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哄娃”的工具,卻不知其影響,你也這樣嗎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是越來越發達,電子產品也愈來愈多,滲透於各個家庭中,猶如神器一樣吸引著孩子,孩子喜歡看電視、看手機、玩平板等等,家長也總是滿足孩子的要求,有些家長會認為使用電子產品能夠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但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現在疫情期間,孩子都不能去上學,只能在家裡上網課進行學習,面對著電子產品進行學習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還有家長經常把電子產品作為哄娃的一種工具,不僅是在家庭中有體現,有些幼兒園裡也有這樣的現象。

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哄娃”的工具,卻不知其影響,你也這樣嗎

上小班的花花(化名)本來就是第一次進幼兒園中接受教育,幼兒園這個環境對於花花來說就是陌生的,因此花花哭鬧個不停,老師怎麼哄也哄不了,最後給孩子放貝瓦兒歌和小豬佩琪,孩子這才停止了哭鬧。在家裡也是孩子一哭鬧,家長就讓他看電視或者是玩手機遊戲,百試百有效。

甚至是可以代替孩子的痛苦,由此在醫院裡打點滴,看到醫生對一個四五歲的孩子扎針,當時孩子的媽媽讓孩子在拿手機看動畫片,扎針的整個過程孩子都沒哭沒叫。電子產品對於孩子來說弊大於利一些,其對孩子的有些影響會使持續的,家長需認識到這一點。


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哄娃”的工具,卻不知其影響,你也這樣嗎

電子產品為什麼這麼吸引孩子

1、電子產品方便快捷

小型的電子產品方便攜帶,還可以隨時隨地觀看,相對於繪本、故事書等這些紙質材料,電子產品會更加方便快捷一些,而且資源內容也比較的豐富,而且孩子總是對一些新奇的、並沒有見過的事物感到好奇。

2、電子產品能夠帶給孩子愉悅的體驗

孩子喜歡看動畫片,玩簡單的小遊戲、聽兒歌,孩子能夠從畫面中、旋律中體會到愉悅感,孩子在整個過程中都是開心的,孩子也很專注,旁邊的任何動靜都動搖不了孩子的注意力,電子產品要比紙質材料、活動更能直觀的帶給孩子愉悅的體驗。

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哄娃”的工具,卻不知其影響,你也這樣嗎

3、電子產品畫面鮮豔,符合孩子審美

孩子本身就對色彩鮮豔的事物感興趣,電子產品中的畫面鮮豔、各種人物、動物、事物生動形象,彷彿就在孩子身邊一樣。電子產品發出的聲音同樣也符合孩子的審美,惟妙惟肖的配音會使孩子身臨其境。

像成人這麼有經驗的群體還會被電子產品所吸引著,就更別提孩子了。孩子本身認知發展水平還有待提高,所以會對畫面鮮豔、聲音動聽的事物感興趣,有著最直觀的感覺體驗,孩子是具有選擇愉樂傾向性的,雖然很美好,但伴隨著也會有一定的不良影響,畢竟電子產品的輻射性還是比較大的。

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哄娃”的工具,卻不知其影響,你也這樣嗎

電子產品帶給孩子的影響

1、導致孩子眼睛近視

這應該是一個最直觀的影響,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尤其是小孩子的眼睛,本身各方面就沒有發育完善,還要長時間的被電子產品的輻射所侵蝕,孩子的視力會越來越弱,這樣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以及生活都會帶來影響,那些小小年紀就戴上眼鏡的孩子內心實則是痛苦的,幼兒時期就需要大力保護自己的眼睛。

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哄娃”的工具,卻不知其影響,你也這樣嗎

2、孩子上癮,不安全

對於電子產品孩子會上癮,一天不看動畫片就難受,一天不拿手機就難受。之前出去吃飯的時候,整個飯桌上的孩子都是一人拿一個手機,不是看動畫片就是玩遊戲,也不關乎周圍的環境內容,有時候父母會說:“別玩了,手機都快被你玩沒電了”,但孩子並不停,若父母強行制止,孩子就會哭鬧個不停。

電子產品對於孩子自身還是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手機發熱爆炸或者是有些產品的電路發生問題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危險。

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哄娃”的工具,卻不知其影響,你也這樣嗎

3、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停滯

像動畫片、視頻、貝瓦兒歌等都是直接反饋給孩子一些信息,孩子也是直觀的接受,沒有自己探索想象的環節。任何經驗對孩子來說都是現成的,正是這些已經加工過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就足夠了,孩子不會進一步的創造、想象。低結構的工具對於孩子來說才有空間去創造與想象。

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哄娃”的工具,卻不知其影響,你也這樣嗎

4、疏遠親子關係

孩子一旦迷上了電子產品,那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就會越來越少,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也會變得淡薄,電子產品成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絆腳石而不是溝通的橋樑。

電子產品本身對孩子的影響也頗大,家長不能為了哄孩子而給孩子安利電子產品,也不能總是將電子產品作為獎勵孩子的工具,理性對待電子產品,減少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接觸,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哄娃”的工具,卻不知其影響,你也這樣嗎

如何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

1、家長增長陪伴孩子的時間

電子產品在孩子心目中就可以代替一切了,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我們經常玩手機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們無聊、沒事幹、寂寞等原因,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的心理要比我們簡單的多,他們也是內心缺少愛與陪伴才會把自己寄託在電子產品上。家長多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玩遊戲、做活動,給孩子講繪本、睡前故事,讓孩子感受到被愛。

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哄娃”的工具,卻不知其影響,你也這樣嗎

2、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在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就給孩子確定時間,把時間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然後讓時間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多而減少,從而能夠使孩子戒了電子產品的癮。當孩子在看視頻或者是遊戲時,家長多引導孩子看有教育意義的內容。

電子產品作為一種“哄娃”的工具,卻不知其影響,你也這樣嗎

3、多發展孩子的長處

瞭解孩子感興趣的內容,根據孩子的優點培養孩子的興趣,讓興趣體驗代替電子產品,走進孩子的內心,幫助孩子遠離電子產品。

簡單用電子產品哄孩子的想法會使家長以後後悔,不要為了此刻的安靜去葬送孩子的成長與未來,家長要了解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危害,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遠離電子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