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刘邦何以开创大汉王朝?幸亏了这三个人巧舌如簧

楚汉争霸,军力悬殊,其中一方刘邦迫不得已冒险直入项营登门求和以致歉意。这才亲手为自己设下一场“激烈尖锐、勾心斗角”的千古一宴——鸿门宴。

鸿门宴:刘邦何以开创大汉王朝?幸亏了这三个人巧舌如簧

鸿门宴上,刘邦凶多吉少,只可如履薄冰,步步为营。交杯换盏之间,危机四伏,刀光剑影过处,性命难料。而故事的最终,刘邦竟从这天罗地网中安然逃脱,这还是幸亏了他与手下们“一语扭乾坤”的语言艺术。

刘邦之劝说拉拢

刘邦以一番简单言语取得项羽亲信项伯的舍命相助。虽说项伯本意只是想报恩于张良,不曾想一向待人傲慢的沛公竟拉下身份以兄视之,还许诺与之结为儿女亲家,瞬间拉近了两人的关系。此等诱感迷了项伯心智,沛公便顺势作掏心窝般解释“自身清白”。

“入关后秋毫不敢有所近,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这心早己蠢蠢欲动的项伯于是被轻易说服并在顶羽前竭力进刘邦的好言,表明刘邦的耿耿衷心。

鸿门宴:刘邦何以开创大汉王朝?幸亏了这三个人巧舌如簧

“今人有太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这句话对自矜功伐,重情重义的项羽犹如当头棒喝,将事情的不该渐渐转移到项王身上。引得项王自省是不是自身的错过,避免了两军之间的残忍厮杀的迅速到来。

樊哙之狠言相对

一个武夫樊唉所出之言有礼有节、有理有据,可见他私闯大帐并非逞匹夫之勇,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敢“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赐酒,他立而饮之,赐生彘肩肉,他也无二话“拔剑切而啖之”。对项王言听计从以此维护项王的面子与自尊心后,他以不一样的方式论述观点以理服人。他以秦王为例给了项王一个“下马威”,暗示项王如若与刘邦交战,那便是效仿秦王,天下人必将背叛你,你的下场将和秦王一样。再抬出“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一约定,于理应是刘邦称王,而刘邦却忠心耿耿守护函谷关,等待项王您的到来,“劳苦功高如此”,项王非但不奖赏他,竟然还准备攻击他,这不就是“亡秦之续”吗!

鸿门宴:刘邦何以开创大汉王朝?幸亏了这三个人巧舌如簧

层层递进的论据既无表现的对项王无礼、又装作无意中表达对项王深深的崇尚之情。旁敲侧击,将刘邦的所作所为搬到台面上,更加衬托出了刘邦的忠义,反倒显得项王有些小肚鸡肠。倒使的项王良心过意不去,更无杀意。

张良之从容善后

宴席进行到最后,市公尿遁而逃,称王天下之野心己表现得淋漓尽致,张良留下来拜献白壁玉斗,还振振有词为刘邦的小人行为包装成理所应当,“太行不顾细懂,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刘邦何以开创大汉王朝?幸亏了这三个人巧舌如簧

张良从容镇定地为刘邦开脱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己至军矣。”是因为大王执意要责怪他,这才离开的,并非有与项王争夺天下之意,而现在他也己回到军营。您想要捉回,也为时已晚了……一席辩词在张良口中说出竟铿锵有力,顺理成章。张良是找准项王刚腹自用,优柔寡断的弱点,使他动了“不忍之心”。这才救了刘邦一命, 但也气得范增拔剑破斗,项王却无可奈何,未有以应。

鸿门宴:刘邦何以开创大汉王朝?幸亏了这三个人巧舌如簧

一场鸿门宴,虽说是主人摆宴以礼相待,实则是刘邦身入虎穴,生死未卜。如果说周详的计划、严密的谋略救回了九死一生的刘邦 ,那么刘邦、樊哙,张良这三人的一席话才是因敌制胜的法宝。历史才会被“一语扭乾坤”。刘邦才能取代项羽开创伟大的大汉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