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深圳是一片充滿開拓和創新精神的沃土。”

“每一天都是在成長和進步著的。”

“務實、平等。”

“這座城市給了很多人飛翔的自由和空間。”

……


我們會因為一個人而選擇一座城,也會因為一次偶然而戀上一座城。一批覆旦管院校友,因為各種機緣,選擇了深圳,在這樣一個“嶄新城市”,他們奮鬥拼搏、實現自我,他們打破常規、勇立潮頭……


今天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我們也請在深圳的校友代表回顧了自己在深圳紮根、成長的經歷。一起來看:作為一個“深圳人”,校友們如何看待深圳這座城,如何與之共同成長。


===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高斌

■ 深圳市瑞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 復旦大學EMBA校友


Q / 當初為什麼選擇深圳來創業?

A / 2003年我大學剛畢業,2004年我就離開家鄉湖南來到深圳創業了,公司主營的業務是3D動畫設計。深圳是一片充滿開拓和創新精神的沃土,這裡的營商環境很好,政府制度給創業者、創業公司提供了不錯的土壤,科技產業的扶持政策力度很大,落地也極快,這些都是深圳這座城市很吸引我的地方。


Q / 你在深圳已是二度創業了,可否談談在深圳的事業變遷?

A / 是的。因為3D動畫設計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考慮到公司的長遠發展,我提出了向以技術為核心的企業轉型,以此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但其他股東們對於公司的設想各有不同,當時公司股權分配是三分天下,誰都不佔主導地位,最終大家也就只能分道揚鑣了。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在深圳開啟了創業人生

第二次創業的時候我吸取了第一次創業經驗上的不足,除了給予技術核心骨幹股權激勵的同時,也保證了我自己對公司的決策權,還是更希望能夠帶領公司向技術為核心的企業方向去發展。目前,瑞雲科技在國內電影市場可以說是已佔據了一席之地,並且我們也開始了與美國電影協會展開合作為順應行業趨勢和發展。今年3月,我們推出了3DCAT實時渲染雲平臺,在未來,瑞雲科技仍然會繼續建好自己的技術壁壘,充分發揮雲計算實力,佈局更加豐富的業務形態。


Q / 在這座城市,您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A / 深圳是一個容許試錯的地方,這裡接觸前沿科技早,商業模式創新快,人和資本比較聚集,各種配套也比較完善,因此這裡誕生了無數的創業傳奇,我也很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和這十幾年來的堅持。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郭榮紅

■ 深圳前海點金保理總經理、深圳點鏈科技總經理

■ 復旦大學EMBA校友


Q / 當初為什麼選擇來到深圳發展?深圳吸引你的地方有哪些?

A / 200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安徽來到了深圳。那時候的我感覺就像是一張白紙,在深圳的每一天都是在成長和進步著的。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可能就是喜歡這座年輕城市的開放氣質吧。在這裡,一分努力就會有一分收穫,也沒有太多的人情負擔。深圳人都很直接,溝通成本很低,不會拐彎抹角地讓人去猜。


Q / 可否談談你在深圳的事業發展?

A / 在深圳,有夢想的人都可以公平競爭。最初我是通過人才市場招聘進入平安證券的,平安實行的是末位淘汰制,因此壓力還是很大的。平安集團對於員工的要求很高,但同時也支持員工在知識上提高自己,所以邊工作邊學習的這種狀態我持續了很久,我很感激公司對我的支持和鼓勵。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剛到深圳,此後的每一天都在成長著


工作九年後,我逐漸適應和掌握了現有的工作節奏和內容,更希望能夠去尋求一些新的挑戰。於是我決定要走出舒適區,跨入了完全陌生的投行業務。一旦邁出這一步,我就不打算再回頭了。當時沒有依靠,也沒有方向,花了足足兩年的時間,新業務才慢慢穩定了下來。2013年,我覺得時機成熟了,我打算開辦一家自己的公司。2017年,我們團隊創立了點金保理、點鏈接科技,也是在那一年我入讀了復旦大學EMBA,希望能夠將課堂所學迅速運用於商業實踐,畢竟學習也是一輩子的事業。


Q / 你常和在深圳的復旦校友聯繫嗎,你覺得大家有什麼共同特點?

A / 我常常和復旦校友們接觸交流。其實我選擇復旦有一部分是偶然因素,但就像我當時被深圳這座城市吸引一樣,一種潛在的氣質總能把一群有共同點的人聚合在一起。他們大多冷靜、理性、臨危不亂,他們樂觀,也充滿了熱情。在我的潛意識裡,我喜歡復旦人那種“溫潤而務實”的感覺。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黃華

■ 綜合信興物流(深圳II)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本科校友



Q / 什麼時候去的深圳?為什麼選擇了深圳?

