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電影,需要好的周邊環境,看了才明白?

現在電影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投資商也看到電影市場的火爆,紛紛加入電影大軍。但一部好電影,不僅僅有投資商,大導演就能拍好。

好的導演是一部電影成敗的關鍵,但往往導演要各方面的利益都要綜合,投資方、出品方的干預,導演迫於現實壓力,協調各方面需求,將劇本改得亂七八糟,矯情,生硬。

一部好電影,需要好的周邊環境,看了才明白?


現如今可動用資源越多,越不好拍。財大氣粗的投資人說:“這回錢管夠,你給咱們拍個大片!”於是一眾導演在大製作面前尿了褲子,拍出了一堆假大空的東西。“大片”很難拍,大往往意味著雜,混亂。資金只是一方面,有了資金沒有與之相稱的劇本,電影只會更糟糕。

以流量明星作賣點。為了賺快錢,導演編劇演員都知道自己扮演什麼角色,很難把注意力放在作品身上。

一部好電影,需要好的周邊環境,看了才明白?


一部好電影,需要好的周邊環境,看了才明白?


迎合觀眾。仙俠,宮鬥,諜戰,什麼類型火拍什麼;約炮,綠帽,富二代,什麼元素火加什麼。

演員高片酬。演員的高片酬,直接影響電影后期製作,一部電影,演員成本佔70%,造成後期製作出現五毛錢特效。

友情,愛情,犧牲,一個不能少。再爛的劇情,只要有犧牲,賺得觀眾的眼淚,觀眾總不會太狠心打低分。

演技與劇情的脫節。演員演的非常到位,表情神態細膩有力,但說出的話就是怪怪的。很多電影靠老戲骨壓陣,他們只能無奈聳聳肩:“我的演技在這裡,但這個劇怎麼樣,你們自己感覺吧。”

一部好電影,需要好的周邊環境,看了才明白?


配樂是最無辜的。越爛的片,越需要好的配樂襯托。男女主不知所以克服了困難,又不知所以地吻在一起,此時配樂慷慨激昂,如貝多芬天神下凡。觀眾因為尷尬的劇情,忍不住發作,但又礙於配樂的精湛,只好把話咽回去。與之類似的還有電影的鏡頭。優美的鏡頭,精巧的剪輯,最後聚焦於主角面癱的臉龐,剎那間電影不再是電影,而成了人物寫真。

在經濟重於戰爭,網絡發達,意識形態迸發的今天,”不屈的抗爭“已經很難迎合觀眾的心理。星戰作為西方電影世界最大的IP,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但文化需要與時俱進,製作商只想賺錢,不更新文化內核,只會讓星戰在粉絲的哀嘆聲中走向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