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最後兩個月孩子厭學,家長緊急求助,一線老師支招

我兒子高三下半年時,成績一度低迷不前。如果是過山車,那至少有高點讓人歡欣。問題是他從之前相對穩定的狀態,一下子跌下去600多名,然後一個半月趴在那裡起不來了。我的心也跟著翻騰,但當著兒子的面,沒敢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期待和煩躁。他那觸動我心的“信心論”,就是在那個時候提出來的。

高三最後兩個月孩子厭學,家長緊急求助,一線老師支招

我安慰他,孩子,你別洩氣,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他說,媽,信心是靠一個一個的成功積累起來的。如果你總成功不了,信心就無從談起。我馬上表揚他,總結得有道理。但你先前也有那麼多次衝到前面來,我覺得你針對這幾次的試題,看看出錯的是哪些問題,哪個環節不懂,哪個細節減分,有針對性地糾糾錯,應該有幫助。他點點頭說,媽,前兩個星期,我都不想幹了,心覺得特別空,特別累。多虧你沒責備我什麼,給了我調整的空間,不然,我就想放棄,準備復課了。

高三的孩子到最後,心理很複雜的。如果孩子向你說一些懈氣的話,或者有怠惰的表現,家長要做一個妥善的反應,千萬別火上澆油。

高三最後兩個月孩子厭學,家長緊急求助,一線老師支招

高三的孩子最後兩個月厭學怎麼辦?

找出厭學的原因

高三的孩子最後兩個月厭學,一可能是成績持續不理想,影響了鬥志;二是心理疲憊,需要做一個小調整。

如果孩子不是一直都厭學,而是近來表現出厭學,很大程度是接連幾次模考成績都不理想。高三學習的緊張眾所周知,如果孩子覺得已經竭盡所能,成績卻連續走低,就會影響鬥志。他會覺得,我怎麼也不行,那不如算了。

二是長時間繃緊神經,心理會有些許疲憊,需要稍作放鬆、調整。這時候孩子可能會跟大人說,天天這樣,真的好煩啊!或者說,我不想高考了,不上大學的也沒餓死!也有的說,我覺得今年可能考不好,咱要不復課算了。

這些都屬於正常反應,家長不必大驚小怪。高三學生雖大多已滿十八歲,但心智上,他們還不成熟。他們在大人看來種種要撂挑子的表現,不過是一種宣洩,一種求援。大人要接好招,幫他們度過這個艱難期,而不是跟著添亂。

高三最後兩個月孩子厭學,家長緊急求助,一線老師支招

孩子表現出倦怠,大人們怎麼辦?

臨近高考,當孩子表現出倦怠,或者發牢騷,或者有幾天不是那麼努力了,家長一定不要慌亂,更不要暴跳如雷,火上澆油。我們這樣做,可以幫孩子早點度過心理疲憊期。

1.給孩子傾訴的機會,釋放的空間

孩子給你說煩了,今年不想高考了,咱復課吧!或者,考什麼考,沒上大學的也沒餓死!大人要給孩子傾訴的機會,釋放的空間。本來只是說說,宣洩一下情緒,放鬆放鬆而已,結果你一大驚小怪,加重了孩子的煩惱。

家長可以語氣平和地跟孩子談談心,幫他分析一下這種心態產生的原因,安慰他綜合複習期間,成績的起伏是常態。就跟天氣一樣,因為寒潮,春天的氣溫有可能暖了暖了又倒回去十多度。但既然春天已經到來,氣溫的大方向終歸一天天向暖。遇到倒退,面對就行,不用過分焦慮。

這種和風細雨式的交流,比音樂、散步的效果還要好,終歸是心病還要心藥醫嘛!

高三最後兩個月孩子厭學,家長緊急求助,一線老師支招

2.稍稍放緩一下節奏,豐富一下生活內容

人都有心理疲憊期,這非常正常。雖然臨近高考,累了也要放鬆放鬆,稍作調整。家長這時候千萬別講什麼大道理,尤其是高考如何如何重要啊,你一放鬆,人家別人就可能把你超過去了等等。你這樣只能平添焦慮、煩躁,沒任何積極的作用。

如果發現孩子進入了心理疲憊期,可以主動讓孩子稍稍放緩一下節奏,並儘可能豐富一下生活內容。比如去吃一頓他最愛的大餐,或者看一部能夠放鬆神經的電影,或者進行一下戶外運動。當內在的鬱悶掃除乾淨,不用家長催促,他的目光將該聚焦在哪裡,就聚焦在哪裡。這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

很多人都對衡水模式詬病不已,但衡水一些中學的考前減壓、動員工作,做得令家長們連連叫好。比如考前裝點教室,張貼標語,紅絲線上掛心願符,添置綠植;胸前別勵志校徽;餐廳豐富飲食;班級夜自習每天分發不同類的水果;發兩張連號5元人民幣,寓意“前途無量”“好運連連”;組織同學們操場上吶喊、互相擁抱鼓勵,等等。

高三最後兩個月孩子厭學,家長緊急求助,一線老師支招

3.順從減壓法

有的孩子,個性很強,厭學是對家長高壓的一種反抗。你讓我往東,我偏往西。你天天嘟囔得加油啊,我偏懶散不羈。孩子未必不想上一個好大學,未必不想實現自己的夢想,但如若好大學是家長的願望,這些成年但不成熟的孩子就想逆反一番。

這時,家長不妨表現出順從來,表現得平靜些。這些個性比較強的孩子見家長慫了,反而會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想擁有怎樣的人生和未來,通過怎樣的途徑去實現。你千萬別又著急地說,等他們省悟了,黃瓜菜都涼了!我給你說,你再不給他們自主的感覺,黃瓜菜才真的要涼了。

高三最後兩個月孩子厭學,家長緊急求助,一線老師支招

總之,針對孩子厭學的不同情況,家長要見招兒拆招兒,給予不同的應對。事實上,天底下,父母才應該是最瞭解孩子的人。如果現在你連他為什麼突然之間厭學了都搞不清,我勸你先靜下心來反思反思,再好好地跟孩子交流交流,然後再看看怎麼辦。相信家長只要有心,一定能妥善解決好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