A / 說來話長,從復旦畢業後,我首先在廣州工作,1995年來到深圳,後來又輾轉上海、北京等城市生活了幾年。2004年回到深圳,一直到現在,前前後後也已經在這裡待了19年。選擇深圳的理由很簡單,首先是我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這裡;其次,在我看來,深圳是一個可以讓人“做夢”的城市。


Q / 為什麼說深圳可以讓人“做夢”呢?

A / 我這代人很幸運,成長期恰逢一個遍地是機會的年代。現在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相較其他城市來說,深圳的機會還是很多的。這十幾年以來,我看到了不少的年輕人畢業後來到深圳打拼,靠著自己的努力在這裡置業、成家、哺育下一代,收穫著各自的成長與成績,這也是很讓人欣慰的。在深圳,每個人都擁有“做夢”的權利,也擁有實現夢想的機會和可能,而這一切的基礎則是源於這座城市本身的發展速度和它的無限活力。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那時的深圳,夢開始的地方

Q / 你也是在深圳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A / 是的,我大概2002年開始就自己出來創業了。2004年在深圳併購了一家瓶裝燃氣的企業,後續又依靠燃氣行業現金流支撐去做了一些其他的投資,類似地產、精細化工等等。2012年左右,我又併購了一家在深圳福田保稅區的物流公司。所以目前燃氣和物流是我們比較成規模的兩個實業板塊。


Q / 除了可以實現夢想,深圳還有哪些特點吸引你?

A / 廣東地區的特性是比較務實、平等,深圳也繼承了這一點。另外,深圳政府行政的效率也是我見過的最高的。簡單來講,只要白紙黑字寫著的,你按規則走,事情就一定能辦成,這也是很難得的。


Q / 家人也都在深圳嗎,他們喜歡這裡嗎?

A / 是的。我太太很喜歡深圳,她和我在很多城市都居住過,但她始終覺得深圳是中國最好的城市。這裡氣候宜人,冬天不會太冷,夏天相較廣州也會涼爽一些,綠化也特別好。更關鍵的一點,深圳比較小,只有1900平方公里,是上海的三分之一。我們開玩笑說,哪怕你晚上在高峰期的時候跨兩個區吃飯都是有可能實現的事情。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林祥

■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

■ 復旦大學MBA校友


Q / 什麼時候來到深圳的,當初為什麼會選擇深圳?

A / 1990年從中山大學本科畢業後我就來深圳工作了。原本我是打算留在廣州的,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深圳遊玩,就一下子喜歡上了這裡。深圳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嶄新的城市,這裡風景特別好,人也不多,空氣也很清新。作為一個新興城市,深圳有著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也充滿著創業的激情,這些都是非常吸引我的。


Q / 在深圳生活和工作30多年,你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A / 是的,深圳可以說是一片創業的沃土,我和太太也都是從外地來到這裡工作的,我們都喜歡深圳。三十年來,我們見證著深圳的變遷與進步,看著它如何從當年的一個小地方變成了如今世界矚目的大都市,也從過去的一個經濟特區成長為現在國家級的科技創業城市、先進示範城市,我們家人都對深圳的進步和變化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高興。


Q / 到深圳之後你就一直在深圳市委黨校工作嗎?

A / 是的,2016年組織安排我開始從事深圳市機關的黨建工作,做了大概兩年半時間,現在調來了深圳市科協技術協會,很榮幸能有這樣的機會和平臺去展示自己的能力,為國家也為深圳市去做一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從1990年開始,就在深圳工作了

目前我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希望能把深圳市的科普工作抓好,提高深圳市全民的科學素質;其次也要推動深圳市科技成果的轉化,幫助培養出更多高科技的小微企業。


Q / 用幾個關鍵詞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深圳或深圳人。

A / 第一是開放、包容;第二,深圳人敢為天下先,什麼事情都想做第一,也要做到最好;第三,深圳人追求卓越,在深圳的生活環境特別好,也在不斷地改進,比如綠色發展。


Q / 在深圳的復旦人身上有沒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用一句話與校友們共勉。

A / 就我接觸的一些同學來說,復旦大學的同學理論功底都還是很紮實的,也具有一定的國際化思維,綜合素質也相較來說是比較高的。我們可以說是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新時代,希望復旦的同學能夠不負昭華,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國家,也為我們的民族做出更大的貢獻。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張立成

■ TDK銷售總監

■ 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校友


Q / 你一直處於上海和深圳“兩頭跑”的狀態,這兩座城市有什麼異同?

A / 因為我做的這行很多大客戶都在深圳,所以從2004年開始,我就斷斷續續會到深圳來出差,基本上每次都會待上個三四個月。2018年開始,我們的業務在深圳更多了,所以現在就是上海和深圳兩頭跑的狀態。


從高科技產業角度來看,其實在深圳發展的機會會更多一些,大部分高科技公司的總部也都選擇坐落在深圳,這一點是它和上海不相上下;從氣候上來看,上海會更四季分明一些,而深圳給人感覺只有兩個季節——夏天和秋天。


Q / 能否用幾個關鍵詞來描述深圳?

