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两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感悟

我有两个孩子,陪伴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感触,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认识到,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而且每个天使都有他独特的魅力。

女儿聪颖可爱,一周九个月的时候,一天在姥姥家床上玩玩具,电视里播放着综艺节目,女儿玩着偶尔也抬头看一眼电视,忽然冒出一句话“我长大了我也上电视,”家人都很震惊,一周多的孩子,有的只会说出简单的字词,而女儿却说出这么有报负的句子。才二周的时候女儿已经背下多首古诗词,而且咬字清晰,声情并茂。

同样我们亲生的儿子在一周七个月的时候还不会说话,爸妈也不会叫,走路倒是挺早,每天东跑西跑,爬上爬下,就是不学说话,无论我们怎么教都不行,就是不发一声,急得姥姥逼着我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哑巴,到了上学的时候学拼音,识字书上“r”配得是一轮红日,告诉他这个拼音的发音是“ri”,转天你指着书中的太阳问他,儿子这个怎么读,儿子眨巴着无辜的小眼睛,“太,太阳的太,”弄得我哭笑不得,数数我说1.2.3下边是什么,儿子低头在地上到处找“妈妈下边什么也没有”,这是不是要让人崩溃的节奏。

说起背诗儿子更是没法和姐姐比,小学背古诗《画》,我在一旁给他讲诗的意境,背了一晚上,也只能是我说远看山有他回答“色”,近听水无,他说“声”。

为人父母。我们都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成就。在某一领域有傲人的成绩,然而世界之大,成名成家的毕竟是少数,我们很多人都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成名成家,为了不让孩子输到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辅导班。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钢琴弹得好,就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这样的天赋?花大量的金钱,也去给孩子报兴趣班。可是自家的孩子对弹钢琴一点兴趣也没有。练琴的时候,她就感到非常的枯燥,不愿意学,这样呢,不但没能培养出音乐神童,还会让孩子压力过大,甚至产生错挫败感,出现逆反心理。

很多父母,他们曾有很大的理想。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实现,所以他们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想要孩子的一生变得不平凡,所以他们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把孩子培养成才,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无论是金钱还是精力,他们都尽可能的倾其所有。这样的父母本身承受巨大的压力,也让孩子们变得痛苦不堪,虽然压力才会有动力,但如果孩子本身平庸压力过大,使孩子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父母的期望让孩子无所适从,从而让他们承受不住的时候就会适得其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正视孩子间存在个体差异,承认孩子的平庸,并不等于孩子的一生是失败的,世界上各人伟人屈指数,平平凡凡的人千千万万,我们的孩子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他们也有自己的快乐和幸福,让他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也是一种胜利的人生吗?

作为家长,我们既要懂得孩子的个体差异,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儿子学习上虽然不及姐姐,但他乐观,自信,对人有礼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他善于帮助他人,以致于所有接触过他的人,教过他的老师,以及他的同学们都认为我儿子是最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