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註冊志願者突破440萬人

群眾“點單”志願者“接單”,疫情期間,志願者微信群裡為社區居民“線上問診”;假日遊園,首都公共文明引導員再上崗,他們走進公園用特有的柔性引導方式,倡導市民文明遊覽;“北京榜樣”五一網上直播帶貨,扶貧助農責無旁貸……志願服務正在從參與變成北京市民的一種習慣。

2014年4月,北京市志願服務聯合會成立。六年來,首都志願服務事業蓬勃發展。“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和“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願服務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浸潤著市民的心靈、滋養中和城市文明,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了有力支持、增添了精神動力。截至目前,本市實名註冊志願者已經突破440萬人,註冊志願服務組織達到7.69萬個。

志願服務組織

實現街鄉鎮全覆蓋

六年來,首都志願服務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體制機制激發新效能,形成了首都文明委領導,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市委社工委市民政局、市委政法委、團市委等部門共同聯動的工作機制;組織隊伍呈現新面貌,實名註冊志願者突破440萬人,註冊志願服務組織7.69萬個,27個委辦局牽頭建立了本行業志願服務組織,16個區均成立了志願服務組織,全市各街鄉鎮實現了志願服務組織全覆蓋,形成了“市、區、街鄉鎮”三級組織體系。項目質量取得新提升,全市註冊志願服務項目達37.7萬個,其中,金牌項目300個,“志願北京”“公共文明引導”等50多個市級示範項目頗有影響力。

六年來,首都志願服務領域實現了新覆蓋,全市志願者在服務國家戰略、城市治理、民生需求、重大活動保障等各方面大顯身手;湧現出一批如賈立群和國航“金鳳”乘務組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新典型。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全市廣大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更是直沉一線抗擊疫情,在聯防聯控、臨床救治、城市運行、應急服務、民生保障等各方面開展活動,走在了前頭、做出了表率,用決心、愛心和行動在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詮釋志願精神,充分展現了首都志願者的優秀品質和風采。

志願服務多點開花

工作實現新發展

服務保障重大活動,讓中國志願者走上世界舞臺,參與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自覺融入城市治理,服務民生志願行動……六年來,首都志願服務工作在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人民中實現著新發展。

服務保障大型活動一直是首都志願服務的特色和優良傳統。六年來,首都志願者們累計完成了各類大型活動志願服務近百場,參與志願者450萬人次,先後出色完成國慶70週年慶典、北京世園會、兩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保障任務。特別是在國慶70週年慶典期間,來自50個單位16萬名志願者在天安門地區開展服務,累計時長260萬小時。

幾年來,本市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目標,以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和革命紀念館為平臺,不斷深入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志願服務站點”建設。據統計,每年在全市公共文化機構開展主題活動百餘場,累計40萬志願者參與。以“檸檬黃”“志願藍”“平安紅”等為代表的首都志願者,他們遍佈城鄉基層,身體力行、熱情參與,匯聚了志願服務新共識,傳遞了社會正能量,提升了社會文明程度。

全市1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345個實踐所、6946個實踐站,以志願服務為最大特色,以百姓“點單”、中心“派單”、志願者“接單”、群眾“評單”環環相扣為運行機制,培育打造了1.2萬餘個志願服務項目,每月開展活動3000餘場。以首都功能核心區為重點,開展背街小巷文明創建志願行動,廣大志願者積極參與到日常巡訪、背街小巷環境整治中來。會同環保、水務、城管、交通等部門實施“五大青年行動”,推動共青團員參與社區志願服務。

深耕志願服務文化

推動志願服務規範化常態化

六年來,首都志願服務工作堅持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不斷明晰志願服務思路,積累了許多好做法好經驗。

加強黨建引領,不斷增強志願服務的組織力和凝聚力。在志願服務活動中,做到以黨建為龍頭,抓好組織建設,把黨建工作與志願服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形成了黨建和業務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