A / 開放、年輕、有活力。


Q / 你如何看待深圳未來的發展?

A / 因為疫情期間不能隨意出差,所以這一次我在深圳待了很長一段時間,有機會重新逛了逛、看了看這座城市。深圳的開放性很強,在深圳你可以吃到全國各地的不同美食。在我看來,深圳並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市,它和周邊的東莞、惠州等城市,在文化上也有很多相輔相成的地方。四十年日新月異,如今的深圳已長成一個“壯小夥”,充滿了拼勁,而在未來,伴隨著深圳的醫療、教育等方面更好的完善和提升,它也將成長為一個更成熟的人!


Q / 說一句話與在深圳的復旦校友共勉吧!

A / 深圳的另一個名字叫“鵬城”,雖然不能保證每一個人都能在這裡大鵬展翅,但這座城市給了很多人飛翔的自由和空間。你不需要和別人做比較,做自己,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周清平

■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區域首席風險官

■ 復旦大學MBA校友


Q / 你是什麼時候來深圳發展的,深圳當時給你什麼樣的印象?

A / 1993年,我所在的一家證券公司派我到深圳實習,在這邊待了一年多後我就又回了長沙工作。1995年,我再度來到深圳,進入萬科,並一直工作到現在。深圳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年輕、有活力的,也很適合年輕人來拼搏。我和太太都在深圳,孩子也出生在深圳。我的家人都很喜歡在這裡生活,算是真的紮根了。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初來深圳,年少的模樣

Q / 萬科可以說是深圳標誌性的企業,我們也有很多校友在萬科工作。能否談談你與萬科的緣分?

A / 萬科是一家很規範、很透明,且極富理想情懷的公司。1995年,萬科旗下的一家投資公司想要招一個懂一點證券的會計,剛好我之前的工作經歷能夠幫到我,於是,我順利進入了萬科。


出於在萬科的長期發展考慮,後來在一次外派中我又選擇了投身到公司主營的房地產業務中。我在萬科主要負責企業監察審計方面,目前我的工作更多是和守護萬科文化與價值觀相關。萬科牽頭阿里巴巴、復星等一些企業成立了企業反舞弊聯盟,它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最有影響的一個企業反舞弊公益組織。


Q /

萬科還有什麼企業文化是讓你深有體會的?

A / 萬科的陽光健康運動文化。公司十分鼓勵員工運動,我也是萬科長跑協會的首任秘書長,之前跑過馬拉松的大滿貫,去年還去了九州海峽游泳,遊了將近二三十公里吧。每個階段我都會有不一樣的目標,時刻讓自己充滿活力,這和深圳這座城市的文化也是一致的,就是一直有保持活力和激情。


Q / 如果對我們在深圳的校友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A / 保持終身的學習,也要永懷感恩之心。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周苑潔

■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 市場發展部總監

■ 復旦大學MBA校友


Q / 當初為什麼選擇從上海來到深圳發展?

A /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從小到大沒有想過會離開上海。2003年,我第一次來深圳出差,當時就覺得深圳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這裡積極進取的氛圍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2004年,我又來到深圳工作了大半年,後來調回了上海。2007年,再一次踏上了深圳這片熱土,這一待就是十三年了。


Q / 在你看來,深圳和上海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A / 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有點像上世紀30、40年代的上海,年輕人特別多,大家來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在這裡很容易產生一種歸屬感,來了就是“深圳人”。

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些選擇留在深圳的復旦人

13年前,來了就是“深圳人”

Q / 可否用幾個關鍵詞來描述概括一下深圳?

A / 我覺得“I AM I”很符合我對深圳的印象。第一個“I”是“Independence(獨立性)”,深圳是一座非常有獨立意識的城市,這裡生活的人們,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有很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第二個“A”是“Aggressiveness(進取心)”,來深圳創業和工作的人非常多,大家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城市拼搏和奮鬥,樹立自己的小目標,併為此付出不懈努力;第三個“M”是“Marketization(市場化)”,深圳有透明的市場規則和秩序,鼓勵每個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公平的市場體制下創新;最後一個“I”是“Inclusion(包容性)”,深圳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每個人的輸出對於這座城市來說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進而又會形成包容的文化。這些都是我很喜歡的城市特性。


Q /

可否有一句話送給在深圳的校友共勉?

A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無論是對待學習還是工作,要讓自己永遠保持空杯的心態,充滿好奇心。


攜手續寫“春天的故事”,祝福在深圳學習、工作、生活的同學和校友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