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選擇向善,還是選擇向惡?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著一群問題少年,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他們以及改變自己的故事。

影片中懷才不遇的主角馬修,來到一個被稱之為“池塘之底”的地方,面對著一群問題少年,此情此景,這裡的一切人或事物都正如他的人生一樣,是“被拋棄”了的,不受人待見的。但他來到這裡之後,偶然之間發現這些問題少年雖然個性頑劣,好鬧事,但是他們心底有對音樂的喜愛以及嚮往,這使得馬修心裡隱隱約約地有了個念頭,很快馬修開始教起了音樂,但是不久他便遇到了阻礙,這時候他面臨著兩個選擇,選擇向善,還是選擇向惡?

《放牛班的春天》選擇向善,還是選擇向惡?

馬修的抉擇,向“善”還是向“惡”?

選擇是善,還是向惡?似乎是一個很有哲理性的問題,影片中的馬修發現了孩子對音樂的喜愛以及嚮往之後很快開展了他的計劃,教導孩子們音樂,並且在教導過程中引導孩子們向善,但是他與周圍環境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引起了校長的注意,冷酷無情的校長認為對待孩子們最適合的是體罰的方式,而不是以這種方式去教育孩子,校長不認同馬修的方式,便警告馬修,再這樣下去,便讓他離開學校。

《放牛班的春天》選擇向善,還是選擇向惡?

面對著來自校長的警告,馬修面臨著兩個選擇,是選擇向善,還是選擇隨當時的“大流”向惡呢?選擇前者就等於選擇了在風雨中前行,他想要的,想要踐行的東西必定要遭受到來自他人的打擊以及阻礙,在這種情況下,也必定會損害自身的利益,而選擇後者則意味著舒坦,與周圍的環境不衝突,在經過內心的一番掙扎之後,主人公馬修選擇了前者,即是選擇了“向善”。

善惡在一念之間,向“惡”很容易,堅持向“善”卻很難

善惡在一念之間,選擇向“惡”很容易,選擇向“善”卻很難,特別是在周圍環境都在向“惡”的情況下。校長等人貫徹的是殘暴高壓的手段,在這種手段之下,體罰,責罵是常事,也是對待孩子們犯錯的一種懲罰方式,他們認為這種方式是對的,是值得貫徹的,所以,所有的人都在校長“隱約”的授意之下,對這些孩子非打即罵,失去了心中的堅持,而選擇跟隨者著“大流”去做“惡”。他們或許“惡”而不自知,又或許有些人當初踏入輔育院的時候,也許心中還有一腔熱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或者是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的原因而選擇了跟隨“大流”做“惡”。

《放牛班的春天》選擇向善,還是選擇向惡?

馬修如果選擇了向“惡”也許是最適合當下環境的一種處世方式,也不損害自身的利益,但是跟隨“大流”也意味著失去了心中的那一腔正義,與自身的堅持;選擇了向“善”在這種環境之下,實則是一種不聰明的做法,它表示著向“傳統”不好的做法發起了挑戰,損害了他人的利益,同時馬修的高尚的行為也會襯托得其他人的形象更加醜陋不堪,所以得知馬修在偷偷教孩子們音樂的校長,很快便警告馬修,讓他停止這種教育方式,

收到來自校長的警告的馬修在經過內心一番掙扎之下還是堅定的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選擇向善。

馬修的選擇艱難嗎?非常艱難,在做出這個選擇之前,內心必定經過多番的掙扎與考量。因為無論是周圍的人還是事都在告訴他,“這樣做是沒錯的,大家都是如此,沒什麼不同”在這種環境、這種氛圍之下,似乎一切都在誘導你向“惡”此情此景,心中那顆名為“堅持”之火的火種也如同在風中搖戈一般,飄忽不定,搖搖晃晃,容易熄滅,所以在這種情景之下,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更難。

《放牛班的春天》選擇向善,還是選擇向惡?

更遑論是會損害到自身的利益的情況下,做出選擇著實不易,但是就算如此人就應該選擇向 “惡”嗎?選擇了“惡”就一定會好嗎?我想不會的,因為向“惡”不是一種徹底解決事物的有效方法,通過這種行事方式,只會日復一日無限地陷入到死循環中,看影片中就得知,受過體罰的學生無一不對校長有著憎厭的情緒,甚至還想進行報復的行為,不過這些想法最終都一一屈服在校長的強權之下,不能實現罷了,與“惡”相反的是“善”。選擇向“善”這種與周圍環境相悖的方式也許會受到一時的侵害,但選擇了它才算真正對得起心中的良知,當他日漸漸回憶當初才不會後悔。馬修用他的選擇告訴我們“善”與“惡”之間究竟什麼才是最終值得選擇的,怎樣選擇才不會讓自己後悔,影片中看似是馬修的選擇,其實也是我們人生中的一部分縮影。

馬修的抉擇,其實也是我們人生的縮影

當我們的人生之中遇到馬修式的抉擇之後,你又會怎樣選擇呢?選擇向“善”?還是選擇向“惡”?其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景比比皆是。

就好比如校園暴力,校園暴力時,加害者會慫恿他人或者教唆他人共同參與進來,成為加害者,被慫恿者在這種氛圍的感應之下,十分容易順著當下的情形從而去加害他人,成為加害者,選擇了成為加害者,就等於選擇了向“惡”也許順應當時的環境成為一名加害者會避免一些傷害,但是在將後的夜晚裡,每個人輾轉反側的時候會不會想起當初自己做的“惡”?

《放牛班的春天》選擇向善,還是選擇向惡?

每個人的良知似乎是一個可以看見的事物又彷彿好像是一個看不見的事物,若有若無,他人看不見的時候、周圍都是同樣做法的時候,善與惡之間就像隔著一張白紙,我們經常會猶豫、彷徨考量著要不要跟隨大流向“惡”,但是如果“惡行”沒人看見到,就沒關係了嗎?

我想不是的,人的一生中無論做何事何物,雖然有些事或人已經過去了,但是做過的一切事,烙在心底的印記是永遠不會變的,這些烙印也永遠地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時刻地叩醒著我們。

影片中的馬修選擇了向“善”堅守心中的那腔正義,雖然電影的最後他沒有得到什麼好下場,但是無疑從一個層面來說他是成功的,成功地把音樂的種子種在了孩子們心中,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從肉體上都拯救了這些孩子,引導他們向“善”,影片結局的時候馬修被校長趕出校園,盤旋而下的紙飛機,送行的歌聲,都是孩子們改變的證明,馬修寄予厚望的皮埃爾·莫昂克長大之後也繼續他的意願成為了一名著名的音樂指揮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