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聊抑郁。

抑郁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

可能现在知名度最高的心理疾病,可能就是抑郁症吧。

有很多人可能到现在还分不清自我是否抑郁,这其中一个典型的一个误解便是:

“我好难受,好想哭,我感觉我一定是得抑郁症了。”

其实这只是你的抑郁情绪,而非抑郁症。

抑郁情绪不同于抑郁症,两者之间的表现相差甚远。

我们来聊聊抑郁。

抑郁情绪。

抑郁情绪可以说离我们很近,甚至无时无刻的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或因恐惧、自责、还可能因为身边人的不理解而造成抑郁情绪。

但这些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自我疗愈所恢复,也可以理解为是短时间的情绪支配。

解释:某一件事情你未达到你所满意的意愿时造成的心理痛苦,不过当有人帮你你释放情绪时,那么在你的心底便不会那么痛苦了。

比如:当你驾校考试科目挂科了,你痛苦的走出考场,但你发现原来很多人都挂科了,甚至超过了半数,那么你一定不会那么痛苦了。

这便是短时间的抑郁情绪,也是正常人的正常情绪,而非抑郁症。

抑郁情绪不同于抑郁症,两者之间一个似乎是短期的,而一个则会持续很长时间。

当身边的朋友向你述说自己似乎得了抑郁症时,(不论是情绪的抑郁还是真实的抑郁症)我们都应当给予适当的安慰或陪伴,这样能帮助其减少内心的焦虑或者痛苦。

我们来聊聊抑郁。

抑郁症。

抑郁症其实离我们很近。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抑郁状态的人,其中包括很多明星大腕都曾坦言自己有着或重或轻的抑郁症。

在我印象中每年的4月1日除了是愚人节之外,还是一个令人悲痛扼腕的日子。

年纪46岁的张国荣哥哥因为抑郁缠身,导致其从二十四楼的健身中心坠下。

抑郁症最为严重的结果便是与生命的告别。

抑郁症的病情的形成似乎非常的复杂而且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可以是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等一系列外在或内在的原因造成。

这也造成了很多人无法客观的分析自我是否患有抑郁症。

我们来聊聊抑郁。

分析自我是否患有抑郁。

我曾经接触了一位患有抑郁的朋友,Ta曾向我述说: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似乎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无法给自己带来除悲伤以外的任何情绪。

当然这是Ta的体会(并不能代表全部。)

那么如何分析自我是否患有抑郁呢?

随着社会信息发展的进步,很多网站上都有着抑郁测试,再根据测试结果结合自身的感受,大概的猜测自我是否患有抑郁症,严重怀疑者可以选择就医检查。

这也是最好的预防。

我们来聊聊抑郁。

隐形抑郁。

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一辈子都在掩饰或隐藏他们的抑郁。这种有隐性抑郁的人往往会掩盖他们的症状,从表面上难以看出有任何抑郁的症状。

但在生活中善于去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小细节的。

不知你们遇见一些强颜欢笑的人没。

隐形抑郁的人常用的手法便是:用开心掩盖内心真实的情绪。

Ta们不同于真正的开心,其实只要善于发现并不难看出Ta们是否是真实的开心。

真实的开心与聊天会带着很多乐观的看法或者说见解。而与隐形抑郁者其聊天Ta们往往喜欢讨论高深的话题。

例如:生命的意义、甚至对死亡的看法。

我们来聊聊抑郁。

抑郁似乎与年龄无关。

我们都成或听或看到一些文章新闻上看到:某某学生因患抑郁……等等一系列的新闻。

那么对于孩子和考生得抑郁症绝对不是孤例,以至于许多孩子曾像父母阐述自己可能得有抑郁时,许多家长会认为是孩子“意志薄弱”,闹自杀是在装病,以逃避学习压力,从而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曾看过一篇有关抑郁的报道,文章中指出青少年患抑郁的风险普遍偏高。

文章中指出,由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并不完善,如果倾向于从负面角度认知事件,或者总是想太多,沉浸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中不能自拔,那么就有更高的风险患抑郁症。

不要以为未成年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当孩子郁郁寡欢、无心向学,甚至嚷着“要自杀”时,家长务必要当真,别漏掉孩子发出的求救信息。

我们来聊聊抑郁。

对于抑郁的一些自我疗愈。

抑郁不是一种悲观失落的心情,不是矫情,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管理情绪的机能坏掉了,是大脑中无法分泌出有活力的因子。

那么调整心态可以适当的减轻抑郁的恶化。

这一点看似简单,但却非常困难。

我们通常无法战胜或支配自我情绪的理性,也就是常说的我们很难一个人自娱自乐。

最好的办法便是约上几个朋友一同外出游玩,感受Ta们情绪带给我们情绪的变化。

或者从内心深处改变对于事物的看法,乐观积极的看待事物,如果做不到那么联系身边的朋友听听他们积极的看法,一步一步的改变内心那些极端而敏感的看法。

自律自己,开始运动。

这个方法可以说很普及了,也是很有效的排除抑郁的方法。

有句话不是说:当我们忙绿的时候会常常会忘记思考么。

这一点可以很好的从心底疗愈抑郁。

如果你觉得抑郁,不妨带上耳机出去健身吧。

我们来聊聊抑郁。

如果身边的朋友患有抑郁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或者说些什么。

“加油!明天会更好。”

这句话从表面了解看不出任何毛病,但如果这样去安慰抑郁症患者那么无疑是致命的。

由于抑郁思维的不同,在你的心理似乎是在给Ta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但在抑郁症患者心理却不,Ta们往往对于“设定期待”这一类语言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和恐惧。

那么如何帮助抑郁者的正常做法?

1、陪伴倾听Ta们的诉说。

那么当朋友说我似乎患了抑郁时,我能能做的便是陪伴Ta,倾听Ta的看法,不要去反驳,如果产生一些极端的看法我们可以适当的转移话题。

我们只是Ta的朋友,而非治愈者,一些错误的做法只会加重其抑郁程度。

2、尽可能的带出室外。

每个人独处的时候情绪都似乎会被压抑,这一点在抑郁者更甚,那么可以找一个公园或者奶茶店,尽可能的安静的地方,聆听Ta的诉说。

3、我能帮助你些什么。

有时,给予抑郁症病人支持无异于走钢丝,因为你得考虑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但是记住,只要你是身边,哪怕只问一句能帮上什么忙都能带来无限力量。

我们来聊聊抑郁。

对于患有抑郁,我能给的建议便是:养条狗吧!(亲身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