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沉迷賭博、傳銷和邪教的人為什麼不能自拔?

在你周圍有沒有這樣一種人,對某種錯誤的東西深信不疑,比如賭博、傳銷、邪教等等。他們的家人朋友苦口婆心地勸說,但他們仍然不悔改,這究竟是為什麼,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有答案。


先給大家講一個心理學家1959年做過的實驗,實驗人員給一些志願者安排了一項十分無聊的任務,在他們完成任務後,實驗人員要求他們給新來的志願者講解這些無聊的任務,要讓新來的志願者相信這項任務非常有趣,說白了就是讓這些人去撒謊。實驗人員把他們分為兩組,作為報酬,A組志願者將獲得20美元,而B組志願者只能獲得1美元,你認為A、B兩組志願者誰會更加賣力地去撒這個謊呢?

那些沉迷賭博、傳銷和邪教的人為什麼不能自拔?

按照常理,我們自然會覺得A組志願者會更賣力,因為他們獲得的錢很多啊,但實驗結果很讓人驚訝,是B組志願者更加賣力,很奇怪吧,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理由不足效應,如果我們的行為不合理,我們的內心就會出現認識失調,所以我們本能地去尋找理由來證明我們自身行為的合理性,但外部原因不足以證明我們行為的合理性時,我們會通過內部心理活動來證明自己行為的合理性,以減少認知的不協調。

小夥伴們可能還不明白,咱們再來套一下剛才那個實驗,就非常簡單了。A組志願者對於自己撒謊的行為有著充分的理由,自己是為了20美元的報酬才撒謊的,他們基本不會感覺到認知失調,而B組志願者為了僅僅1美元而去撒謊,這個理由太不充分了,無法支撐撒謊行為的合理性,為了避免內心的認知失調,B組志願者會傾向於認為自己並沒有撒謊,並逐漸開始認為那個試驗可能很有趣,而且這種想法會逐漸強化,所以當B組志願者勸說新的志願者時,為了減輕內心的認知失調,B組成員反而會更加賣力。

那些沉迷賭博、傳銷和邪教的人為什麼不能自拔?

我們再來看看文章最開始的那個問題,那些陷入賭博、傳銷、邪教的人,他們的家人會以各種理由進行勸說,很顯然會讓他們意識到外部理由很難支撐他們賭博傳銷邪教行為的合理性,為了避免認知失調,他們會自然而然建立內部原因來支撐解釋他們的行為,也就是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並且不斷強化這種思想,最終結果就是不撞南牆不回頭,死不悔改。

那些沉迷賭博、傳銷和邪教的人為什麼不能自拔?

當然,人們陷入賭博傳銷邪教的原因還有很多,理由不足效應是其中之一,但這足夠引起我們的警惕,生活中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很多槓精就有這類似的心理,剛開始的爭論也許能意識到自己說的話可能存在不妥之處,但是槓著槓著,很多錯誤的言論真的就會固化成內心的信條,很顯然,理由不足效應是人的非理性行為之一,當你看明白它的原理,我想你就已經找到了克服他的方法。那就承認自身存在的不足,積極思考,以虛心的心態看待知識和別人的意見。正如當你處在職業瓶頸和迷茫期時,可以嘗試報考醫學類高校的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等專業,考取執業醫師證,轉行做一名有證醫生,或者開一家診所,尋找新的職業突破。關注公號:西南棲雲醫考,瞭解更多報考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