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底层”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你们还年轻,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在日本,在中国,很多“过来人”在听闻年轻人的遭际时,往往会加上这样一句劝慰的话。

日本“最底层”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真是如此吗?

日本NHK电视台特别报道组曾制作过多期反映年轻女性与儿童贫困、老后破产、工薪阶层陷入困顿等严重社会问题的节目。节目实录经整理为《女性贫困》、《无缘社会》、《老后破产》、《穷忙族》等书籍(这几本书都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到我国国内出版)。

《女性贫困》一书举出的最典型案例是:

——日本一位在年轻家庭长大的19岁女孩友美,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四年制的函授高中,其他时间到便利店打工挣钱,而这些钱仅仅只够支付她自己一个人的生活费、电话费和高中学杂费,能剩下补贴家用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她本人每天为了兼顾学业和工作疲于奔命。友美家中,40多岁的母亲也在上班,两个妹妹还在上学。

日本“最底层”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日本“最底层”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按照《女性贫困》书中的说法,年轻女性陷入困境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各大行业都开始改变沿用了很多年的终身雇佣制度,辅助性、服务性工作被转为外包派遣,尽可能的降低这方面的劳务支出成本。由此让许多从事辅助性、服务性工作的女性深受其害。书中甚至还披露,很多年轻女性不得不在晚间、节假日从事特殊服务工作,以获得足够的生活费用。

上海文化出版社最近引进出版了日本作家、圣学院大学客座副教授(公共扶助论领域)、厚生劳动省社会保障审议会特别部门委员(2013年度)、“反贫困互助网络”埼玉县代表藤田孝典所著的《贫困危机:日本“最底层”社会》。《贫困危机:日本“最底层”社会》这本更加直观的聚焦于占日本人口比例16.1%的最底层,通过对这一阶层的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进行近距离的扫描观察,展现出这部分人口真实生存状态。

所评图书:

书名:《贫困危机:日本“最底层”社会》

作者:(日)藤田孝典

译者:胡建君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日本“最底层”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讨论日本或者美国、欧洲的生活问题,并不是以此来获得“我们做得有多么好”的比较优越感。就拿社会底层人员的窘迫生活来说,这类现象并不是仅仅出现在日本一国——虽然,无论在日本、美国,还是我国,这类现象确实很少被推入到公众聚焦的视野。通过对日本的这类现象的观察和讨论,更有意义的目的是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以及探讨日本政府、社会采取的对策的经验教训。

正如《贫困危机:日本“最底层”社会》这本书所指出的那样,很多日本年轻人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时,实在是因为被逼走投无路。在日本,申请类似的救济福利,很多情况下会遭致相当苛刻的道德批评——人们会倾向于认为,申请福利者只是因为懒。正因为如此,人们很少去关注正在面临困境的申请者是不是因为出现了严重的家庭变故,是不是患有诸如发育障碍等影响其正常融入社会的病症,是不是一直在努力找工作却得不到机会。

日本“最底层”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书中展现的多个案例中,还包括那些为了获得微薄薪水而不得不忍受着恶劣劳动条件,长期忍受着极大精神痛苦的例子。旁观者常常提出那种劝慰年轻人要安于现状,通过辛勤劳动而逐渐积累经验,获得上升发展空间和机会的话,但《贫困危机:日本“最底层”社会》这本书指出,如果年轻人长期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导致技能无法提升,还逐渐会导致精神健康问题,这样的吃苦对于人生究竟具备意义吗?

日本“最底层”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日本的中年人呢?是不是那些专栏作家、经济学家以及影视剧描绘的那样,都拥有稳定的工作、家庭和价值观,幸福安稳?《贫困危机:日本“最底层”社会》这本书指出,劳务派遣制度已经实施了几十年,使得日本的中年人中甚至有数百万的“家里蹲”,不劳动也不消费,靠着年迈父母的养老金和年金过日子。

固然,面临困境的很多中年人,确实都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问题,比如酗酒、饮食结构不平衡、吸烟,因而更可能遭遇突如其来的严重疾病,并迅速拖垮家庭。《贫困危机:日本“最底层”社会》通过对多个日本底层中年市民的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其实底层人员的生活方式不健康问题,是与其收入水平、工作特点契合的,比如,从事简单体力工作的人,确实没有时间、精力给自己做更符合膳食营养要求的正餐,而是用垃圾食品对付——时间一长,这种选择更可能让他们(她们)患上糖尿病。

日本“最底层”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底层工作者不稍稍减少自己的工作量,花点时间来照顾家庭,以及改善自己的伙食?一个悲惨的现实就是,如果他们(她们)不竭尽全力,花费哪怕是休息时间甚至一部分睡眠时间来工作,哪怕是果腹的垃圾食品也买不起。这种现象自然不仅仅出现在日本。

那么,又会有人问,上述“悲惨现实”在日本是不是只是个例?书中的解析是,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日本全国的劳动者中,有1000万人年逾40,却依然是劳动派遣制度管理下的非正式员工——日本全国的非正式员工数量接近2000万人。

而那些连非正式工作的机会都不能获得的人,只好成为“家里蹲”了。这样的人会一直强撑到自己的年迈父母病故,甚至隐瞒父母病故的消息,然后继续取用父母的退休金和年金度日。

再之后,就是《贫困危机:日本“最底层”社会》这本书谈到的日本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了……(本文首发头条号“渝川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