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锥编》游记(三十六):让诗歌回归诗歌

2020.11.17 晴 20—7度

钱钟书先生(一九一零——一九九八),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代表作有《谈艺录》、《管锥编》、《围城》。


《管锥编》游记(三十六):让诗歌回归诗歌

无锡钱钟书故居,来自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管锥编》游记(三十六):让诗歌回归诗歌


《管锥编》游记(三十六):让诗歌回归诗歌

毛诗正义(一五):燕燕

”瞻望勿及,伫立以泣“。

按宋许顗《彦周诗话》论此二句云:“真可以泣鬼神矣!张子野长短句云:‘眼力不如人,远上溪桥去’;东坡与子由诗云:‘登高回首坡珑隔,惟见乌帽出复没’;皆远绍其意。“

《朱子语类》:“读《诗》且只做今人做底诗看。”

明万时华《偶笺.序》:“今之君子知《诗》之为经,而不知《诗》之为诗,一蔽也。”

阮葵生(清)《茶余客话》:“余谓《三百篇》不必作经读,只以读古诗、乐府之法读之,真足陶冶性灵,益人风趣不少。”盖不知此正宋、明以来旧主张也。

《管锥编》游记(三十六):让诗歌回归诗歌


《管锥编》游记(三十六):让诗歌回归诗歌

源流:《诗经》为源,后世诗词作品为流,承继从未中断。

《管锥编》游记(三十六):让诗歌回归诗歌


钱先生以《燕燕》中“瞻望勿及,伫立以泣”为例,言此两句开后世送别远望场景之先河。除《彦周诗话》外,广举张先《虞美人》、陈师道《送苏公知杭州》、辛弃疾《鹧鸪天》、唐邵谒《望行人》、张氏《南乡子》、《一丛花令》、梁朱超道《别席中兵》、唐王维《齐州送祖三》、《观别者》、宋王操《送人南归》、梅尧臣《依韵和子听见寄》、王安石《相送行》、明何景明《河水曲》等,指出它们全都远继《燕燕》。又以谢灵运、谢惠连的作品言继中有变。

《管锥编》游记(三十六):让诗歌回归诗歌


《燕燕》望别是源头,后世众多作品汇聚成大江河。初中语文课本上必然讲到的“孤芳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现在看来也是“远绍《燕燕》”了。

《管锥编》游记(三十六):让诗歌回归诗歌


回归:

由钱先生所举后三则例子来看,宋、明称得上是诗歌的理解赏析突破窠臼的重要时期,让经归于经,诗归于诗,从诗歌的角度来理解赏析《诗经》,一扫前代“迂儒”的僵化注释给理解《诗经》带来的沉沉阴霾。这可真是奇特了,宋、明可是我心目中封建礼教越来越僵化沉重的时代,不想诗歌的理解赏析倒是别开生面。

《管锥编》游记(三十六):让诗歌回归诗歌


感想:《管锥编》读到这里,感觉从钱先生所引资料来看,注经不是今天所理解的纯粹的学术行为,倒像是为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与权威而拟出纲领。但对《诗经》的注解,因为严重违背了诗歌的艺术原理,所以充满了扭曲与曲解,不但于儒家思想的权威无补,反而使人发笑、令人叹息,形成了反讽,经学家们大概对此既没想到也理解不了吧。

《管锥编》游记(三十六):让诗歌回归诗歌

又想到近几年来诗坛上种种可笑可叹的奇闻,大概也是由于诗歌不在正位的关系吧,所以还是向宋明的诗评家学学,让诗歌回归诗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