幾年來,本市一直深耕志願服務文化,引導人們在志願行動中感悟社會主流思想價值,追求正確的人生目標。從2014年起,統籌整合“學雷鋒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主題活動,打造“愛滿京城”主題推動日、重點活動周、社會宣傳月等系列品牌,在活動中熔鑄和釋放美好追求、愛心善意、責任擔當。

不斷推動志願服務規範化常態化。幾年來,不斷健全完善黨委政府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體制和覆蓋全市的志願服務組織體系,市級層面形成了“三會一中心”(聯合會、基金會、研究會、市志願服務指導中心)架構,較好地發揮了統籌協調作用,全市27個委辦局、83所高校、643所中學建立了志願服務組織。同時還加強典型引導,推動形成志願服務群體效應。紮實開展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首都學雷鋒志願服務“五個100”先進典型選樹和宣傳,樹立了一大批最美志願者、最佳志願服務組織、最佳志願服務項目、最美志願服務社區、最美志願服務家庭,數量居全國前列。文/本報記者 王薇

故事

五一期間全市50餘家公園引入千名文明引導員提供遊園服務

“檸檬黃”扮靚初夏景 遊園新風撲面來

今年五一小長假是北京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後的第一個5天假期,不少市民湧向北京各大公園,防聚集、別扎堆的秩序疏導壓力倍增。以柔性引導出名的首都公共文明引導員們(簡稱“檸檬黃”)再次出動,全市千餘名“檸檬黃”主動放棄和家人出遊的機會,走進天壇公園、園博園、植物園、大運河森林公園、永興河溼地公園等全市50餘家公園參與文明引導服務,針對重點門區、特色景點及易擁堵路段,引導市民文明遊園遊河湖。

5月1日,北京的最高氣溫攀升到了35℃,早上9點,東城區文明辦龍潭中隊的11名公共文明引導員就來到龍潭公園上崗。“小朋友,來測一下體溫。”“後面的同志排一下隊,大家間隔一米,謝謝您的配合。”龍潭公園的4個大門,不管您走哪個門,都能看到一身黃色制服、身披綬帶的引導員的身影。從9點到12點,下午1點到4點,在服務的6個小時裡,他們顧不上坐下來歇歇,提醒的話也從不離口。

綠樹成蔭,有山有水的龍潭公園雖然不大,因為不用預約,成了附近居民五一假期的首選,龍潭湖的遊船更是特別受歡迎。從9點開始一直到下午,遊船碼頭始終是最熱鬧的地方,人雖多秩序卻井然有序。53歲的引導員高堅頂著烈日在為遊客們服務,一會兒工夫就已滿頭大汗。“您先測體溫再去購票,家裡人就別在太陽地裡曬著了,測完體溫可以到陰涼地休息。”一天下來,高師傅的嗓子啞了,可他卻說:“這份幫助人的快樂,只有我能體會。”

月亮灣是公園內一塊呈月牙狀的草坪,不少遊客想在裡面搭帳篷、野餐,值守在這裡的引導員馬純麟和王金榮會不厭其煩地進行勸阻。她們的勸導不生硬,客氣中又帶著道理,多數遊客聽到提醒都會配合收起帳篷離開草地。“幾天下來,我們沒想到遊客們能這麼配合,首都市民的素質真的提高了。”幹了11年文明引導員,曾多次在天壇公園服務過的馬純麟說。

龍潭中隊隊長王崇文說:“五一小長假5天,隊裡22名引導員主動到公園上崗服務,有的人服務了3天。大家不說苦、不嫌累,都說有志願服務的地方就應該有我們!”

