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一下,安史之亂的叛亂歷程

第一、從安祿山起兵,到洛陽稱帝

公元75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雖然緊急啟用了封常清、李琬、高仙芝等人,駐守洛陽。但由於這個時候,唐朝的精銳邊軍還沒能趕回來,高仙芝、封常清等人,只得在長安、洛陽等地募兵,得到的盡是些市井之徒,嚴重缺乏戰鬥經驗,洛陽輕而易舉便落入了安祿山的手中。

簡述一下,安史之亂的叛亂歷程

封常清、高仙芝等人選擇避其鋒芒,退守至長安的東側屏障潼關,堅守不出。可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唐玄宗聽信讒言,將封常清、高仙芝等人給處決了。

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第二、從馬嵬兵變,到唐肅宗稱帝

封常清、高仙芝死後,唐玄宗不得已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將兵二十萬鎮守潼關。

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哥舒翰在此加固城防,閉關自守,安祿山久攻不下,不得不將自己的精銳部隊給藏起來,意在引誘哥舒翰出關迎戰。

簡述一下,安史之亂的叛亂歷程

漸漸地,楊國忠懷疑哥舒翰在暗地裡保存實力,就又向唐玄宗進讒言。結果,唐玄宗又再一次輕信了楊國忠,下令催促哥舒翰出關迎戰。

哥舒翰君命難違,只得硬著頭皮引兵出關,不久後便陷入了重重包圍之中,結果全軍覆沒、潼關失守、長安告急。

在匆忙之下,唐玄宗只得帶著楊貴妃和太子李亨等人,在禁衛軍的護衛下,打算逃往成都避難去。

但當走到馬嵬坡的時候,禁衛軍將士們紛紛覺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楊國忠惹的禍,便乾脆發動兵變將其殺死,又進而逼迫唐玄宗下令縊殺楊貴妃。

隨後,唐玄宗與太子李亨分道揚鑣,唐玄宗去了成都,而太子李亨則在朔方自行登基為皇,是為唐肅宗,並遵奉唐玄宗為太上皇。

唐肅宗登基後,將郭子儀封為朔方節度使,將李光弼封為河東節度使,兩人一起聯手擊敗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成功收復河北一帶。

簡述一下,安史之亂的叛亂歷程

第三、從睢陽之戰,到安祿山戰敗

公元757年正月,安祿山的大軍大舉進攻河南地帶,除了軍事重鎮睢陽以外,其餘都皆淪陷。當時,河南節度使張巡率眾堅守,以不足萬人,抵抗著十幾萬叛軍的輪番進攻,足足堅守住了十個月,雖然最終還是失守了。

但這十個月為江淮兩地免去戰亂,而這裡的稅收是當時唐朝的命脈,郭子儀、李光弼的軍隊就是依靠此地的稅收來進行補給的。

安祿山患有眼疾,自起兵以來,視力逐步衰弱,以至於最後成為了一個瞎子。不僅如此,他還患有疽病,性情變得格外暴躁,身邊的侍從一旦做錯了一點小事,便被他拳打腳踢的,甚至直接被他殺了。

還有,當時安祿山所寵愛的段氏,生下兒子安慶恩,頗受其寵愛。但是次子安慶緒頗有戰功,地位較高。

漸漸地,安慶緒非常擔心自己的地位會不保,便同宦官們聯手一起,將安祿山殺害,隨後便自立為帝。

簡述一下,安史之亂的叛亂歷程

第四、從鄴城之戰,到安慶緒被殺

公元757年,唐軍收復長安,開始向洛陽進軍,安慶緒不得已敗逃至了鄴城,向鎮守范陽的史思明求救。在史思明的支援下,安慶緒成功擊敗了,郭子儀所率領的唐朝大軍。

一年後,郭子儀等將領又率領了六十萬大軍,來進攻據守在鄴城的安慶緒。但是,由於當時唐肅宗的猜忌心頗重,因為這麼多路的唐朝大軍並沒有設立一個總的統帥,導致戰事並不怎麼順利。

簡述一下,安史之亂的叛亂歷程

後來,等到史思明率軍來援的時候,唐軍不得已敗退而歸。然而,史思明本人非常忌憚安慶緒的勢力,便在鄴城城外設計誘殺史思明。並將自己的兒子史朝義留守在鄴城,而自己反回了洛陽,自稱為大燕皇帝。

第五、從史思明被殺,到叛亂結束

後來,史思明被他的兒子史朝義所殺,叛軍內部分崩離析,屢屢被唐軍擊敗。唐代宗繼位後,任用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統兵進攻洛陽。這一戰打得很順利,連連取得大勝。

公元763年春,叛軍部將悉數歸降唐朝,史朝義走頭無路,在林中自縊而死。至此,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終於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