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骗术天天在升级,你家的独居老人还能顶得住吗?

导语:

“他们用一个电话就改变了我的一生,他们用他们的‘假’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真’。——《空巢》”

《空巢》这本书的作者薛忆沩常年身居北美工作,老母亲在深圳独居,是典型的“空巢老人”。

一次,薛忆沩的母亲被骗子从口袋里骗出了很大一笔钱,这笔钱的数目相当于他前半生赚的所有稿费。

《空巢》:骗术天天在升级,你家的独居老人还能顶得住吗?

骗子的骗术其实很容易揭穿,他们直接扮演警察赤裸裸地威胁老人,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儿戏,可对于老来说,这关于他们的晚节和尊严,再加人老糊涂,很容易轻信他人的话。

“我相信,今天的受骗也根源于先前的受骗,或者说,任何的受骗都有一定的理由,都有历史的原因。”

这次教训让薛忆沩开始关注老人,他用了三年时间对母亲那一代人生活的大环境等等做了详尽的了解和分析,最终写出了《空巢》这本小说。

书的主人公老赵就是一位年近八旬的空巢老人,一人独居多年,儿女都在国外生活,随着故事慢慢推进,我发现老赵的“空巢”其实从更早就开始了,她的整个人生都是一种“空巢状态”,在那个时代,为了保证清白,她的婚姻、家庭和儿女都成为了献祭品,现如今这些祸源被有心之人利用起来,成为打击老人们的武器。

本文将从人的被骗全程、老人的情感根源两个方面分析老人被骗原因,最后回到现实意义上来,说说怎样防止老人被骗,如何修复他们的创伤。

《空巢》:骗术天天在升级,你家的独居老人还能顶得住吗?

一、更新迭代的骗术

1、“警局”的电话:角色扮演,切中老人自尊心

《空巢》的主人公老赵一大早接到了一通来自“警察局”的电话,电话里的“顾警官”说她涉嫌犯罪活动,让她去自首。这把老赵下得不清,她连忙解释自己一生清白,从未做过这样伤天害理的事,而那头的顾警官语气变得更加生硬起来,一句“我们什么都知道”就把老赵给唬住了。

这下,老赵完完全全被那个自称顾警官的人牵着鼻子走了,他们说老赵的账户涉嫌勾结犯罪分子,要求她把账户里的钱全部挪在他们提供的“安全账户”上,也算是积极配合,不会给她处分。老赵是一名从事40多年的人民教师,她不想自己的清白毁于晚年,压根没有考虑过对方警务人员的真实性,还决定积极配合顾警官。

《空巢》:骗术天天在升级,你家的独居老人还能顶得住吗?

老赵就这样开启了她的“间谍行动”,躲过了小区保安,躲过了熟人老范,躲过了主管的质问,在她眼里,这些人都不像好人。因为顾警官说过银行里也会有犯罪团伙的眼线,让老赵不要搭理他们。

成功把钱转过去后,老赵如释重负,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大事,不仅不会干预到这一生的名誉,说不定还会受到褒奖。汇款完毕后,老赵回家等待顾警官的电话,可是好几个小时过去了,自称“顾警官”的人再无音信。

2、儿女发现老赵被骗,情绪激动

老赵的儿女常年居住在国外,偶尔打电话回来给老赵问候一声。

经过儿子的几次电话,他大抵推断出母亲是被骗了,而老赵却不相信,她觉得儿子是瞧不起他,以为儿子不相信自己可以配合警官们完成这么一件大事。

女儿也知道了老赵被骗的事,而且被骗的钱就是女儿放在她那儿的,电话过来追问的语气更是强烈,压得老赵喘不过气。

《空巢》:骗术天天在升级,你家的独居老人还能顶得住吗?

面对电话那边儿女的双双责问,老赵一直执拗地顶撞着,她不愿意承认自己真的被骗了,还在期盼顾警官的回复。她想起之前买保险的时候,儿女也是和现在一样,轮番打电话来折磨自己,好像自己什么事情都干不好,还要干着干那拖累他们,这让她觉得很难受。

3、儿子督促老赵去报案,老赵陷入深度挣扎

儿子告诉老赵,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去报案,可老赵说什么也不肯,以她的逻辑讲,万一再遇见假警察可就麻烦了。

母子俩在电话里发生了很大的争执,现在老赵已经被搞得稀里糊涂,分不清到底谁是好人,谁才是坏人了。

《空巢》:骗术天天在升级,你家的独居老人还能顶得住吗?

其实她也不想弄得人尽皆知,她害怕会被别人嘲笑,害怕儿女瞧不起自己,她三番五次陷入了无尽的挣扎中,没人能体谅她到底有多绝望。老赵最后还是没有报警,她冲出了警局,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本章小结:骗子越来越狡猾,他们懂得分析老人心理,于是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骗术层出不穷,一个缺乏亲人沟通的孤寡靠人,是骗子首选的狩猎目标。

二、老人究竟为什么会频频受骗?

1、那些上当受骗的招数,都有其历史原因存在

故事里的老赵为了丈夫的工作,断绝和父母的关系;被一句“同志”蒙蔽了双眼,嫁给了与自己三观不合的丈夫;失败的婚姻和家庭给他们的儿女也带去了童年阴影……老赵把岁月正好的时候全部献祭给了那个时代,而骨子里遵循的老实本分,清白自好都是他们用一生维护的东西。

《空巢》:骗术天天在升级,你家的独居老人还能顶得住吗?

