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實施,是否應該從點到線?

導讀:雖然MES項目是領導層決定實施的,但是應用的效果卻是由執行層工人決定的。


MES的落腳詞是Manage,很顯然應用對象主要所面向的是管理層,分別指戰略層管理與中層管理,戰略層關注高階數據(如完成率、變化趨勢等等),中層管理關注更多的是實時數據(如計劃進度、生產問題等),車間執行層更多關注的是相對靜態的數據(裝配BOM、工藝數據等)。


雖然MES更偏向於面向管理層,但是數據卻是從下往上流轉,如下圖所示:


MES實施,是否應該從點到線?

MES數據分佈圖


MES就是用於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的。比如,之前管不到的,現在要管;以前業務當中很隨意、隨性的流程現在需要理順、固化。


實施好的MES項目是能讓管理層獲得更多的數據的同時,讓一線人員使用沒有那麼大牴觸。雖然MES項目是領導層決定實施的,但是應用的效果卻是由執行層功能決定的。如下圖所示,生產訂單創建與執行大部分的數據來源於執行層。


MES實施,是否應該從點到線?

企業業務總流程圖


一般的MES系統項目,就是工廠需求是什麼,用IT技術手段實現。而做一個好MES則不是這樣,應該是將很多管理理念提煉出來如JIT,精益等,然後讓系統按照這種理念實現,所以MES=管理思想+IT工具


對企業調研與需求分析不是為了確定用哪種IT手段,而是尋找分析企業的痛點、弊端,構思企業管理的藍圖。


所以MES很大程度是一種管理思路的諮詢,但是這種管理變更會遭遇部門利益、部門人員技能分佈與集團企業制度等類似原因的掣肘。所以與其說是諮詢更多的是在現有管理基礎上的優化與博弈


諮詢與梳理流程是一個沒有底線的事情,當大家都習慣了以前的業務+一些不可名狀的規則之後,要梳理清楚流程是非常艱難的。


倘若公司在不完備的各個系統情況下進行梳理,加上各個業務面交差很多,一旦有梳理不到位的地方,系統上線後,就會有各個部門的人跳出來喊。


所以MES對於個人素質(乙方實施經驗)要求很高,做事務必要掐準核心業務人員,確保無遺漏。


接下來才是IT手段,IT手段的選擇與MES的諮詢無關,用哪種IT手段取決於乙方的技術儲備、甲方的項目成本(資金與時間成本,技術界有言:沒有實現不了的需求,只是看時間與資金)。


利用IT手段的核心目的是在管理思想確定的情況下如何提高數據傳遞效率、降低功能強度與增強數據的可追溯性。比如由系統集成代替手工錄入。


ERP是企業資源管理的核心,主要管理經銷商;而在生產層面,MES就是核心了,ERP畢竟早於MES發展了很多年,很多東西都很成熟了,MES的熱度也是近2-3年在提起來的,所以仍然還是在探索中逐漸成熟。


中國製造2025,工業4.0,企業互聯,智能化信息化的口號比比皆是,國家對這方面的投資力度也很大。


我想到的是,一旦國家隊出馬,這個行業距離被做的沒技術含量也就不遠了。最近一些MES的項目,價格被壓的都很低。


大廠商由於其自身的成本壓力會以產品化的思想,以產品靈活配置儘可能降低實施成本,再加上很多項目經驗累積出一套可行的實施方法論,在實施過程中儘量避免各種耽擱時間的“坑”以降低成本。


而小廠商的層次參差不齊,MES又是特別注重實施的軟件

,小廠商的實施效果不好評價,只是大廠商遇到的成本問題,在小廠商只是緩解而不會根除。


所以如果長遠來看,反而覺得圍繞解決核心業務痛點的小系統是個趨勢


比如電子行業的排產問題,產品類型、客戶等級、訂單交付時間等多維數據的處理,如果僅僅依靠“人工智能”人為處理,工作強度大且很容易出錯,但如果利用APS這種小工具則會大大減輕工作量。


通次類比,可以將MES拆解為許多個為車間執行層提供的小工具,如報工工具、質量檢驗工具等,各類小工具串聯彙總起來就會形成管理生產執行的MES系統,如下圖所示:


MES實施,是否應該從點到線?

小工具串聯形成MES圖示


正所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些小系統的發展因為需求範圍比較窄,很容易做的精益求精,對提升效率、降低工作強度幫助巨大。


比如高級排產APS、智能報工等。


其實MES本身具有一些小功能能完成這些事,但是由於MES本身需求難以界定,有些項目甚至將工藝、物流、成本核算等一系列需求添加在MES範圍內,造成了同等成本下MES只能以串聯為目的,而減輕了對各個功能模塊的打磨,造成現場工人為了完成任務而使用MES。“車間門戶”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MES各個模塊功能打磨不精而產生的。


綜上,MES是接收ERP的生產計劃,最後以產品交付結尾,中間穿插計劃員、調度、車間工藝、檢驗員、操作工人等角色,業務穿插的過程中有許多核心業務。


筆者認為MES最佳的方式是由單點業務的提升,由單點到整個線條的串聯。重點解決單點的效率問題,最終很自然的拓展到全部業務鏈。直接在整體上打破現有MES實施模式的高風險。


但是MES在上線過程中有許多企業的要求在裡邊,所以類似於這種單點業務串聯成MES的實施方案更適合於沒有政治要求的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