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秦平:全力做好異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錦屏社區考察時強調,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後,後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樂業才能安居。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

異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重要一招。一些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條件不足、土地貧瘠、自然資源不豐富,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就能夠讓貧困群眾擺脫環境限制迎來新的生活。目前,平利縣就已經建成62個集中安置區,累計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3615戶38310人。當前,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面對這些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更應用好異地扶貧搬遷這個“神兵利器”。

既要“搬得出”,更應“穩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要改善人居條件,更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想方設法為搬遷人口創造就業機會。按照“依山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的發展思路,平利縣就正在不斷地拓寬就業增收渠道。充分發揮異地扶貧搬遷作用,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也鞭策著我們要抓好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有業可就、有事可做,實現穩定就業、脫貧發展。

穩定就業,務工是主要出路。就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穩定器、壓艙石,務工則是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主要出路。值得一提的是,平利縣探索出“總部在園區、工廠在社區、車間進村莊”的模式,在全縣全面發展社區工廠。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社區就能實現就業,在鼓起“錢袋子”的同時也鼓足了精氣神。現在,平利縣已經有80多家社區工廠,越來越多異地扶貧搬遷群眾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逐步能致富”。

“易地扶貧搬遷到哪,產業幫扶項目就跟到哪”。產業是就業之基、增收之本,是脫貧攻堅工作中最關鍵、最管用的扶貧措施,關係整個脫貧攻堅工作大局。在易地扶貧搬遷各項工作中,平利縣就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抓手”,牢牢扭住“5個10萬”產業不動搖。基於此,在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同時,我們也應積極破解“易地扶貧搬遷如何留得住人”難題,努力做到“易地扶貧搬遷到哪,產業幫扶項目就跟到哪。”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全力做好異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平利縣越來越多貧困群眾就依靠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也啟示著我們,必須瞭解搬遷群眾期盼,全力推進產業培育、就業幫扶、社區融入等各項工作,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秦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