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長期不上班,你靠啥賺錢?

這場疫情,讓很多人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如果長期不上班,你能不能找到一種方式,既能賺錢又讓你覺得有意義呢?

如果長期不上班,你靠啥賺錢?

上班和工作是兩回事

“我不想上班了”、“要不是為了掙錢,才不去上班呢”,這幾年,我們經常聽到或說著這樣的話,但是你討厭上班是因為不想工作嗎?不是的。

2013年《圓桌派》有一期內容主題就是講不想上班怎麼破,裡面的觀點我很認同,是這麼說的:

“不想工作,並不是不喜歡你的工作,而是不喜歡上班,年輕人不喜歡在上班那種組織化的環境底下生活,而且是那種組織化的時間表。”

如果長期不上班,你靠啥賺錢?

所以,上班和工作完全是兩件事,上班是一種個人與公司之間的商業交易行為,公司付錢購買你的勞動時間,你就必須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在規定時間到規定地點去做規定的事情。

而工作則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或實現自我價值的手段之一。

我們返回去想一下,為什麼當代人討厭上班呢?而反觀父母輩他們對這種上班模式是羨慕和嚮往的,在他們那個年代有個班上就很滿足了。

這是因為現在我們的選擇空間很大,互聯網這麼發達,隨時就可以看到各行業各階層的工作模式,自然就會形成對比,對比工作內容、上班地點、工資等等,當你比不過時就會產生抱怨。

那好,如果你放棄了目前這份不滿意的工作,會怎樣呢?之前的內容裡我講過機會成本,就是你做出的某個選擇都是有成本的,放在這也同樣適用。

如果你選擇放棄上班去做自己愛做的事情,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這個代價可能是穩定的收入來源,所以不要想著每天躺在家就可以賺錢,同時你也獲得了更多可以選擇的工作機會,可以施展拳腳。

所以,我先給你講清楚上班和工作的區別,是想告訴你兩件事,一是你現在的抱怨不是因為不喜歡工作而是不喜歡上班,二是放棄上班也是有代價的,不要想著躺在家就能賺錢。

為自己工作尋找生錢源頭

如果說上班是為被人打工讓你有抱怨,那就找個為自己打工的工作,同時這份工作還能帶來收入,可以養活自己。

你可能想到創業、做生意,可是這些需要資金支持,普通人很難做到,怎麼辦呢?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生錢的源頭無非有兩種:一種是靠才華賺錢,另一種是用錢生錢。

先說靠才華賺錢,以當下最流行斜槓青年舉例,做好斜槓青年是有規律可循的,他們主要的賺錢方式其實就那四種:內容輸出、才藝出租、中介代理、時間出租。

如果長期不上班,你靠啥賺錢?

內容輸出比如常見的內容創作,知識付費,公眾號自媒體,知乎,問答,課程,出書,軟文等等;才藝出租,比如化妝、攝影、翻譯、美工、模特等等;中介代理,比如倒賣遊戲等虛擬賬號,信息打包轉手,微商等等;時間出租,比如搬家、開網約車等等。

從收入和潛力排序,內容輸出一般大於才藝和中介,才藝和中介代理又大於時間出租,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其他專業能力,時間出租門檻最低,但要是想獲得更多的收入還是要修煉自己的技能。

再說用錢生錢,也就是投資理財,比如銀行存款的利息、買基金買保險的收益、基金定投的收益等等,這些是工作之外的收入,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本金有限,收益也有限,它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方式,並不能成為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可以實現增值。

在時代風潮變化之前,多學種姿勢自我防禦,總歸是不會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