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派張騫出塞不為通商,漢朝的統一戰線

談古論今, 數盡花開花落 ,看遍人生百態。 @雜談會客室,說些你不知道的歷史。 記得關注哦~

我們知道,張騫出塞開通了東西方交流的先河,開創促進了“絲綢之路”的發展。但歷史上,張騫先後歷時近二十年兩次出使西域,卻並非為了通商,而是要完成漢武帝交給的重要任務。

經過漢初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國力強盛。到漢武帝即位時,開始對匈奴轉守為攻。

是時天子問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漢書》

當漢武帝得知匈奴與月氏(讀ròuzhī)有世仇,就本著“仇人的仇人就是朋友”的想法,要與月氏互通使者,共同討伐匈奴。於是就有了歷史上著名張騫出塞,但與電視劇了不同的是,人家張騫那是自曝奮勇去的,“乃募能使者。騫以郎應募,使月氏”。

第一次出使西域

史書記載,張騫是漢中人,對西域各國風土人情頗有了解,當時張騫率領100多名隨行人員,由匈奴人堂邑父為嚮導從長安出發前往西域,一行人進入河西走廊後才知道這裡的大月氏早已經被匈奴滅國,這裡成了匈奴的勢力範圍。

漢武帝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派張騫出塞不為通商,漢朝的統一戰線

張騫出塞

不幸被俘,扣押十年

沒多久,張騫他們就被匈奴捉住,一行人被押到匈奴王庭,軍臣單于得知張騫欲出使月氏後,大為不悅,當時就說你漢人從我這過去找我的仇敵月氏,我能讓你過?我要是派人聯絡南越,你漢朝能讓我過去?

(單于)曰“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漢書》

歷史上看,匈奴不僅軍事上要戰勝漢朝 ,更是希望能在精神上征服漢人。對待漢人,尤其是漢朝官員,多是威逼利誘,想讓你臣服,像著名的蘇武牧羊、趙信投敵、李陵投敵等等。匈奴單于希望軟化、拉攏張騫,將其扣留在匈奴,並且給張騫娶妻生子。但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的張騫“持漢節不失”

留騫十餘歲,與妻,有子,然騫持漢節不失。--《漢書》

逃離匈奴,終到月氏(ròuzhī)

史書記載,張騫被匈奴扣留了十年,趁監守鬆懈,帶領隨從逃離了匈奴的控制區。一路西行,但由於匆匆出逃準備不足,再加上路途艱辛,很多人葬身黃沙,這一天走到了大宛(yuan)。張騫向大宛國王講述了種種經歷,希望大宛(yuan)能派人相送,並表示今後如能返回漢朝,一定奏明漢皇,送他很多財物,重重酬謝。大宛王本來早就風聞東方漢朝的富庶,很想與漢朝通使往來,但苦於匈奴的中梗阻礙,未能實現。漢使的意外到來,使他非常高興。張騫的一席話,更使他動心。於是滿口答應了張騫的要求,熱情款待後,派了嚮導和譯員,將張騫等人送到康居(今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內),康居王又遣人將他們送至大月氏。

大宛聞漢之饒財,欲通不得,見騫,喜,問曰:“若欲何之?”騫曰:“為漢使月氏,而為匈奴所閉道。今亡,唯王使人導送我。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大宛以為然,遣騫,為發導繹,抵康居,康居傳致大月氏。《漢書》


漢武帝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派張騫出塞不為通商,漢朝的統一戰線

張騫出使西域

張騫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大月氏。但卻失望至極!原來大月氏被匈奴滅國後,又遭到烏蘇的擊敗,部眾一路西遷,最後到達阿姆河流域,並且擊敗當地的大夏政權,在這建國。新國王覺得在這物產豐富,周邊又沒什麼強敵,匈奴也夠不著自己,所以沒必要去引火上身,再加上真要是聯合攻擊匈奴,漢朝又離得太遠遇到危險恐難以相助。心有不甘的張騫在大月氏一待就是一年,想盡一切辦法,始終未能說服大月氏與漢朝共同夾擊匈奴。《漢書》中對這段經歷只是一筆帶過,但今天再想想,張騫一定受了不少冷遇白眼……(歷史上,大月氏在那過得確實是滋潤,後來先後吞併了周圍小國,逐漸建立起了強大的貴霜帝國,當然這是後話)

