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竟然用大數據分析做這個

剛剛在《浙江新聞》頭條官方賬號看到一篇報道,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些學生突然發現校園一卡通賬戶裡的錢多了起來,原來是學校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後,對一些有困難的好學生進行了隱形資助。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竟然用大數據分析做這個

貧窮不是我想要的,我也渴望像鳥兒一樣飛翔

報道挺短,我上下劃拉著看了兩遍,滿滿的正能量啊,使我頗有些小感動。

在我印象中,好多學校,困難補助啊,獎學金啊,都是由個人申請,班級上報,領導批示,甚至是對外公示之後才能享受到的。先別說讓一些有困難的學生會感到傷自尊的尷尬,就這個過程都讓好多真正有需要的人忘而卻步了。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此舉,真的是開了一個歷史之先河,也可以說是一個偉大的進步。不僅免去了一些學生自曝家貧的擔憂,更是讓他們省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從而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習。同時小莊以為這種天而降的隱形資助,一定會讓每一個受助的學生小有感動,並心存感激,不僅會增加對學校對社會的感恩,更有可能化這種愛的資助為動力,加倍向學,永攀高峰。

學校本來就是一個以學為本,知識為源的清新環境,每一個人,包括老師和學生都應該毫無牽念的精研學術(當然也許有點泛理想化),而在一個學生進入學校,卻因為家貧而不得不想方設法去申請困難補助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干擾到了其對學業的執念(儘管這也許可以看作是對社會實踐的一種學習),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種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隱形資助的過程,一切化有形於無形,既能科學的統覽實際,又能不去打擾學生,潤物無聲,和風化雨,真乃智慧之舉,大愛之舉。既是一種學校對學子的真摯關懷,更體現了一種至高無上的社會責任感。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天天在講線上線下,大數據,5G通訊,但是創新型的將現代科技充分應用於社會實踐卻任重而道遠,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子孫,每一家中國企業、組織或機構應該認真思考、不懈追求的擔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開了個好頭,希望可以全國推廣,並引起我們更多的深思,從而舉一反三,助力我國從教育到民生更多的領域實現新的跨越。

以上為小莊粗淺的個人看法,不周之處,歡迎討論。

請路過的朋友關注《小莊日記》,我會認真的期待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