在《空巢》中有这样一段话:

“只要一想到我一生的‘清白’,我就会振作起来,我就会感觉充实,感觉骄傲。是的,我一生一事无成,但是谁都不要想在这一事无成的一生中找到任何的污点。”

在老赵看来,“清白”二字是要写入未来追悼会上的重点词汇,老人一生墨守成规,而骗子的话告诉她,“你晚节不保”。

2、现下的亲情空白,是容易受骗的关键

在老赵往骗子账户上汇钱的过程中,她其实有很多机会告诉身边的人,可是她没有,她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儿女。

拿老赵的儿子讲,电话并不能解决她生活上的实际问题,腿脚不便的时候,都是小雷在旁边搀扶,还向她推销了很多保健品,虽然基本都用不上,但是这份身边的关心是儿女没有做到的,老赵甚至在准备汇款的时候,唯一想要打电话告诉的人就是推销员小雷,不过没拨通。

如果子女隔三差五可以回一趟家,了解父母的近况,知道他们最近身体有哪些不适,听他们诉诉衷肠,走进他们的生活,把那些卖产品的人的空子填上

,这样的话,老人一有什么事,不是先想到没谱的推销员,而是子女这个直系亲属,事情也一定会有转机。

想想人际关系就懂了,人与人之间如果时间长不联系,或者只限制于浅表交流,缺乏深度交心,一点点累积起来就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关系早晚变淡。

《空巢》:骗术天天在升级,你家的独居老人还能顶得住吗?

《空巢》中有这样一句话:

“‘关注’和‘关心’是重量不同的词,‘关心’重如泰山,‘关注’轻如鸿毛。”

尽管是亲情,时间隔得久了,也不会想去张口了。从另一角度来说,父母被骗也是做儿女的失责。

本章小结:历史问题既然不可能再修复,那么当下的问题更要及时解决。亲人的陪伴至关重要,老人的心都很敏感,说话的语气和分寸更要拿捏好。

三、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年迈的父母?

1、老人被骗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作为儿女的我们要出面帮助解决,第一时间去警局报案,配合调查,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追回损失,但起码能切断一条行骗的路,防止更多的人被骗。

我记得前年那阵儿,有人开着一辆卡车在奶奶家小区的楼下卖一些桌面摆件,神神道道的讲了一堆封建迷信的话,不少老人花了几百甚至几千购买,那个人很会见好就收,没两天就彻底消失了,再也没来过。

《空巢》:骗术天天在升级,你家的独居老人还能顶得住吗?

像这样很难追究的骗子,我们只能督促家里的老人,经常给他们看看这一类的新闻,让他们自己铸成一道防线,如果老人比较固执,我们可以拿出证据,比如当面核对一下三无产品的标签,科学道理论证“这东西不管用”之类的话,还要耐心教给老人怎样去辨别东西的好坏,传输给他们骗子经常行骗的套路等等。

2、无法避免的心理创伤,如何帮老人缓解?

大半生的积蓄被骗,老人自己心里是最不好受的,如果这时候作为儿女的我们还指责他们,无疑会对他们造成严重的心理打击,雪上加霜。

我们应该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跟老人好好沟通,可以做一桌好菜,买一瓶好酒,不那么严肃的劝导老人,建立和父母之间的信任,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我们可以在节假日的时候带着老人出门游玩散心,给他们买一些好玩的,带他们吃一些好吃的,缓解心理上的压力,用积极快乐的心情掩盖掉糟糕的情绪。

作为子女,父母上当受骗我们也有一部分责任,我们自己平时忙于工作,疏忽了对老人的照顾,有空常回家看看,帮帮家务,听老人说道说道近日的琐事,这样一有什么事,你才能及时知道,防患于未然。

3、提前打好预防针,避免上当受骗

创伤即使被抚平了大多也会留下疤痕,与其后期抚恤,提前给老人打好预防针就显得尤为关键。就像面对疾病,现在人们遵循一个概念:预防大于治疗。所以每年都会体检,早早知道自己有什么病的隐患,平时多加注意,比起晚期治疗住院好太多。

《空巢》:骗术天天在升级,你家的独居老人还能顶得住吗?

给老人打预防针的配药,就要看我们自己调配了。被骗很多时候来源于无知,可以经常给他们科普一些新闻,关闭朋友圈的不良广告,拉黑骚扰电话;要了解父母平时的交际圈,告诉他们如果想买什么东西可以先跟自己讲,帮他们把把关。

我们还可以刻意给他们找点事干,别老让他们去听那些无良讲座,只为了多领几个鸡蛋,送他们去老年学校,培养一项兴趣爱好都是不错的选择。

本章小结:沟通是抚平伤口的良药,而儿女是针对父母药品的最佳调配者。父母会听儿女的话,只要我们足够有耐心去体谅他们。

总结

作者薛亿沩说,“这是一本献给所有遭受过电信诈骗的空巢老人的一本书”,因为一次上当可能让老人再也抬不起头来,这就需要做儿女的我们给老人及时做心理开导,多加沟通。

《空巢》这本书揭露了老人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或许我们从未真正理解过父母,我们该更多的去了解父母那个年代的思想差异,以此更懂得父母,体恤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