方的領土,就在洛水北面,瀍河兩岸建起了一座城市,取名洛邑城。因為周平王不喜歡破敗不堪的鎬京,就把都城遷到了洛邑城,一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秦朝毀滅。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隨後,到東漢的時候,洛陽再一次成為全國性的王朝,董卓脅迫漢武帝遷都長安,東漢王朝也一直以洛陽為都城。東漢末年的時候,漢獻帝一直跟隨著曹操住在許都,號令天下。曹丕稱帝之後,立即把都城遷到了洛陽,之後,西晉也一直以洛陽為都,直到311年。

北魏是十六國時期的終結者,而北魏的孝文帝比較仰慕漢文化,為了進一步推進改革,就把北魏的都城遷到了洛陽。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隋朝的時候,特別是隋煬帝楊廣稱帝之後,洛陽的政治中心一直處於上升地位,隋煬帝也下令營建東都洛陽,並把隋朝的都城遷到了洛陽。至於為什麼要遷都,到現在為止,有人認為是隋煬帝想脫離貴族勢力強大的關中地區,進一步加強皇權;也有人說,洛陽水陸交通便捷,有利於接受他國的朝貢跪拜。至於真相是什麼,現在官方還沒有公佈,並沒有公認的答案。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唐朝的時候,唐高宗就一直強調洛陽的重要性;武則天在位的時候,洛陽也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武則天登基的都城。不過,在晚唐的時候,唐王朝的勢力已經名存實亡了,就算是洛陽成為了唐朝的都城,但是此時的都城洛陽已經不具備號召力了。

公元909年的時候,建國兩年的後梁遷都到洛陽,公元913年的時候,後梁的末代皇帝豬油貞遷都到開封。後唐和後晉一直延續著以洛陽為都城的選擇。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北宋的時候,趙匡胤一直想遷都到洛陽,但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特別是一些文臣砥礪抗議,不願意遷都。不過,不遷都的決定是正確的,畢竟當時宋朝是強幹弱枝,在京城裡面有很多的禁軍,如果遷都的話,中間耗費的時間,精力以及財力都是巨大的,而且當時的洛陽並沒有開封那樣的漕運條件,國家的治理成本會大大上升。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另外,在民國時期的時候,洛陽還曾是國民政府都城,是國民政府的辦公地點,屬於行政中心。在洛陽期間,還曾召開了兩次大型的會議,分別是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和“國難會議”,還發表了《國難會議宣言》。後來,淞滬會戰結束,國民政府的辦公地點也從洛陽遷到了南京。

綜上所述,歷史上在洛陽建都的朝代分別是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和中華民國,一共13朝。

所以,洛陽才是十三朝古都。


當然了,現如今的西安發展速度是相當快的,走在西安的街頭,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而如今的西安不光帶著厚重的歷史感,更多的是一種現代與歷史的文化融合,這是難能可貴的。


十三朝古都之爭,西安和洛陽誰才是贏家?


西安和洛陽這兩個城市在中國的歷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繼承著中國古代文化的生命血脈,都帶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歷史厚重感,這樣的文化積澱讓西安和洛陽顯得獨特有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