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出名要趁早,半生都潦倒

駱賓王:出名要趁早,半生都潦倒

姓名:駱賓王

時間:619-約687

籍貫: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市)人

榮譽:初唐偶像組合J4成員

名字來源:《易經》: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專輯:《駱賓王文集》

代表作:《詠鵝》

名言: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社會履歷:

七歲,作《詠鵝》。

五十九歲,上書諷刺武則天,得罪入獄,作《在獄詠蟬》。

六十一歲,跟隨徐敬業討伐武則天,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後徐敬業兵敗,駱賓王下落不明。

駱賓王:出名要趁早,半生都潦倒

駱賓王,唐代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數得著的神通之一。

他是婺州義烏人,也就是今天那個最著名的小商品城基地。

他的父親早年任青州博昌縣令,所以,教育駱賓王的任務就落在了祖父身上。

駱賓王的祖父學識淵博,尤其喜歡詩歌。

他常常抱著還不會說話的駱賓王,為其朗誦著名的詩篇。

從小受到薰陶的駱賓王,七歲就能夠背誦很多詩篇,有時還會自己原創一些。

一天,朋友來家裡小聚,提出想見一見駱家年僅七歲就會寫詩的孩子。

朋友相聚本就是高興的事,大家要對自己的孫子多有恭維,駱賓王的祖父對此當然不會反對。

更何況,他像現在的家長一樣,沒事就讓小孫子出來給人背詩。

駱賓王雖然年齡小,卻一點也不害怕。

他蹦蹦跳跳地走進大廳,學著大人的模樣,一本正經地向各位賓客行禮。

駱賓王挽著雙髻,腳上還穿著一雙可愛的虎頭鞋,眼睛炯炯有神。

賓客們沒有不喜歡他的。

有位賓客笑著對駱賓王的祖父說,久聞令孫聰明,今日能否冒昧地請他當場作詩一首。

話音剛落,在場的人都看向駱賓王。

因為當場作詩比私下裡作詩要難得多,對著名的大詩人來說尚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一個七歲的孩子。

大家都為駱賓王捏了把汗。

沒想到駱賓王毫無懼色,大大方方地向那位賓客行了個禮,說道,先生請出題。

駱賓王的表現反倒讓那位賓客有些為難。

但既然驗證詩才,題目當然不能太過簡單。

又因為給孩子出題,不能太過於艱澀,否則,傳出去就好似自己有意刁難孩子一般。

正在侷促不安的時候,池塘裡傳來一陣嘎嘎的叫聲。

原來駱家的花園裡養了一群大白鵝,它們正伸著脖子對著天空叫喚。

那位賓客見此情景,內心頓時升起一種想法,轉身對駱賓王說,就請以鵝為題作一首詩。

駱賓王沒有絲毫猶豫,胸有成竹地點點頭,吩咐來人端來書案,準備筆墨紙硯。

見此陣勢,人們紛紛圍到書案旁,看看這個孩子是否如街坊傳聞那般有才氣。

駱賓王沒有因為人們的關注而緊張。

駱賓王:出名要趁早,半生都潦倒

他不慌不忙地往硯臺裡滴了幾滴清水,緩緩地磨了起來,隨即提筆寫道,鵝、鵝、鵝。

三個“鵝”字怎麼能算詩呢?

那位出題的賓客忍不住笑了,對駱賓王說,孩子,我是請你以鵝為題來作詩,不是考你“鵝”字怎麼寫?

說罷,圍觀的人笑得更厲害了。

要知道,七歲的孩子會寫字,著實沒有什麼稀罕的,而說他會寫詩也只是坊間傳聞。

看來,傳聞到底不可信,這孩子的才氣應該是被人傳來傳去,過分誇大了。

雖然笑聲一片,駱賓王的祖父卻始終微笑著不發一言。

他從容地撫著花白的鬍鬚,眼光柔和的望著被人群圍住的孫子。

而駱賓王也如同祖父一般鎮靜。

聽聞眾人的嘲笑,他沒有惱怒,也沒有緊張,再度蘸筆寫了第二句:“曲項向天歌。”

