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墨脱县是中国真正的天路,修了50多年通网高原孤岛

在这个人人恨不得「以双脚踏出一条旅游之路」来的年代,在无数人心中被奉为「莲花秘境」的墨脱,却不得已成为了中国唯一未能完全通公路的县城.

扎墨公路24K处.

BY.

嘎瓦龙.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外界的人们便试图以修建公路的方式,去联系这座「高原上的孤岛」.

只是,滑坡、水毁、泥石流……通往墨脱的公路,屡建屡毁.

墨脱.

BY.

西藏米林旅游局.

然而,墨脱是中华的边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不惜一切也要完成的修路,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被坚持下来:.

1993年9月,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扎木镇翻越喜马拉雅山最终抵达墨脱县城的扎墨公路第一次通车,几辆汽车第一次开进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高原孤岛」墨脱县,县里的人们第一次看到这种「会跑的怪物」.

——须臾千秋.

虽然这条路刚通车不久,就被突降的暴雨摧毁,只能分季节、分段通车.

却并不妨碍扎墨公路的持续修建.

BY.

彪形小汉.

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正式通车.

结束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

墨脱县,路在何方?.

在墨脱公路还没有正式通车前,位于米林县的派镇,曾是众多驴友通向墨脱的必经之地.

他们大多会住宿在一家名为「兄弟客栈」的简陋旅店里,并在房间的墙上写下他们共同的梦想——去墨脱.

兄弟客栈.

BY.

何陋客.

墨脱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的地方,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这样一个汇集了雪山荒原、森林峡谷的秘境,作为地球上最深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体部分,墨脱恒久地经历着雨量充沛,以及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挤压碰撞造成的「磨难」.

雅鲁藏布大峡谷.

BY.

张淑萍.

自白垩纪以来,大峡谷地区的地壳抬升速度为30毫米/年,是世界最强烈的上升区域之一.

体现在修建公路方面,则变成了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的地震、泥石流、滑坡、塌方、水毁等灾害:.

瀑布冲刷道路外是悬崖.

BY.

小霞妹妹.

随处可见的山体崩塌.

BY.

happyxch.

下雪要面对的路滑.

BY.

小霞妹妹.

雪崩易发路段.

BY.

happyxch.

在西藏有句话,墨脱的路才是真正的天路,比登天还难.

沿途遇到数不清的雪崩、泥石流的路段标志,都在无声诉说着这一段「通往仙境」之路的艰难.

//////////.

墨脱县,路在脚下!.

墨脱地处藏南地区,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层层阻隔,南部则藏南平原,一马平川.

通往祖国大江南北的墨脱公路修建,成为必要.

墨脱位置.

BY.

须臾千秋.

1961年10月,西藏军分区已组织人员开始线位踏勘.

1965年,拉萨市试图打通自帕龙(帕隆)老虎嘴沿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通往墨脱的道路,由于山势太险而被迫停工,这是墨脱公路的第一次修建.

从1975年动工至1981年停工,整个过程历时6年,历经数次灾难,粗通约100公里.

所作工程除扎木大桥及扎木至嘎隆寺段能使用外,其余路段损毁严重,无法使用.

1984年交通部派工程师重新进行实地考察.

1989年6月开始续建工程,并在1993年9月粗通.

1994年,自扎墨公路通车后,沿路多了许多以「K」命名的地方.

那是未通车前,从未有人探寻过的聚落.

当地居民守着那一方土地,未曾想要把「家」还要冠以「其他什么名字」.

后来为了指路方便,便以距离起点扎木镇的里程命名.

80K转运站.

BY.

葉雨隱林.

其中以80K最为人所知.

每一年大雪融化后,物资运送进墨脱县城,都要存放在作为中转站的80K.

这么一处小小的地方,竟因交通不便而热闹起来.

2013年墨脱公路的正式通车,建立在93年的简易路上,并在2010年底成功爆破嘎隆拉雪山隧道.

自此,墨脱的通行,由2-3月提高至8个月.

嘎隆拉隧道.

