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是工薪阶层,她就悄悄实现财务自由了呢?

为什么同样是工薪阶层,她就悄悄实现财务自由了呢?

  • 01

小林是我的同事,从知道怀了二胎的那天起,她就请病假不上班了。是啊,年龄大了,禁不住朝九晚五的折腾。

单位里同一时期怀孕的还有好几个同事,可是谁都没有小林的勇气和底气。

小林有五套房子,收房租都够她生活了,而其他人,每月还要还银行几千的房贷,上有老下有小,谁又不是乖乖地待完产假就按期回到岗位呢?

小林就可以,休完产假,又申请了育儿假。固然有没人带孩子等等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吧。

看到这里,你以为小林是富二代?还是以为我们单位年薪太高从而让她有足够的积累?都不是。我们作为一个中规中矩的国企,收入在这物价飞涨的时代可以说仅够不拖国家平均工资的后腿而已。而小林,地地道道地平民家的女儿,这一切,都是她这么多年来一点点规划的结果。

为什么?做着同样的工作,一样的起点,结果人家就实现财务自由了呢?

  • 02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现象。比如考试,其实,除却极少一部分智力超常的人,大部分的人智力都不会有多大的差别。尤其是用在一些很普通的事情上,智力的因素基本可以忽略不记。

让我们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功课很难吗?答案肯定不是,那么拉开成绩差距的又是什么?目标、专注和不断地复盘。说具体点,就是有的孩子认为考全班第一是一种荣誉,而有的孩子觉得无所谓;有的孩子因为有目标,课上会认真听讲,听懂了课下就不用再付出多少精力了,而有的孩子课上在想尽办法玩耍打闹并以此为乐;有的孩子,对于不会不懂的知道付出精力去好好复习,而有的孩子会也好,不会也罢,是断断不肯再付出精力去学习的。

差距,就是在这不起眼的每一天里因不起眼的每一点不同而产生的,越不会,越不学,越不学,越不会,慢慢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里。而且,他还会有一万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什么老师讲得不好啊,不感兴趣啊……殊不知,最大的理由其实就是自己的懒惰。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中写到:“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一个人有多耐心,他的成功几率就有多高。”

体现在投资上,就是很多人都急于求成,幻想“一夜暴富”,对于需要付出努力付出心智付出耐心的事情都没有兴趣。一位靠认真钻研股票,在股市中获得财富的智者曾经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你和千万富翁之间,只差一个牛!”对,致富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运气,可是又有多少人等不及,在牛市尚未到来之前的熊市追涨杀跌,早已将本金亏损得无剩无几?

为什么同样是工薪阶层,她就悄悄实现财务自由了呢?

  • 03

巴菲特童年时的艰难岁月在他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所以,从小,他就想变得非常非常富有。据说,他在5岁之前便有了这样的念头,而且这个想法从来没有在他的脑海中消失过。

为此,他一直在努力。6岁,他就在全家去度假时将每听25美分进货的可乐以5美分出售,成功赚到5美分;他还曾从祖父的杂货店里进货去挨家挨户地兜售。11岁的时候,他以每股38美元买进了他人生中第一支股票,不久就下跌到27美元。最终,他在股票回到每股40美元的时候卖掉,赚取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虽然后来,股价飙升到了每股200美元。

这给小巴菲特上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投资者必须要有耐心和定力。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正因为有了成为富人的明确目标,小巴菲特一直在为之奋斗和积累。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还有经验、知识和决断力。这些,才是他日后成功的坚强基石。

  • 04

再说小林,毕业后的她也不过月薪几百。结婚后,她和老公攒了首付,在所在的小城里买了一个小小的房子。然后,她所做的不过是不断学习、积累、跳槽,学专业知识也学理财知识,钱够了就买套房子,那五套房产就是靠这样在十几年的岁月中慢慢积累下来的。

她的宗旨是:只买不卖。这都是在房价飙升之前的事情了,等到帝都的房价涨上了天,小林自然而然就成了千万富翁。

为什么同样是工薪阶层,她就悄悄实现财务自由了呢?

  • 05

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亨利.彭加勒用他的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初始条件的一个极小的差异将会导致最终结果的一个极大差异。就如古人所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使你和她都曾经从一个起点出发,目标不同,行动不同,必须导致结果的大相径庭。

所以,不要再抱怨什么不公平,也不要再埋怨什么救世主,能决定我们人生道路的从来都是我们自己。努力学习,认真思考,培养心智,开启未来,用李笑来的话来说就是:“越早醒悟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