文/本報記者 王薇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群眾“點單”志願者社區“線上問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市對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降低了疫情社區傳播的風險,但也給一些居民生活帶來了不便。通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發揮自身優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參與家園值守,根據群眾“點單”需求提供線上服務,開展“線上問診”,補充社區人手不足,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疫情期間,通運街道荔景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活動平臺從線下移至線上,根據群眾“點單”需求,進行線上引導。在“社區雲驛站”微信群中,志願者們錄製養生保健小視頻,並通過微信群進行分享,相互交流養生保健心得。還有志願者推出了自己錄製的關於“居民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居家隔離如何做好防護”“如何區分感冒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等語音講解版的健康知識,讓社區老人更容易瞭解防疫知識。

面對疫情期間居民去醫院就診多有不便或存在接觸風險的問題,社區醫務系統的專業志願者對居民提出的防疫保健問題在線解答。對於一些簡單的健康問題,志願者們會及時給予語音指導,小病症建議居民用家中儲備的常用藥對症治療,必須到醫院的病症,建議居民及時赴院就診。原通州中醫院中醫科汪繼先大夫就是通運街道荔景園社區志願服務隊的一名專業志願者,他說前幾天在微信群裡收到了居民王女士的求助,“說有點頭悶、鼻塞,身體不舒服,感覺一個鼻孔出不來氣,懷疑自己是新冠肺炎,有些緊張”。汪繼先看到信息後立刻撥通了她的語音電話,開始了遠程問診,在電話確認未有接觸史以及相關症狀後,汪繼先建議王女士用家中的白醋,用中醫加熱燻蒸的辦法,治好了頭悶鼻塞,也讓王女士心裡踏實了。

志願服務還不止這些,通州長橋園社區自管會號召起一支四十多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隊伍,全天候把守小區大門,對小區樓道進行滅菌消毒、上門對返京人員進行登記,逐戶發放告知居民的一封信等,減輕了社區的工作壓力。月亮河園區有部分外籍人士,為了做好他們的疫情防控工作,居民紛紛主動報名加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利用閒暇時間,將最新的政策譯成英文,並用手寫出來,放在月亮河主要出入口等重點位置,提示外籍人士。

直播帶貨為家鄉農產品“代言”

5月4日,共青團中央委員、“北京榜樣”、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走進延慶區大莊科鄉,和這裡的特產紅油香椿來了一次親密接觸,他用直播帶貨的方式“扶貧助農”,幫助農戶挽回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損失。許澤瑋說,希望通過從事更多公益活動、志願服務來發揮榜樣作用,引領更多青年人踐行時代擔當。

5月4日當天,在第101個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許澤瑋聯合快手平臺進行首次直播,帶觀眾走進北京市延慶區大莊科鄉,為大家推介當地美食紅油香椿,並詳細介紹北京市首家體驗式紅色教育基地——紅色大莊科。

“大莊科紅油香椿營養豐富,在純天然的環境中自然生長,含有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上午11點,直播開始,許澤瑋準時出現在直播間,以平北紅色第一村紀念館為起點,一路為粉絲們介紹紅色大莊科的歷史,用手機為大家展現了這裡純天然的綠色環境:鏡頭裡的大莊科鄉山巒起伏,一眼望去盡是翠綠,令人賞心悅目。紅油香椿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下,是純天然綠色有機產品,不施肥、不打藥,經過簡單的烹製之後,香味撲鼻,讓人回味無窮。

許澤瑋還在直播中為粉絲們推薦了大莊科的油雞蛋,源自北京特有的品種——北京油雞所產的蛋,這個雞蛋搭配香椿味道獨一無二。同時,他現場演示、分享炸香椿魚、香椿煎雞蛋、香椿拌豆腐等菜餚的做法。在一個小時的直播時間中,許澤瑋直播間吸引了8.1萬人進入觀看,得到6607個贊,直播開始後10分鐘,當天大莊科鄉沙塘溝村的1128斤香椿即售罄。

“直播‘帶貨’也是一種志願服務,並且是扶貧助農的新方式。”許澤瑋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疫情給家鄉這些農戶帶來了或大或小的損失,他一直想出一份力,卻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通過此次為大莊科鄉“帶貨”,他有了新思路,未來,可以通過打造“企業+工商聯+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解決大莊科香椿因受疫情影響的銷路問題,並通過直播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地方,用紅色旅遊帶動當地民宿的發展,實現新農村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