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口氣,不如活得有底氣

《警世通言》中有句話說得好:“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

。”

生活中的強者很多,有本事的人也很多,所以不要小看了別人,也不要在別人跟前驕傲自滿,自以為是,否則和容易把自己變成一個小丑。

都說人活一口氣,但是聰明的人都懂得,口氣再大沒有本事,終究是紙老虎,一捅就破,所以一個人的底氣,決定了你的口氣。

人活一口氣,不如活得有底氣

01

業精於勤

一個人想爭口氣,想說話有底氣,就要有足夠的能力和本事,做出一番成績,所以最根本的方向就是自己要足夠勤奮和努力。

一個人,只有能力配得上口氣的時候,才能有足夠的底氣。所以無論是面對自己的學業還是事業,都要付出和勤勉,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只有付出足夠的勤奮和努力,精益求精、一步一步向前進,人生不斷進步,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讓生活變得更好,從而在面對不同的情況,都能從容有底氣,說話也不必再畏畏縮縮。

人活一口氣,不如活得有底氣


02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一個有修養的人,如果發現自己說的話多於所做的事,那麼便會覺得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所以做人與其誇誇其談,不如腳踏實地地做一些事情,真正在生活中,有一些實際的付出和作為,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有更好的感受和體會。

人活著,雖然不求大的作為,但是最起碼要做一個好的表率,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一種正能量,一種積極的暗示,而不是隻有嘴巴上的虛話,忘了務實

人活一口氣,不如活得有底氣


03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省心錄》:“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並且去努力和學習的人,都是聰明人,但是不懂又不喜歡請教別人,自傲自滿,把請教當作一種恥辱的人,反而是不知羞恥的行為。

做人,笨一點不可笑,可笑的是自己愚笨,還誇誇其談,大口氣說話,看不起別人的人。

所以一個人與其在口頭上爭勝負,好面子,不如放下所謂的面子,虛心向別人請教,真正的提升自己的實力,到時候用實力講話,自然有了底氣和口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一點一滴的積累,溪流終究匯聚成江海,一步一行,終會走向千里之外。不怕起步低,就怕眼高於頂,看不清自己的實力。

人活一口氣,不如活得有底氣


《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即便是一塊玉石,不經過精雕細琢,也不成玉器,人不學習就不懂得人情事理和世界的樣子。

只有不斷地學習,人才能不斷的進步,不斷刷新自己的認識,不斷豐厚的自己的底氣,說話也能大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