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最新报告出炉 疫情将世界带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衰退


IMF最新报告出炉 疫情将世界带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衰退


当地时间4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首次线上春季会议开幕。为期四天的春季会议将如何把脉疫情下的全球经济走势,给出对症“药方”令人关注。年会首日,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出炉,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

分析人士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已成共识。但是衰退程度多深、持续时间多长、何时可以复苏,由于疫情本身的不确定性,一切还没有最终答案。

“大萧条式”衰退?

疫情在改变imf和世行春季年会的形式,也在重塑今年春季会议的议题。目前,这场已感染全球190余万人、导致逾12万人死亡的疫情会把全球经济带向何方?世界都想听听全球两大金融机构的“权威”研判。

4月9日,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为imf和世行远程春季会议发表揭幕演讲时已给出悲观预测。她说,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将急剧跌入负增长。imf180个成员国中,170国的人均收入将下降。

imf在14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今年1月,疫情尚未暴发时,imf预测,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缓解,全球经济今年将增长3.3%,2021年将增长3.4%。

事实上,降低增长预期、看淡经济前景并非imf一家。国际金融协会在一个月内三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最近一次预测全球gdp今年将下降2.8%,大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2009年2.1%的降幅;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今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将出现经济衰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或将触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经济衰退已经开始,唯一的分歧在于衰退最终会有多深、有多痛苦。”《纽约时报》4月13日一篇报道如此写道。

和imf一样,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已将此次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相提并论。

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认为,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陷入像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已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外界已无异议。因为这次疫情使需求急剧收缩,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来说,消费对gdp贡献最大,若消费需求急剧收缩,经济将无法承受,衰退是必然的。

“这次衰退程度将超过2008年-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但很难说达到大萧条那样深度的危机。”连平说,大萧条严重破坏供给体系和生产能力,现在受疫情和各国抗疫政策影响,生产活动无法展开,消费需求被压制,但生产能力还在。只要疫情得到缓解和控制,需求就会回升,产能也会得到释放。

“这次全球经济衰退程度或许是史无前例的,但与大萧条相比也存在不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说,大萧条时期尚未有全球化,影响限于美欧等老牌工业发达国家,亚洲、非洲在全球经济中占比微不足道。而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高度联动,“封城”措施无异于切断供应链,让生产停摆,这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力极大,会使经济出现“断崖式衰退”。不过,冲击力虽大,持续时间未必很长,不至于像大萧条之后需要十多年时间才恢复元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指出,这次疫情将使世界经济步入深度衰退。对美欧发达经济体来说,冲击是全方位的。首先重创在gdp中占比最大的服务业,然后蔓延到制造业,金融业恐慌预计还会再现。

对新兴经济体而言,可能会陷入“没市场没资金”的困境。市场方面,新兴经济体依赖发达国家这一最终消费市场,但现在发达国家消费萎缩,新兴经济体失去了外部市场;资金方面,新兴经济体将面临资本供给问题。原先,发达国家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推动其经济增长,现在出现资本外流,新兴经济体恐将“失血”。

据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已有大约1000亿美元投资逃离新兴市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资本外逃量的3倍多。

关于复苏的迷思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球疫情数字每天在刷新,但是得益于各国采取的抗疫措施,近来出现一些积极势头。全球疫情重灾国意大利、西班牙出现放缓态势,美国疫情“震中”纽约州的州长科莫13日说,“最糟糕的时候已经结束”。一些国家已逐步开始或者酝酿放松限制措施,在防控与复工之间小心翼翼“走钢丝”。

这些迹象似乎给战胜疫情后可能迎来的经济复苏留下想象空间。

可惜,经济学家对疫情把世界经济拖入衰退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对复苏前景仍存分歧。

格奥尔基耶娃警告,即使疫情今年晚些时候得到控制,封锁措施也被解除,但由于大多数国家的收入将下降,全球经济明年可能只会出现“部分复苏”,而且还无法排除情况恶化的可能。“这场危机的深度和持续时间仍面临极大不确定性。”

不过,一些非官方经济学家认为,疫情影响更类似于飓风这样的自然灾害,而不是传统的金融或经济危机。一旦人们能够恢复工作,经济将出现强劲反弹。

美国财政部前首席经济学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卡伦·戴南预计,世界经济将得到“√型”复苏,而不是传统的“v型”复苏。“√型”复苏是指急剧衰退后逐渐复苏。

英国牛津经济咨询公司的格雷戈里·达科认为,即使政府投入巨额资金,但“就业损失仍将是创伤性的,疫情过后,反弹将呈u型,全面复苏需要12到18个月”。

连平更倾向于u型走向。“一些国家政府开始调整抗疫政策,意在释放乐观信号,希望逐步恢复经济。但是疫情本身还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反复,这也会造成抗疫政策的反复,忽松忽紧,传导至经济上可能会经历一个反复筑底的过程。”

《纽约时报》援引经济分析人士的观点指出,即使封锁结束,经济阵痛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许多经济学家和企业主表示,除非美国人确信他们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已经下降——无论是通过广泛的检测还是通过疫苗——否则经济不会迅速反弹。

张军预计,世界经济要重回疫情前的状态恐怕需要较长时间。较理想的“剧本”是今年夏天基本控制疫情,下半年开始步入复苏。但是,印度、非洲疫情仍是未知数,如果未来暴发,今年复苏将没戏,此其一。其二,即使疫情过去,各国复苏也无法做到同步,势必有快有慢。

更深层次地看,经过这次疫情,经济复苏不是简单按下重启键,也不是走出“u型”“v型”等何种曲线的问题,而是可能关系到世界经济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的调整。一些国家会重新思考产业链布局,比如有的产业是否需要留在本国,而不是向外转移。一些被疫情破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死掉的企业恐将退出历史舞台,一些新的经济活动将孕育而生。“疫情将带来一个断点,全球产业链格局未来朝什么方向发展扑朔迷离。”张军说。

加强国际合作

大疫当前,世界经济越承压,越需要全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目前,各国已采取总计8万亿美元的自救措施,国际社会也在密集采取行动,彼此援手。

此前,g20特别峰会给世界送上一个5万亿美元的“急救包”以应对疫情,稳定经济。

在此次imf和世行春季会议期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也将按惯例举行会议。不过,这次视频会议是3月份以来召开的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频率之高前所未有。

本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将继续落实此前g20特别峰会达成的共识,讨论采取联合行动稳定市场和支持企业。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为避免新兴市场出现债务危机,g20计划暂停低收入国家偿还双边政府贷款,债务冻结期限在6至9个月左右,也可能持续到2021年。

imf和世行也在“开仓放粮”。imf已将原先500亿美元的紧急融资机制规模扩大一倍到1000亿美元,并推进对最贫穷国家的债务减免。

据路透社报道,世界银行执行董事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说,世行已经批准向31个国家提供21亿美元的紧急资金,预计本月将完成向另外40个国家的援助工作。

连平认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应该加强宏观政策协调,货币决策机构也应该携手为国际市场流动性提供支持,帮助一些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获得流动性。但是,如何沟通协调是一个挑战。目前,美联储的国际协调意愿并不强烈。

“除了对经济脆弱的国家提供金融层面的援助外,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加强合作也很重要。”张军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之所以能较快实现复苏,正是有赖于中美两国密切合作。但是,面对此次疫情危机,美国一定程度上在孤立中国。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若能各尽所长、加强合作,将有助全球经济抵御疫情的冲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