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決賽收視率創近四年新高,卻遭網友諷刺下季改辦流量之年

一檔節目做了八年,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了,陷入瓶頸再正常不過,口碑走下坡路亦不可避免。誠然是《歌手》這樣有影響力的王牌音綜,也難逃脫盛極而衰的自然定律。

《歌手》決賽收視率創近四年新高,卻遭網友諷刺下季改辦流量之年

新一季《歌手》總決賽已於上週五落下了大幕,原本是一場備受期待的音樂盛宴,沒想到因為賽果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把現場演唱和雲競演放到一起投票,這種硬件差距懸殊的比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更需要吐槽的是賽制看似激烈實則又臭又長,先是七進五,接著五進四,最後再四進一。實在不理解為何最後一場還搞奇襲,直接像前幾季那樣七進四比第二輪不好嗎?而且首輪淘汰的三位歌手,精心準備了第二首歌卻連“返場”的機會都撈著,為了壓縮直播時間可以理解,只是未免少了一點“人情味”。

《歌手》決賽收視率創近四年新高,卻遭網友諷刺下季改辦流量之年

這兩年的“歌王之戰”都或多或少引發了一些爭議。去年龔琳娜和波琳娜兩位實力強大的女將被安排在名副其實的“死亡之組”,最終雙雙倒在了第一輪,反倒是臨時組團的聲入人心男團爆冷殺出重圍。

今年的“劇本”更加明顯,周深的幫唱嘉賓新褲子跟他根本不搭,硬配在一起毫無美感只剩下違和與尷尬,加上迷之選歌以大比分敗北。別忘了他常規賽平均排名高居第二還拿過兩冠,本該是三甲的有力競爭者,誰曾想竟然止步於四強之外。

《歌手》決賽收視率創近四年新高,卻遭網友諷刺下季改辦流量之年

米希亞更慘,幫唱嘉賓直接沒官宣不說,明明發揮穩定沒什麼失誤卻輸了一百多票。以她的咖位和資歷,芒果臺請了兩年才答應邀約,且帶著滿滿的誠意來比賽,結果被“劇本”給坑了,相信再佛系的人也難免會心生不悅。

基於這個原因,米姐知道被淘汰後露出耐人尋味的表情,甚至之後全程黑臉,似乎情有可原。事後Misia在社交平臺直播時坦言直到彩排才被告知有現場觀眾,否則第一輪絕對會有不一樣的選曲。要是七位歌手都不知道那沒話說,倘若只有她一個人被“矇在鼓裡”確實做得不地道。

《歌手》決賽收視率創近四年新高,卻遭網友諷刺下季改辦流量之年

對於勝出的袁婭維來說,贏了米西亞本來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好事,卻受到牽連一度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只想說所有歌手都是無辜的,就算是有劇本也應該由電視臺和導演組來背鍋。這一季米希亞之所以願意來,也多虧了17年結石姐參賽,增加了《歌手》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可惜今年辦成這個樣子,以後要再想請國外大牌怕是難上加難了。

《歌手》決賽收視率創近四年新高,卻遭網友諷刺下季改辦流量之年

儘管《歌手2020》的口碑大撲街,總決賽的輿論評價更是歷屆最低,但收視率卻比預期中好太多。根據CSM59的數據,“歌王之戰”平均收視達到了2.156,不僅力壓藍臺的《王牌對王牌5》,還創下了近四年以來的最高值。要知道上一季有劉歡、齊豫、楊坤等大咖加盟,最後一場的收視率也不過可憐的0.833。

《歌手》決賽收視率創近四年新高,卻遭網友諷刺下季改辦流量之年

雖然大家都知道收視成績這麼好是怎麼回事,但人家可不管這個大可以繼續“掩耳盜鈴”。畢竟有收視率就能吸引冠名商,贊助到位了下一季繼續辦自然水到渠成。況且《歌手》是芒果臺近十年來最拿得出手的節目,斷斷不會輕易丟掉這塊金字招牌,哪怕它早已經掉漆了。

《歌手》決賽收視率創近四年新高,卻遭網友諷刺下季改辦流量之年

無奈口碑“糊穿地心”,明年應該如何辦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想要挽回流失的觀眾談何容易。一來歌手辦了八季,新鮮感早就沒有了,事實證明本季所謂的創新是徹頭徹尾的失敗。“歌王戰”播出之後,網上的吐槽之聲便不絕於耳,該期節目的豆瓣評分更被打到了2.6的超低分。去年雖也遭受質疑,至少分數在及格線之上。

再者今年從請人開始就面臨不小的困難,費盡心思別出心裁整了一出“當打之年”,結果卻成為大眾的笑柄。口碑豎起來很難,毀掉可是輕而易舉。

《歌手》決賽收視率創近四年新高,卻遭網友諷刺下季改辦流量之年

不出意外的話,明年的《歌手》還會繼續辦下去,對此有不少網友提出建議,大可以改名叫“流量之年”,請一堆流量偶像、男團女團來比賽,要熱度有熱度,要話題有話題,何樂而不為呢?當然這只是吃瓜群眾們諷刺的氣話罷了,真這麼幹豈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歌手》決賽收視率創近四年新高,卻遭網友諷刺下季改辦流量之年

老話說得好“打是親罵是愛”,網友們批評甚至憤憤不平大多是出於喜愛,頗有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思。作為追了歌手八年的忠實觀眾,大家肯定是想這檔節目越辦越好,畢竟現在製作精良的良心綜藝太少了。如果還能有下一季的話,希望《歌手》能迴歸初心,別再整這麼多么蛾子,像最初的幾季那樣純粹地唱歌不好嗎?

不拖拖拉拉,不弄虛作假,不捧高踩低,亦不販賣情懷,保持對音樂的那份單純的尊重和敬畏,這才是大眾最初愛上《歌手》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