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歷史文脈 廈門思明營平片區可以這樣改造提升

圖片

營平片區俯瞰圖。  林旭東攝

臺海網4月14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營平片區是一個閩南市井生活的原生態標本,但是基礎設施遠遠不能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存在窄巷、斷頭路較多、騎樓內部環境破敗等問題。思明區政協委員認為,要改造提升營平片區,首先要對片區進行準確定位。改造提升要留住歷史文脈,在保留原有城市肌理的同時,對空間做減法。可從公共空間、道路交通、民俗文化等角度對八市先行改造。

明確定位做減法 讓出空間留住遊客

思明區政協委員魏偉認為,營平片區改造應先確定定位,再進一步規劃。“這個片區的定位應該是城市旅遊、生活展示的空間。可以把城市的功能放大,居住功能適當減弱。”魏偉說,他和委員們調查發現,該片區的公房超過50%。要實現生活的改善,應當做減法,保留原有城市肌理的同時,可清退、騰出部分空間。讓出來的空間,可用於綠化、旅遊駐留空間等。滿足生活便利、舒適的需求,遊客還可以走進街巷,看到歷史文脈。

鷺江道社區黨委書記徐洪志認為,營平片區要進行保護性開發,建成生活便利、環境優美、生活配套齊全的宜居宜商街區。

打造新市井街區 挖掘文化暢通道路

委員們認為,營平片區的改造可從八市切入。而八市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安全問題突出、管理難度大、配套設施不足、衍生業態欠缺。委員們建議,可借鑑福州三坊七巷的成功經驗,以《風貌保護條例》為指引、更新打造核心體驗帶,與八市及騎樓、中山路形成三帶互動,打造本地居民、遊客、經營者喜聞樂見的新市井街區。

魏偉和徐洪志建議,應把八市周邊的房子作為整體進行規劃。目前片區東西向有開元路、大同路,但南北不通。因此首先要實現道路暢通,改造可把路線環通起來,打通道路經絡。

八市還缺乏可以停留的空間。魏偉認為,可以將八市的空間延伸到街巷裡,打造咖啡、文化等休息空間,同時依託宗祠、宗教信仰點挖掘閩南民俗文化,並做好展示。

徐洪志認為,八市有碼頭文化、鄭成功文化,還有紅色舊址,在改造提升中,可以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讓更多人知曉。

市民有話說:

市民有話說:上期話題《打造“口袋公園” 增加老城透氣孔》

何先生:街巷提升的同時也要對業態進行提升,不要整條街都是伴手禮店,要有高質量的文化類店鋪。

彭女士:改造在恢復原貌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安全性等問題。

(記者 戴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