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告訴我們的〡水木資本原創

作者按:這篇文章結合了《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一書與個人感悟,對於投資人、創業者和個人進階成長都有一定參考價值。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告訴我們的〡水木資本原創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告訴我們的〡水木資本原創


1


一位來自美國費城小店業主的兒子,靠體育特長進入耶魯的文科生,日後會成為享譽全球的金融大亨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他就是黑石創始人蘇世民。

成就非凡人生的人,往往在人生早期就顯露出不同於同代人的特質,並且要善於利用自己的專長,遷移發揮自己的能力。不同於華爾街典型的金融精英擁有金融和經濟學背景,蘇世民在耶魯讀“文化與行為”課程,直到現在蘇世民都自認為數學水平屬於一般。但是他的文科背景,讓他比其他金融人士多了洞察對方心理、瞭解對方需求的能力。商業首先是與人打交道,在結交商業夥伴和商業談判中,蘇世民主動耐心地傾聽對方講述,直到掌握對方最確切的需求,以給予滿足對方需求的方案。這個特性促使蘇世民在三十出頭就成為了華爾街著名的併購和談判專家。

蘇世民從事投資40年,他總結“金融圈,尤其是投資界,是一個變化萬千的世界,從業人員必須迅速適應新的信息、人員和情況。如果不能在一場對話中表現出與人共鳴、深度交流、隨機應變和轉換話題的能力,那麼這個人在投資中也不會表現很好”。這歸根到底是共情和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問題。

他善於思考,思維敏捷,能立即理解一個想法與另一個想法之間的聯繫。他說,商業中最重要的資產是信息。你知道的越多,所擁有的視角越多,可以建立的連接就越多,進行預測的能力就越強。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蘇世民從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總是選擇傾聽。他靜靜等待,關注對方要什麼,想什麼,然後著手滿足對方的需求。這讓我明白,是否擅長一項事業,除了必備的專業技能,更多的是人本身的思維能力。

蘇世民說,許多人失敗是因為他們從自身利益的立場出發,只選擇性地聽取與自己相關的話題,讓他們錯過最有價值的信息和做成事情的契機。蘇世民仔細聆聽對方談話的內容,認真觀察別人表達的方式,以有效幫助他找到“我能提供什麼幫助”這一問題的答案。如果我們做投資或者從事其他事情,都是站在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角度,可能就更容易達成共識,促成合作。


2


人要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揚長避短。每個人在過去的生活和教育中都習得了一些特質,要把自己放在擅長之處、能充分發揮優勢並給自己帶來成功的地方。蘇世民雖然從來沒有基礎經濟學方面的學習,做文字方案也做不到嚴謹完美,但是他擁有超出絕大多數人的洞察力、研究新型解決方案、打造新模式的能力。可以說,這是成為成功投資人以及企業家的必備品質。

這也可以反過來理解,一個人可以學著做管理者,甚至可以學著當領導者,卻無法通過學習成為企業家。作為投資人,要做的是判斷面對的創業者是否具備未來成為成功企業家的品質。作為考慮是否創業的人,也要了解自己是否具備成為企業家的素質,是否真正適合創業,而不是為了賺錢而盲目跟風。蘇世民早年面對人生選擇時給艾弗利爾·哈里曼寫信徵求建議。哈里曼對蘇世民說:

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是誰。越早認清自我越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而不是活在他人創造的夢幻中。

蘇世民是如何開始自己的金融之路的呢?他是個擅長利用校友資源的人,他尋求與成功校友的會面機會,並徵求他們的建議,結交個人關係並得到了職場最開始的工作機會。同時新人要善於向有經驗的高手請教。早年的蘇世民就很擅長在個人選擇和工作決策上向有經驗的、有所成就的人請教。有些建議也改變了蘇世民的人生。蘇世民有一個成功投資法則,充分利用手中的一切途徑是投資的關鍵。蘇世民的在個人生活中的理念,也深刻影響了他的投資風格。蘇世民在他初出茅廬且獨自一人處理純果樂公司收購案時,他給公司多位高級合夥人和副主席打電話徵求意見,最終促使當時初出茅廬的蘇世民完成了當年全球第二大併購交易,讓他在美國金融圈聲名大噪,成為併購專家。

