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到底被谁瞧不起?这都是中产阶级“鄙视链”在作怪

文/丽丽

地摊经济

最近地摊经济炒得火热,而在这火热的现象之下,有股力量也在暗暗较劲,比如卖吃的看不起卖唱片的,一万元成本的看不起1000元起步的,或许在有的人眼里,有钱人开着奥迪打开后备箱卖凉皮都是体验生活,是美德。而穷人摆地摊就是拮据,是讨生活!

地摊经济到底被谁瞧不起?这都是中产阶级“鄙视链”在作怪

图片源于网络

投入成本多,技能变现强的摊主,自然拥有更多变现能力,从而站在鄙视链的顶端。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会真正摆地摊,对于那些在朋友圈晒地摊照的人来说,地摊只是一种情怀。而对于真正失业,需要工作又无其他生计的人来说,地摊就是救命的饭碗,他们是真正品尝酸甜苦辣的人间百姓。

地摊经济到底被谁瞧不起?这都是中产阶级“鄙视链”在作怪

图片源于网络

地摊鄙视链背后的除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也暗藏着人们爱比较的心理。朋友圈这群并不会真正出摊的“中产阶级们”一直都是积极参与鄙视链的人群,他们自尊强,内心傲慢。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矛盾是最多的,阶级在英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谈论阶级就仿佛戳到软肋,它深入到生活方方面面,就像你问“什么”,上层会用“What?”,而中产则用“Sorry",最无礼缺乏教养的会用“Pardon”一样。

谁掌握了充足的经济资本,谁就拥有了更多发言权,而所有中产的终点,可能只是某些人的起点,只要不是金字塔最顶尖的位置,总有人从上往下俯视你。

地摊经济到底被谁瞧不起?这都是中产阶级“鄙视链”在作怪

图片源于网络

地摊经济的鄙视链显得很眼熟 ,这样的鄙视链在钱钟书的《围城》里也出现过:

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地摊经济到底被谁瞧不起?这都是中产阶级“鄙视链”在作怪

图片源于网络

无处不在的中产鄙视链:

  • 教育鄙视链

欧美外教>非欧美外教>外教代课>本土教师

  • 旅游鄙视链

欧美游>日韩游>东南亚>港澳台>国内秘境>国内热门景点

  • 留学鄙视链

美国>英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日韩>第三世界国家

  • 保姆鄙视链

孩子由保姆带着苦练素质教育的>爹妈带着苦练素质教育的>爹妈带着傻读书的>爷爷奶奶带着散养>孩子由保姆带着散养的

  • 家庭餐饮鄙视链

吃高蛋白低脂营养餐的>吃原汁原味欧式大餐的>吃中式西餐的>吃中式小炒的>成天吃外卖的

  • 房子鄙视链

一线城市高档大学位房>二三线普通小居室学位房>普通公寓>随便租房

  • 大学鄙视链

985硕博>普通一本>三流本科>专科

......

地摊经济到底被谁瞧不起?这都是中产阶级“鄙视链”在作怪

图片源于网络

你是真中产还是伪中产?

《福布斯》曾经给出的中产阶级标准是家庭年收入在1万至6万美元之间,2020年,我们有网友设定了一份更为理想化的中产阶级标准。

1.家庭年收入30万以上。

2.在城市拥有住宅,没有房贷或者房贷压力很小。

3.拥有汽车,没有车贷。

4.家庭其它投资性理财、股票、现金资产累计80万以上。

5.每月可以有一笔自由消费资金。

6.子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7.有足额退休保障和医疗保险。

8.追求健康,注重运动、生活具有一定品质。


地摊经济到底被谁瞧不起?这都是中产阶级“鄙视链”在作怪

图片源于网络

看了这份高标准的中产阶级门槛,相信不少人会觉得自惭形秽,至少丽丽会觉得自己还是个底层人民。前阵子的新闻“我国6亿人月薪只有1000”,让很多人调侃自己拖了国家后腿,调侃的背后更多的是吃惊,平均月薪这么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却是产生富人最多的国家,贫富不均衡,财富集中度非常惊人,就在那一少部分人手里。在三四线月收入达到4000左右的,其实也算是高收入群体了,虽然这个工资水平还不足以买到房子,但相对于“6个亿”的低收入群体来说,已经非常幸运。

地摊经济到底被谁瞧不起?这都是中产阶级“鄙视链”在作怪

图片源于网络

高收入群体对低收入群体的鄙视随处可见,特别像上海、北京、深圳这种充满新移民的社会,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鄙视来建立价值观认同的。仿佛同一批能力相当的人都在努力挤往金字塔尖般,要成为心中的“新中产阶级”,甚至是跨越阶层,财富自由,人生巅峰。

然而现实却是,大多数人被房贷房租,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没有太多消费能力,当个“伪中产”,何必把自己弄得这么累?

地摊经济到底被谁瞧不起?这都是中产阶级“鄙视链”在作怪

图片源于网络

我的哲学启蒙书《苏菲的世界》里又有一个奇妙的比喻:

世界是魔术师无中生有变出的一只白兔,我们每个人都仿佛兔毛尖儿上出生的小“跳蚤”,好奇地打量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跳蚤”贪恋兔子毛皮深处的温暖、舒适,逐渐从兔毛尖上掉了下去,从此闭目塞听。

大家都是追求温暖舒适的“跳蚤”,先到达还是后到达又有多大区别呢?资产100万和500万之间充满了嫉妒,100万和1亿就变成了崇拜。中产阶级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催眠自己,让自己与周围其他人与众不同,竭尽全力获得一些优越感,即便是吃水果,也有种难吃即高级的论调,音乐听小众的,咖啡要进口手磨,手机要买苹果,古典看不起摇滚,西医看不起中医,似乎鄙视他人才能映衬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

地摊经济到底被谁瞧不起?这都是中产阶级“鄙视链”在作怪

焦虑的精英

丽丽说

在这个世界鄙视链是广泛存在的,“I Can't Breath”就是一场反抗鄙视的运动,白人看不起黑人,有钱人看不起穷人。然而中产阶级在我们国家,不过是一个代名词而已,没有标准答案。如果喝一杯30块的星巴克要鄙视喝8元的普通奶茶,人性未免过于悲哀了。看到一个温暖的小视频:爸爸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等红绿灯,看着其他小轿车里的孩子,爸爸问:“孩子,你想不想像别人那样坐小轿车?”孩子回答:“我不想,因为那样就不能抱着爸爸了”。

那些有鄙视之心的人,又是在鄙视链的哪个位置呢?无穷的比较只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焦虑和烦恼,骑三轮拉货也有价值,喝一杯普通奶茶也能满足味蕾得到快乐,要想不在这无穷无尽地鄙视链里循环,唯有让自己获得自我满足感。就是老话说的,知足常乐!

本文由

#荷你有约#原创,我是丽丽,喜欢我请点击关注,爱你们!

#头条青云计划#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