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懸案駱賓王生死之謎終跡之迷

大唐懸案駱賓王生死之謎終跡之迷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這是唐朝著名詩人駱賓王的代表作。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相傳這首郎朗上口的五言詩是駱賓王在7歲的時候即興創作出來的。因此他也被冠上了一個神童的稱號。當時世人都驚歎他的才華和天資,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神童”之後的生活道路卻是坎坷異常。在他富有的傳奇色彩的經歷也給後人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

大唐懸案駱賓王生死之謎終跡之迷

好吧我們從頭說起。駱賓王字觀光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駱賓王年少喪父。一生書劍飄零,沉淪下僚,儘管有用世之心卻始終不得志。換句話說就因為他的性格耿直,敢說感想,因此帶著一股詩人的浪漫氣質。所以往往同許多人搞不好關係,受到官場的種種排擠,做了幾次小官又都被罷官。雖然聲譽很高,但政治上卻非常不得志。

終於在公元678年的一天幾經磨難的駱賓王等到了一個抒發自己雄心壯志的好機會,已經是花甲之年的駱賓王調任長安主簿,又經人推薦做了御史臺侍御史。這個侍御史就相當於當時朝廷的檢察官。雖然品級不是很高,但卻十分重要。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期盼已久的升官機會卻給駱賓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上任僅僅幾個月駱賓王就嚴懲一批貪腐的官員,可是這裡面卻有不少人是武則天的心腹之臣。武則天知道之後自然是勃然大怒,她安排了自己的親信找到駱賓王希望他不要再生事端。這話很明白了,換成一般人估計誰也不會再管這樁事了。畢竟那個時候武則天已經貴為皇后了。可我們的駱賓王還真不就是一個一般人,思來想去後他做出了件震動朝野的大事。他不但當面拒絕了武則天親信的要求,還向朝廷奏本檢舉揭發了此事,引發了朝野上下一片譁然。這一下徹底把武則天給得罪了。隨後武則天親信“買通”駱賓王身邊的親信誣告他在擔任長安主簿期間挪用公款的腐敗事項。駱賓王沒想到自己的剛正不阿換來的卻是牢獄之災,就此鋃鐺入獄。

一心為國卻換來如此之下場,駱賓王滿腹的冤情不禁是悲從中來,於是乎他提筆寫下了著名的《在獄詠蟬》一句“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也為後世傳揚。本以為自己要老死於獄中,沒想到事情卻出現了意外的轉機。因為這段痛苦絕望的牢獄生涯激發了駱賓王無比旺盛的創造力。先後創造了《憲臺出縶寒夜有懷》《螢火賦》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些作品被駱賓王的朋友暗中帶出監獄,在社會中廣為流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之後不少有志之士紛紛進言,要求重審駱賓王當年貪汙一案。一年後62歲的駱賓王獲釋出獄。經歷了這一次的黑暗遭遇駱賓王可以說對官場已然徹底絕望了。隨後決定隱歸鄉野。沒想到又一場風暴向他席捲而來。他的人生軌跡也由此發生了鉅變。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歷史謎團。

公元684年唐高宗剛剛去世不久武則天廢掉了自己的兒子中宗李顯,另立了溫順的兒子李旦為帝。同時大開殺戒清楚了不少李唐宗室元老,為自立稱帝做起了準備。武則天這一系列逆天改命的舉動激起了不少有識之士的強烈反對。很多人紛紛起兵討伐她,這裡面就有開國元勳徐績的孫子徐敬業。而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叛的時候為了加大自己的影響力他希望寫一篇討伐文書昭告天下號召更多的能人義士加入自己的隊伍。而此時他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文章的主角---駱賓王。駱賓王知道後內心是波瀾起伏,一方面他想起了自己曾經的那些痛苦的經歷。另一方面面對著大唐民不聊生的現狀,他又於心不忍。幾番糾結之下悲憤交加的駱賓王拿起筆寫下了氣勢磅礴流傳千古的《代李敬業討武檄文》而駱賓王也確實沒有讓徐敬業失望,這篇慷慨激昂的檄文隨後也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李敬業在公開這篇討武檄文之後短時間內集中了十萬軍隊。在這篇檄文中“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細數了武則天的種種劣跡惡行。據說武則天讀到這裡還鎮定自若,露出了嘲諷的微笑。然後越往下讀她的神情凝重了起來,不時露出慌張的神色。聽到這一句“言猶在耳,忠且忘心,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武則天忍不住打斷問到這是誰寫的。當知道是駱賓王所作的時候底下眾人原本以為武則天會破口大罵,沒想到她居然說了這麼一句“這樣的人才卻讓他流落不遇,實則宰相的過錯”可見武則天對他的欣賞之情。可見駱賓王文章的功力。只可惜駱賓王再有才能也不過是個文人。又豈能抵擋得了三十萬大軍凌厲的攻勢。兵敗的那一晚駱賓王和徐敬業等人連夜奔赴潤州,準備入海逃往高麗。可是他們沒想到最後因為徐敬業的部下王那相早有反叛之心,當晚他帶頭造反將徐敬業等二十五人斬殺。

大唐懸案駱賓王生死之謎終跡之迷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詳細記述了這個悲劇的經過。然後令世人不解的是官方對駱賓王的下落卻給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說法。《舊唐書》和《資治通鑑》都說駱賓王被誅殺而《新唐書》卻說駱賓王逃跑了。怎會出現如此矛盾的記載呢,一時之間圍繞著駱賓王揚州兵敗後的行蹤在史學界引起了熱議。似乎沒人能解開這一千古謎團。當然現在很多人認為現存的南通和義烏的駱賓王墓是衣冠冢。孰是孰非也無從考究了。真的很遺憾如果駱賓王當時沒有死究竟逃往何處,終老何地,也就成為了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歷史謎團。不過根據原江蘇省通州市《通州直隸州志》裡“駱賓王敗匿邗之白水窩即今之呂四場也捕者求之不獲遂客死海上”只能說他終跡南通的可能性最大。至於真實的歷史究竟是怎麼樣的我們只能期待將來更多的新發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