BY.

happyxch.

海拔最高的雪山隧道——嘎隆拉隧道,除了近200米的高差外,还位于两条十字行的大断裂带上,爆破异常困难.

据说,嘎隆拉雪山上的旌旗,并非出于信仰的经幡,而是为了纪念翻越嘎隆拉雪山逝去的生命.

硬化后的墨脱公路.

BY.

须臾千年.

如今,墨脱公路被修建得越来越好,80K的中转作用也越来越小,忽然之间已转而成为更多人进入墨脱的「旅游小镇」.

//////////.

墨脱县,门巴的向往.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山高路险的墨脱早已有人居住.

当时的墨脱,被信奉佛教的门巴族人称之为「白马岗」.

相传莲花生大师修行至此,见四周山脉形似莲花,便取名白马岗,意作莲花秘境.

墨脱秘境.

BY.

清风明月618.

门巴族人本世代常驻门隅,却有6户人家向往大师口中的佛教秘境,徒步前来探寻,并与当地的珞巴族一般定居下来.

长此以往,墨脱成为了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

门巴族德尔贡村.

BY.

淑莲瓜子.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门巴族或许是一个陌生的民族,但一定听说过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个敏感多情得能说出「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僧人,便是门巴族人.

而情之一字,也在门巴世代生活的风情里显露无疑.

仓央嘉措.

BY.

桑吉平措善文化.

酿制黄酒,是门巴族女人们的必修课.

由鸡爪谷和玉米炒制,煮熟,加入酒曲发酵,酿制而成,韵味独特.

鸡爪谷是藏南独特的草药,能祛风湿,治疗肠胃疾病.

外出运送石锅等工艺的男人们,几杯黄酒下肚,便精神饱满得能跟上马帮的脚步,还能找得到对象.

因为在墨脱险阻重重的环境里,门巴姑娘们的择偶条件,就是要会走路,有力气.

门巴黄酒.

BY.

西藏人文地理.

打造石锅和力气大,是门巴族男人们最吸引门巴女人的地方,意味着能扛起全家的生计.

在此前还未通车的墨脱,门巴族人通常以马帮运送的形式,与外界进行联系.

而一口墨脱独有的石锅,从村子里一直运送至县城,价格能涨到一两千元.

墨脱石锅制作.

BY.

秦斌.

通往外界的形式多样,藤桥、过江溜索、马帮,无一不显示着门巴人外出的艰难:.

藤桥.

BY.

周浙昆.

过江溜索.

BY.

周浙昆.

墨脱马帮.

BY.

重庆日报.

然而,门巴族人似乎毫不介意.

或许对于有着佛教信仰的门巴人而言,莲花秘境,佛教圣地,这才是墨脱最吸引人的地方.

//////////.

墨脱县,未解之境.

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墨脱公路被修建得越来越坚固,然而却也未能全年通行.

墨脱仍然是神秘的,人类的技术与渴求,似乎在这个被叫做“莲花秘境”的地方,被大自然无情地阻碍着.

但我们并不会止步于此.

墨脱原始森林.

BY.

清泉明月618.

如今,通往墨脱的公路,已经不再仅限于扎墨公路了.

它还多了一条路,名曰「派墨公路」.

派墨公路于2014年动工.

2017年12月24日,派墨农村公路最大的“硬骨头”、全长4789米的多雄拉山隧道,最后一次爆破作业后尘埃散尽,实现了顺利贯通.

或许,随着越来越多的道路通行,越来越多的人会觉得,墨脱的神秘面纱从此被揭开.

雅鲁藏布大峡谷彩虹.

BY.

清泉明月618.

可是,怎么会呢?.

墨脱依旧是那朵神秘的莲花,大自然在它每一处都埋下的密码,仍在等待着被解开…….

参考:.

须臾千秋:《不断修不断被毁,墨脱公路为何这么难修?》.

新县志,.

优晟文化与羊晚集团生活传媒公司联合打造的内容平台.

用全新视角带你领略中国各个县的风土人情,.

带你探索中国未现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