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僵尸电影

80年代香港电影快速发展,内容创新是发展的需求,于是很多导演都尝试元素组合的创新。比如特异功能+赌钱成了赌圣系列电影,而僵尸电影也是其中的一个优秀的组合方式,恐怖+喜剧的元素运用地炉火纯青。

僵尸系列电影经典作有好几部,林正英是其中主要代表人物。不过今天讲的不是英叔的电影,是一部不仅二刷,已经二十刷的电影——《僵尸叔叔》。对比于林正英的作品,林正英作为道士的形象出现,仪式感更加浓厚,这是林正英僵尸电影的独特魅力。但在《僵尸叔叔》中,仪式感却不弱,这是很大的亮点。

二刷一部电影,是对一个电影的认同,也是对童年时光的追忆。现代人的节奏很快,有些电影连一刷都有可能放弃,更别提二刷。对于二刷的电影,都是每个爱电影人心里收藏着的宝贝石头。别人不懂它的价值,但自己懂,时不时会拿出来擦擦,找到当年的感觉。

通过前面,我们知道这是一部没有林正英的僵尸电影,并且是可以刷很多遍的好电影。聊完这些铺垫,要开始转入正题聊聊电影。

从电影的演员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阵容也十分强大,负责动作部分的钱嘉乐,老戏骨午马,搞笑担当的陈友、元华。看到这里娘娘腔的元华,在想到《功夫》里面的包租公,是否会觉得形象被颠覆了。当然还有颜值担当的李丽珍,青春的外表,可号称为当时的宅男女神。

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僵尸电影

导演是拍了很多僵尸电影的刘观伟,虽然《僵尸叔叔》先拍完,再到林正英的《僵尸先生》,但在这部电影里面却看出导演很多天才想法。

那个年代拍电影,成本是一定要考虑的问题。像王家卫随心去拍《东邪西毒》拍到公司没钱,然后拍一部《东邪西毒》回笼资金的情况极其罕见。所以成本是每个导演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像有玄幻色彩的电影。道具,特效,要让观众信服,并且少花钱,这是很厉害的手艺。《僵尸叔叔》拍摄的场景很简单,我们可以看出来场景不多,外景基本不花什么钱,主要场景集中在两所房子里面,这个就很有效地去控制成本,也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原因之一。

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僵尸电影

故事主要发生在这两所房子里

刚才我们有说到香港的僵尸电影,不同于国外丧尸片,他是一个元素的组合,把喜剧和恐怖的元素加在一起。让观众经历像是在坐过山车一样,紧张然后开心一会,又继续紧张……这也是僵尸片好看的原因。恐怖元素基本是以道具化的僵尸撑起来,而在这种气氛中加入喜剧元素是需要学问。

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僵尸电影

剧中设计两个针锋相对的老师傅,实则是心心相惜的两个的,发生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赚了观众极大的笑点。比如一场经典的场景,和尚回来要和道士吃饭,嘉乐就知道两人吃饭是怎样的,李丽珍不知道,结果被虐了一番,到两个人相互较量这一段,也是每次看都会笑出声。记得高志森导演说过什么是喜剧,动作比语言更加有力。这一段是完美诠释了这个说法。和尚的鼻孔被两粒花生米堵住,道士大笑表示获得胜利,被和尚喷气把两粒花生米喷到道士嘴里,一来一回的转折就是喜剧的表现。

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僵尸电影

最后说回到现在的僵尸电影,可能是政策的因素,或者其他因素,僵尸片似乎已经没落了。像我这种喜欢那种年代风,并且又有质量的僵尸电影,我不止二刷,可能会两百刷。

写完立马再刷一遍为敬。各位道友,告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