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反思,我為國家獻言獻策出份力。

剛看到一位作者寫的文章,大家不妨看一下,大家初衷都是好的,感謝大家從此次疫情中受到的教訓和感悟反思。但是我和此作者有點不一樣的看法,也算是補充吧。


從疫情反思,我為國家獻言獻策出份力。

此文作者說的只是一方面,但是中西部和東部畢竟不一樣,高端產業集聚區基本在東部沿海,而中西部除了幾個強勢城市外,其他地市基本的產業結構都不完善,產業集群不完善,城市群一體化不如沿海發達,城鎮化不如沿海,從而基礎建設肯定和沿海是沒得比。中西部和沿海東部比較不論是產業,財力,信息化,城鎮化,教育,衛生資源都不是可比的。所以中西部的任務反而是抓緊積聚,才能後勢勃發。從而達到反哺周邊地市,利於形成產業鏈的分佈完善,一旦產業鏈完善,其周邊地區必然也會不斷擴大規模加速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進程,城市群才能初步形成規模化,我們看到國家的初衷,不論是計劃單列市,還是十三五規劃的國家中心城市,以及批覆的城市群,都能看出,國家基本面還是以點帶面的發展思路。所以我們反思的不是中西部產業,而應該是一個城市承載力的問題,如何更高效更便利服務廣大群眾,如何把產業帶動的其他基礎設施,比如教育和衛生系統分佈完善。中西部產業必須集中,文衛相對平衡才能加速整體一體化的新陳代謝。而且作者眼光過於淺薄單一,第一,作者拿沿海和中西部比較已經是不恰當;第二,春節期間,沿海城市務工人員已經返城回鄉過節,此時的沿海人員集中反倒比中西部人流少,作者拿江蘇各個地級市都是百強才不至於被團滅,敢問如果不是春節,務工人員大量在沿海,乃至在江蘇,江蘇可會獨善其身?鑑於目前,我們反思:一是監管部門工作的失職和紕漏;二是產業結構如何更優更快速積聚;三是文衛系統相對省份乃至國家的平衡分佈。這才是重中之重。

#我為國家# @宋忠平 @頭條看點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