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上的這處洞穴曾是少年真武修真之地,現在依然是清修福地

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嶽”,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顯赫地位聞名於世。作為明朝的皇室家廟,武當山現存的很多建築多為明代所建,方圓八百里的武當山脈,有許多座廟觀。在眾多的古建築群中,有這樣一個不被人們注意的景點——紫霄宮後山坡上的“太子洞”。

武當山上的這處洞穴曾是少年真武修真之地,現在依然是清修福地

太子洞是一個天然洞穴,洞高約10米,寬約15米,深約12米,相傳是淨樂國太子——“真武”少年修真的地方。太子洞裡放置著一尊元代的小石殿,殿內供奉的是真武大帝青年時代的塑像。

武當山上的這處洞穴曾是少年真武修真之地,現在依然是清修福地

洞前的下坡有兩處平緩的地方,放置有一大一小兩個八卦形石臺,據說它們是當年張三丰練功使用過的。圖片中為小八卦形石臺。

武當山上的這處洞穴曾是少年真武修真之地,現在依然是清修福地

這是另一個大的八卦形石臺,據介紹,武當山弟子們經常會到這裡來練功,或許他們能在這裡感受到武當功夫創始人——張三丰的氣場吧。

武當山上的這處洞穴曾是少年真武修真之地,現在依然是清修福地

太子洞,是真武太子初來武當山出家修道的地方。傳說,紫氣元君度化太子來武當山修道,並告訴太子說:“擇眾峰之中衝高紫霄者居之……”。烏鴉引路,太子來到武當山選擇了展旗峰中間這處天然洞穴在此修道。每年夏季,太子洞內雲騰霧繞,人在其中,不禁有種飄飄欲仙之感。元代詩人揭傒斯形象地描繪道:“太子巖吞獅子峰,洞深雷響半虛空,黑龍去作人間雨,白鶴來棲澗上松……”。這不就是一處“玄天福地”嗎?

武當山上的這處洞穴曾是少年真武修真之地,現在依然是清修福地

太子洞內,有一位十幾年如一日修行的賈道長(人尊稱“賈爺”)。他獨自一人,默默守衛著自己那顆平靜的心,寬容對待一切往來的遊人散“仙”,平和包容著白天熱鬧世間的形形色色,晚上獨自對坐神前,誦經打坐。道教主張清淨為主,長生不老,得道成仙。我們從太子洞賈爺的生活中,似乎能看到這一點。歡迎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