二次被俘,成功逃脫歸漢

公元前128年,無可奈何的張騫,決定動身回國。這次張騫改變了行走路線,想著避開匈奴的勢力範圍。可不成想,走到羌人地區(青海)後又被匈奴騎兵俘獲。被扣留一年多後,張騫等人趁匈奴王位更迭發生內亂,成功逃脫。

公元前126年,張騫回到長安。從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發,至元朔三年(前126年)歸漢,共歷時十三年。史書記載,出發時是一百多人,回來時僅剩下張騫和堂邑父二人。

初,騫行時百餘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漢書》

二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經過漢對匈奴的三次戰略反擊,尤其是河西之戰,切斷了匈奴的“右臂”打通了西域與漢的通路。但是匈奴在失去河西走廊後,向西北退卻,依靠西域諸國的人力、物力,與西漢對抗。漢武帝再任張騫為使,第二次出使西域。這一次攜帶了大量金銀財寶 布棉絲綢等,甚至還有近萬頭的牛羊。此行的目的,一是宣揚國威,規勸西域諸國歸附漢朝,進而孤立匈奴;二是聯絡烏蘇,讓其東歸故地,共同阻擊匈奴。

漢武帝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派張騫出塞不為通商,漢朝的統一戰線

西漢疆域

漢武帝對二次出使西域,非常重視,僅人員就比第一次多了三倍,再加上大量的物資,張騫到達烏孫時,恰逢烏孫內亂,沒有達到勸說烏孫東歸的目的。不過,張騫的副使則分別訪問了中亞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擴大了西漢王朝的政治影響,增強了相互間的瞭解。張騫一行偕烏孫使者數十人於元鼎二年(前115年)返抵長安。

這一次出使,雖然沒能促成烏蘇東歸,但是有利的聯絡了西域各國,尤其是烏蘇使者看到漢朝的富足強大後,增強了烏孫王昆莫對漢王朝的信任。他再次派使者到長安,表示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請求與漢和親。漢武帝把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作為公主嫁給烏蘇王昆莫。又將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嫡長孫岑陬。昆莫死後,立與漢朝有和親關係的長孫岑陬為王。

漢武帝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派張騫出塞不為通商,漢朝的統一戰線

紀念張騫出塞的郵票

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從對匈奴戰略反擊上看具有重大積極作用。通過設置西域都護府加強了漢對西域的影響力,切斷了西域諸國對匈奴財力物力人力的輸送;同時,通過和親、通商等措施,團結了漢與西域諸國的聯繫,建立了抵抗匈奴的統一戰線,有效的孤立削弱了匈奴。失去河西走廊、漠北以及西域的匈奴,從此一蹶不振,逐漸消亡。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從長安到河西走廊,再經今新疆地區,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再從安息轉運到西亞和歐洲的大秦(即羅馬),開拓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可以說是為人類文明之間的相互融合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真正的開眼看世界第一人!太史公評價張騫出使西域是“鑿空”,意義非凡!

漢武帝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派張騫出塞不為通商,漢朝的統一戰線

後記,張騫墓

在陝西城固 縣城以西三千米處的博望鎮饒家營村,有一座張騫紀念館。紀念館中就有張騫墓,抗戰時期曾經有過簡單的發掘,出土了漢代器具,證明是真墓無疑。

漢武帝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派張騫出塞不為通商,漢朝的統一戰線

張騫出塞雕像


漢武帝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派張騫出塞不為通商,漢朝的統一戰線

張騫墓

文獻來源:《史記張騫使西域》、《漢書西域傳》、《後漢書西域傳》等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你小小的 點贊,是對我大大的 鼓舞~~

@ 雜談會客室,點擊 ~關注~ 每天更新,好玩有趣談古論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