這一句寫罷,人們的笑聲一下變小了。

這句寫得很生動,將白鵝揚頭向天的姿態描繪得異常傳神,而且在烘托了開頭的三個“鵝”字,也有了一種生動活潑的效果。

笑聲最響的那位賓客現在也噤聲了,望著駱賓王,看他該如何往下寫。

駱賓王稍作停留,便一口氣寫下了後面兩句,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兩句是轉而描寫鵝在水中游動的場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還給人呈現了四種色彩:潔白的羽毛,淺綠的春水,紅色的腳掌,青色的波浪,加上“浮”和“撥”兩個動詞的使用,一幅色彩鮮亮的圖畫頓時鮮活起來。

靜動相宜的圖畫,配上前面兩種鵝的叫聲,使整首詩顯得生機勃勃。

此時圍觀的賓客再無笑聲,而是接連發出一陣驚歎聲。

那位出題的賓客滿走向將對駱賓王的祖父,說,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後來,駱賓王果然成為初唐詩壇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他雖然詩名在外,但並沒有將詩歌之才變現,他在政壇上卻一直處於失意狀態。

駱賓王:出名要趁早,半生都潦倒

十九歲時,駱賓王前往長安參加科考。

詩名在外的他,居然落榜了。

落榜後的駱賓王,雖然心懷憤懣。

但最終還是在朋友的推薦下,進了道王府內做了一名幕僚。

心灰意冷的他,原本會這麼沉淪下去的。

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才華的人的。

唐高宗前往泰山封禪時,駱賓王接受邀請,撰寫函表,歌頌皇帝的豐功偉績和大唐的繁華盛世。

駱賓王的一篇《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神采飛揚,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高宗皇帝看罷,龍顏大悅,當即降旨,封他為奉禮郎。

駱賓王就此步入仕途,曾從軍西域,宦遊蜀中,歷任東臺詳正學士、武功主簿、長安主簿,一路升遷到御史臺正六品的御侍史。

期間,他創作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

尤其是那首“傳遍京畿,以為絕唱”的七言長詩《帝京篇》問世,讓駱賓王更是成為大唐文壇一顆璀璨的新星。

由於唐高宗常年多病,武后開始走到臺前當政。

已經擔任侍御史之職的駱賓王憤憤不平,上本彈劾,卻反遭武后當的彈劾入獄。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在獄中寫下那首著名的《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

後來,朝廷天下大赦,幾乎被人遺忘的駱賓王這才有機會走出監獄,重新呼吸自由世界的空氣。

同時,埋下了對武后當的仇恨的種子。

駱賓王:出名要趁早,半生都潦倒


684年,武則天竊國稱帝。

時任浙江臨海當縣令的駱賓王大怒,義無反顧地投入在揚州招兵買馬的徐敬業麾下,準備殺入長安,重拾李唐舊山河。

為了渲染氣氛,發動群眾,駱賓王先了《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並配了一首詩: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

文章就傳到長安,武則天,居然被氣樂,對群臣說,這麼優秀的人才,為什麼沒有為我所用?

批判的武器,終究沒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駱賓王寫出了第一流的討伐文章,徐敬業卻沒有一流的征伐能力,雖然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瓦崗軍軍師徐懋功。

不到三個月,他們就被武則天派出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徐敬業被部下砍了腦袋,做為升官發財的墊腳石。

而駱賓王,也在戰鬥中不知所終。

《資治通鑑》說他跟徐敬業同時被殺,《朝野僉載》說他投江自殺,《新唐書》說他逃跑了,從此不知所終。

對於這樣的天才,大家並不滿意這樣的結局。

唐代作家孟啟在《本事詩》中,曾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著名詩人宋之問到杭州的靈隱寺遊玩的時候,想賦詩一首,證明到此一遊。

但她吟出了首聯“鷲嶺鬱岧嶢,龍宮鎖寂寥”之後,便不知該如何對出下聯。

此時,一位掃地僧走過來,淡淡地道:“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宋之問大驚,連連稱奇。

當他打算跟這位老僧好好討教的時候,老僧卻了無蹤跡。

後來,才詢問當值的小和尚,才知那位老僧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駱賓王。

故事終究只是故事,駱賓王從此在江湖裡消失了,但江湖裡仍然流傳著他的傳說。

唐朝雖然人才燦若星辰,可從沒有誰能像駱賓王一樣,以其骨氣、節操在歷史長河中輝映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