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不能野战,我不信也——浑河大战

野战之壮莫如黑山(浑河)。

前言

万历朝鲜一役,让辽东精兵损失过半。对于周边女贞的控制日益削弱,努尔哈赤凭借着明朝给予的“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日益发展壮大。

明军不能野战,我不信也——浑河大战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

1618年努尔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师,以“七大恨”为父报仇为理由攻击明朝,破清河、抚顺。

1619年,萨尔浒战役,明朝调集十余万大军兵分四路围剿后金。北路马林出开原,西路杜松出沈阳,西南李如柏出清河,东面刘綎出朝鲜,于三月初二总攻兴京。

同年努尔哈赤依靠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边将李永芳的建议“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战死将领300余人,四大主将,三将战死,一将自杀明志,至此明朝一蹶不振,丧失辽东战场主动权。明朝由此由攻转防。

祸起

明朝在萨尔浒战役大败之后,辽东战局还需要一个有手腕的人来主持战局,熊廷弼

登上舞台。作为曾在辽东颇有威望的文人,却可左右开弓,尚有清正廉明的气节。临危受命,拿着明神宗的尚方宝剑就去辽东主持大局。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加固城池,请求大军占据要地,首尾相应,出动小股军队骚扰,牵制精力,辽东战局逐步稳定下来。

明军不能野战,我不信也——浑河大战

1920年万历皇帝去世,明光宗即位,便有人开始弹劾熊廷弼作威作福,同年,明光宗去世,明熹宗即位,便把弹劾奏章分发群臣,熊廷弼为求辩解,一气之下,告老还乡。

明军不能野战,我不信也——浑河大战

1921年,天启初年,努尔哈赤见熊廷弼被撤职,

换上来一个纸上谈兵的袁应泰,当即选择出兵攻击沈阳。

第一次血与火的交锋

沈阳危急,明末女将秦良玉便派遣其兄秦邦屏带领四千川兵前来,这支川兵与之前明军不同,装备川东少数民族特有的利剑大刀和锋利的长柄竹矛,身披铁甲外又再套一层厚棉,刀、箭不入与明军总兵童仲癸、陈策两部的浙军相遇,组成近万人军队支援。

明军不能野战,我不信也——浑河大战

然而沈阳城内有奸细作为内应,在努尔哈赤发起攻城的当日,便打开城门,砍断桥绳,沈阳沦陷。但是支援来的川浙军队充满血性,没有被眼前的局势吓倒,率先发起进攻。努尔哈赤一直战无不胜,骤逢这样的军队还是第一次,便令右翼四旗兵出击。想乘这些军队未扎营之前就灭掉,然而最为精良的八旗骑兵被打退了,连续击退八旗强劲的步骑猛攻,多次进攻难分胜负,一路战无不胜的八旗军有些吃力,在敌军数量不如自己的情况下,损失过千人。从红旗,白旗,黄旗都未有前进的苗头

就在双方对战的关键时刻,前文我们提到的降将李永芳以千金招募明朝降军当炮手,利用沈阳城中的大墩炮台,轰炸正在骁勇血战的川浙兵,再调援兵后续攻上,并让铁骑从两翼围杀,数千川浙军在配有火炮的数万八旗兵包围下战死数千人,仅剩的残部逃往距离北岸五里的南岸童仲癸、陈策布列战车铳炮的营地。

明军不能野战,我不信也——浑河大战

第二次绝望的战争

八旗军渡河强攻,迅速把明军包围数重,仗着火炮的威力,导致后金进攻者死伤三千余人,然而作为援军,弹药存储有效,在弹药打光之后,二军再一次短兵相接。

川浙军此时总兵力不足四千余人。面对着四周皆是敌军,童仲癸不由再一次向袁应泰求援,然而袁应泰以后金大局已定为理由,不再救援,此时支援来的奉集堡总兵李秉诚、虎皮驿总兵朱万良等三万人驻扎在白塔铺,不再前进。

明军不能野战,我不信也——浑河大战

双方鏖战至夜,八旗兵见无人支援便发起总攻,而川浙军见无人支援,便开始抱起杀身成仁的念头,与数倍于已的后金军决一死战,最终除极少官兵幸免回辽阳外,童仲癸与副将戚金、将领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张大斗等大小将校士兵数千人全部战死,以身殉国。

这是一场被外围明军围观的血战,无人支援,无人援助,在隐隐有着胜利的趋势,都被淹没了,有的时候战争体现的不仅仅是一场谋略,更是一场人心,明朝的官场或许底部都烂了,视人命如草芥,一段段英雄都沦为血泪,流淌在他们挚爱的国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