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和他的孤岛实验

作为国内典型的大器晚成的演员,黄渤的演技是公认的牛逼,任何一部作品中的表演拿出来都足以秒杀他的两个明星老乡。演员转型做导演,黄渤并非先例。不过在今天的影视环境中,演员转型做导演者如黄河之沙而成功者寥寥,但是黄渤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一出好戏》作为黄渤执导的首部作品,在高水准的完成度之外又给我们超出预期的惊喜。这种惊喜不仅仅是让我们看到了黄渤除了演戏之外的更高层次的潜能,更在于黄渤在这部电影中除了笑声之外所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黄渤和他的孤岛实验

黄渤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所以他的《一出好戏》绝不是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来实现流量变现——如果他想这样的话,只需要多接几部戏就行了,毕竟他已经是70亿影帝,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在那里摆着。黄渤要做的是在电影中完成自己之前作为演员所不能表达的想法和深层次的思考。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出好戏》除了好笑又有许多值得深究和回味的地方,整部电影看上去跟之前的国产片似乎有着迥然不同的特质,这种特质正是《一出好戏》的实验性。

黄渤和他的孤岛实验

在《一出好戏》中,我们首先能看到的是对于人类社会演变的关注。流落荒岛之后,军人出身的司机小王因为有野外生存的经验,成为孤岛上这个小社会的第一代统领。在小王的指挥下,一行人采野果捕鱼为食,从不参与任何劳动的小王却拥有对食物的分配权,靠着暴力,司机小王成了岛上的王还有了压寨夫人。

野蛮社会,暴力换来一切。但靠暴力维持的秩序从来不会长久,人心思变,有商业头脑有管理经验的张总很快在岛的另一端创造出一套新的秩序。当然这也得益于他在岛上发现的宝贵资源——一具邮轮残骸,里面有足够生存下去的物资。资源加持,张总重新成为老板,他不强迫别人劳动,但是想要物资必需得用劳动成果来换,在岛上创造了一个商品社会,至此岛的两端成为两个国度。

黄渤和他的孤岛实验

岛上资源分布不均衡,争夺资源导致冲突爆发是必然的事情。不过遗憾的是,电影中对这一部分情节的处理刻意弱化了,本该残酷的场面在黄渤的镜头下成为幽默笑料,想唤起观众更进一步的思考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黄渤和他的孤岛实验

当然,黄渤绝不只是在电影中做一个人类社会演变的复现,否则《一出好戏》就沦为庸俗乏味的科教片了。整部电影其实可以视为一次孤岛实验,孤岛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实验中的一份子。现实的荒诞和人性的黑暗都在实验中暴露无遗。

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孤岛上,每个人都以变色龙的姿态活着。小王是这样,张总是这样,史教授是这样…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是这样。脱掉一件外衣,又穿上另一件外衣,在不同的环境中,穿上合适的衣服才能这个环境生存下来。而剥掉衣服,各有各的丑陋。

在小王那一端的暴力国度,大胸美女路西靠“不经意”的顺势一倒,就有了不劳而获生存下去的机会。在女权主义者看来,这里可能有物化女性的嫌疑,但是女性通过自己的身体换取资源也是古已有之的现象,不管你愿不愿意看到。

黄渤和他的孤岛实验

而电影中的学者史教授则是典型的官方豢养的文人形象,在影片开头史教授信誓旦旦的说这颗陨石无关大碍,只是外太空送给地球的外卖。而当他们的船被巨浪掀翻流落荒岛之后,史教授也恍然大悟:外国专家说的对啊。史教授也是电影中的最“识时务”的人,不管是跟随哪个统治者,教授都能为其找出合理合法的解释。现实中很多专业知识一窍不通,逢迎谄媚功夫一流的“砖家”不都是跟史教授一样的人吗?

黄渤和他的孤岛实验

作为一个不善于改变的人,马进在现实中是屌丝,是失败者,在孤岛上仍然是在小王和张总两边都不被接受的人,中了6000万大奖的彩票最终也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成为泡影。虽然马进后来凭借从天而降的鱼建立了自己的乌托邦国度,得到了在现实社会所不曾拥有的成功——在他的王国里,他是上帝,是无知的人类的拯救者,拥有了财富,是女神所倾慕的人。为了享受成功的美好,他编造谎言;而当成功超出了他所能掌控的能力,又不得不忍痛戳破自己的谎言与美梦。一个天生的LOSER真的得到张总的巨额财富是高兴还是害怕呢?马进的选择给出了答案。

黄渤和他的孤岛实验

作为黄渤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一出好戏》的优点和不足都是很明显的,如果只看到优点而忽视不足,这对黄渤无异于是捧杀。《一出好戏》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其对于现实和人性的批判都只做到了浅尝辄止的地步。就像上面说过的,为争夺资源而发生的冲突本可以更加激烈,但是这部分情节被刻意弱化了,只是充当了马进建立自己的乌托邦王国必须走的一个环节,所以难以唤起观众对这部分情节更深入的思考。在电影中这样的处理还有很多,这就造成了电影在自我表达与商业需求之间牵扯不清。

不过尽管这样,黄渤的《一出好戏》仍然是一部瑕不掩瑜的好作品,他的孤岛实验会在中国电影历史中熠熠生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