人在職場早年要接受和感謝難度坡度大,有助於訓練自己職業技能和心性的工作,日積月累的沉澱,會長久地使自己的事業發展受益。蘇世民在早期的長跑經驗和早年在諮詢公司的分析師工作,讓他對痛苦的忍耐程度大大提高,認識到任何一個細節都極為重要,也理解了充分準備的價值和威力。


3


任何投資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處經濟週期的節點。週期會對企業的成長軌跡、估值及潛在回報率造成重大影響。週期最終是由各種個樣的供需因素決定的。理解這些供需因素,就可以很好地確定你與市場離頂部或底部的距離。比如這次疫情,就帶來了經濟週期的變化,這其中很多企業經營面臨困難,但是也蘊含著投資機會和一些行業發展的機會。判斷週期頂點是容易的,但在頂點入場也意味著虧損。水溢則滿,在市場火爆的背後,隱藏危機。投資就是預判週期,把握市場底部與頂部的差價機遇。

投資需要投資流程,集體決策比個人決策要好。投資有成長性的資產,哪怕很貴,而不是便宜但成長性不好的資產。時間會對所有交易產生負面影響,要重視時間這個變量在投資交易中的作用。


4


我們每個人從事的事業,擔任不同的職場角色,都是我們瞭解世界、與外界建立關係、應對重大挑戰和實現個人抱負的途徑。職業塑造我們的性格、思維模式以及看世界的角度。我們會發現,不同職業中做到頂級的人物,雖所在領域不同,但思維模式和看世界的眼光有很多共同之處,殊途同歸,終會相遇。他們一起合作做一些跨界的事情,或者成為好友。有理由相信,這些頂級人物做一些其他行業,一樣能夠做到傑出,就是這個道理。

蘇世民在職業生涯早期加入一家大公司,遇到的一位未來商業夥伴成為了最有價值的收穫。他說,如果你以一所優秀的學校或一家大公司為起點,與你們這一代最優秀的人交往,你將來就會不斷地再次遇到他們。


5


關於教育:教育是學習如何思考,掌握了思考的方法,就可以將其應用於學習投身一項事業、學習欣賞藝術、學習閱讀書籍,幫助解決一些生活難題,並將我們對於工作和生活中經歷的事情思考之所得遷移應用到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教育者不僅僅是分享知識。為人師,也必須消除他人學習的障礙。這點我在牛津讀研究生時深有感觸,深刻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養成思考問題的豐富視角,受益後面的生活和工作。


關於運氣:蘇世民參加儲備軍的經歷,讓他充分意識到了運氣的重要性。無論你多麼成功、聰明或勇敢,都有可能深陷困境。一件事要做成,一個個人要成功,除了本身具備條件,確實運氣也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要做好應對突如其來情況的準備。

關於壓力和情緒管理:在壓力管理方面,蘇世民講他的一個訣竅是花點時間讓自己舒緩下來。在書中,蘇世民提到了一些情緒波動劇烈,不知“自我情緒控制”的公司高管。這些人中不乏能力優秀者,但是幾乎不可能成為行業頂尖者。

關於努力:蘇世民在黑石創業初期,為了募資出差冒著雨澆成落湯雞,每天12小時以上的工作。他說,額外的付出一定會帶來意外的收穫。日久天長,日積月累,這些付出逐漸變成了一種志在必得的信念,一種契而不捨的精神。他早期在華爾街的經驗也讓他了解一絲不苟、消弭風險和尋求幫助的重要性。

關於創業公司的人才管理:創業的初期,公司會跌宕起伏、充滿變數,而在發展到某一個階段後,創始人必須允許公司引入相關管理人才和系統,放權允許他人助推企業向前發展。


本文作者系水木資本合夥人李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