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 從一個陷阱掉進另一個陷阱

1972年4月,亨斯費爾德在英國放射學年會上首次公佈了一個結果,正式宣告了CT的誕生,並因此獲得了1979年諾貝爾醫學獎。就是因為CT的普及,人們慢慢對椎間盤突出開始熟知,當腰痛時,醫生開出CT檢查是順理成章的事。而同樣是因為CT, 才產生了無數椎間盤突出,才有無數人把椎間盤突出當成椎間盤突出症。我們且看椎間盤突出是怎麼回事。

椎間盤在出生後繼續發育,大約至20歲達到頂峰,以後逐漸開始退行性變,髓核逐漸為纖維組織和軟骨細胞所代替,液體含量逐漸減少。開始變性的年齡各人不一,但常在脊柱主要負重部位改變明顯,進展也快,最後髓核可完全為纖維組織和軟骨細胞所替代,椎間盤高度減少。纖維環發育到20歲左右也終止了,開始變性的時間可能較髓核更早一些。以後就開始退化,也是人體衰老過程中的一種正常退化現象,到了35 歲左右,腰椎和頸椎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突出,但只有突出較重或突出的位置不當,產生症狀的時候才叫椎間盤突出症,這要結合病人症狀、體徵及發病規律綜合診斷。

椎間盤突出   從一個陷阱掉進另一個陷阱


但實際情況是患者一旦因腰腿疼痛去醫院就診,醫生會毫不猶豫地開出CT檢查單,看到有突出就直接診斷為椎間盤突出症,大量的誤診就這樣源源不斷了。CT的發明固然是醫療檢查里程碑式的進步,但如果對疾病實質不能熟知,對高精設備的錯誤利用也只能是害人。

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溶解突出來的椎間盤,這種說法除了騙人,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來解釋!很多藥物都宣稱能溶解骨刺和椎間盤,治療能除根兒等。有的專科也打著溶解骨刺和椎間盤的牌子,注射什麼藥物,還說是進口的,可病人花了很多錢以後,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兒,該疼的還是疼,即使有的疼痛緩解了,作CT 發現,椎間盤還是那麼大,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其實,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由於椎間盤突出很大時,才會壓迫神經引起疼痛或麻木,而引起腰腿疼痛的諸多原因大部分都是因為軟組織炎症水腫、痙攣、粘連等對神經根的刺激引起,所以說,不能CT有椎間盤突出就把它當成病,當成腰腿痛的原因,這樣就會產生大量的誤診誤治。而說藥物溶解突出的椎間盤顯然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即使用藥以後疼痛減輕了,也是消除了局部的炎症,和普通的消炎止痛藥一樣的道理。沒有任何藥物能溶解椎間盤,絕大多數椎間盤突出都無須治療,當然也不會像有些人說的長著長著就把人壓癱了。

椎間盤一旦突出用保守療法就不可能回去,那些所謂的“推回去了”“摁回去了”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這種說法能騙很多人,病人不瞭解椎間盤是怎麼回事,聽說哪兒能推回去就上哪兒治去,有的一聽“咔嚓”響了一聲,更認為是退回去了。我們啃過骨頭的都清楚,椎間盤周圍軟組織非常堅固,上過手術檯的醫生更明白,椎間盤距後背表皮有六七釐米,除非你有金庸先生所描述的隔山打牛的內功,否則作用在後背的手指根本不能把力量傳遞到突出的椎間盤上。還有,如果你真有此特異功能,那麼全國眾多三甲醫院做手術的醫生恐怕都要下崗失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