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後,切爾諾貝利成了自然保護區

1986年4月26日凌晨,蘇聯工程師在進行例行測試時,不慎引發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的災難性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覆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意外發生後,馬上有203人立即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中31人死亡,當中更有28人死於過量的輻射。死亡的人大部分是消防隊員和救護員,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野外中含有輻射的危險。為了控制核電輻射塵的擴散,當局立刻派人將135000人撤離家園,其中約有50000人是居住在切爾諾貝利附近的普里皮亞特鎮居民。衛生單位預測在未來的70年間,受到5–12艾貝克輻射而導致癌症的人,比例將會上升2%。另外,已經有10人因為此次意外而受到輻射,並死於癌症。


三十年過去了,這場災難對核電站附近地區居民健康的影響仍然備受爭議。


34年後,切爾諾貝利成了自然保護區


雖然成千上萬的兒童患上了與切爾諾貝利輻射有關的甲狀腺癌,但聯合國表示,經過幾十年的監測,沒有證據表明這次事故對公眾健康仍有重大影響。


然而,烏克蘭當地的醫生和研究人員對此表示懷疑。奧克薩納·卡頓是切爾諾貝利附近一家醫院的主治醫師,她告訴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她發現住在附近的兒童患慢性疾病的人數顯著增加,她預計情況只會變得更糟。


在核電站周圍,人們仍然擔憂著這場災難會帶來的健康影響——疾病很常見,但許多人不知道疾病的罪魁禍首是輻射還是貧窮。與此同時,切爾諾貝利附近的植物在野蠻生長,就像一個自然保護區,動物們在沒有人類的地方繁衍生息,反應堆和周圍廢棄的城鎮也成了旅遊景點,每年都有大批民眾前來觀光。


34年後,切爾諾貝利成了自然保護區


即使在三十年之後,這場災難的清理工作仍未結束。核電站前正在建造一個巨大的新金屬外殼,以取代所謂的“石棺”。“石棺”是指覆蓋在受損反應堆上的鋼鐵和混凝土石塊。


帶領遊客參觀切爾諾貝利的導遊警告說,切爾諾貝利附近森林的野火已經失控,消防隊員們已經奮戰了10天,試圖撲滅核電站周圍18英里“禁區”內的幾處大火。當地居民稱,這是該地區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災,儘管又有數百名消防員投入戰鬥,但火勢仍在繼續擴大。


34年後,切爾諾貝利成了自然保護區


週一,切爾諾貝利旅遊運營商協會會長雅羅斯拉夫·葉梅連科表示,火災現在距離核電站只有一公里左右,距離一個含有放射性廢料的地點大約兩公里。大火還蔓延到了著名的鬼城普里皮亞季。普里皮亞季創建於1970年,原用作安置興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建築工人及工作人員。自從事故發生後,普里皮亞季的所有居民都被疏散了,這座鬼城就荒廢了。


葉梅連科還與負責管理禁區的國家機構合作。他週一發表了一篇帖子,稱情況危急,並指責當局假裝控制了局面。“情況很危急,”葉梅連科在Facebook上寫道,“地方當局報告說一切都在控制之中,但事實上大火正在迅速蔓延到新的地區。”


在這篇文章中,他呼籲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及其他高級官員出面干預,葉梅連科寫道:“對於目前的情況,我有兩種假設:要麼是內閣不知道真實情況是怎樣,要麼他們選擇了掩蓋真相。”當局堅持說,局勢在控制之中,目前大火還沒有造成輻射威脅。


34年後,切爾諾貝利成了自然保護區


烏克蘭國家應急服務中心上週表示,在火災中心探測到的輻射水平略有上升,但在距離火災中心更遠的地方,輻射水平仍處於正常水平,而位於切爾諾貝利以南約48公里處的烏克蘭首都,本底輻射水平並沒有上升。


週一晚間,國家應急服務中心否認了火災會對隔離區內的電站或其他關鍵設施存在威脅。“我們可以說,最重要的是:禁區內的核電站、乏燃料儲存庫或其他關鍵設施沒有受到威脅,”緊急服務中心的高級官員弗拉基米爾·德姆丘克在一段視頻講話中說,“是的,火災還在蔓延,但是我們的130名救援人員正在努力撲滅大火,大約有60輛消防車,3架飛機和3架直升機投入使用,首都和該地區的本底輻射也在正常範圍內。”


34年後,切爾諾貝利成了自然保護區


德姆丘克呼籲人們要對有關火災的信息保持懷疑,並指責散佈虛假信息的網友在炒作。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切爾諾貝利附近也發生過好幾場野火。但葉梅連科和其他專家表示,今年是他們所見過的最糟糕的一年,因為今年的冬天異常溫暖,幾乎沒有降雪。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被毀的第四個反應堆現在被密封在一個金屬和混凝土外殼之下,這個隔離外殼於2016年完工,耗資15億歐元。核電站的另外三個反應堆在2000年之前一直在為人們提供電力,但後來都被關閉了。


烏克蘭內政部副部長安東·格拉什琴科表示,核電站周圍的樹木在修建時都被砍掉了,目的是保護核電站不受野火的威脅。禁區內的本底輻射水平也一直在正常範圍內,事故釋放的大部分放射性物質已被植物和樹木吸收,或被該地區的水循環吸收。但有人擔心,燃燒植被釋放出的放射性粒子可能會被煙霧攜帶,然後被人們吸入。


34年後,切爾諾貝利成了自然保護區


近年來,切爾諾貝利已經成為渴望探索蘇聯廢墟遊客的一塊磁石,自從去年HBO播出《切爾諾貝利》的劇集以來,參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遊客人數激增。儘管有輻射,隔離區實際上也已經變成了一個自然保護區,在歐洲其他地方已經大量消失的稀有動物重新在這個地區出現。


在葉梅利亞年科的公司“切爾諾貝利之旅”工作的導遊奧萊納·涅斯說,“雖然放射性粒子的釋放令人擔憂,但人們主要擔憂的是大火會對該地區的環境和廢棄設施造成破壞。輻射量不是很嚴重,不會再有第二個切爾諾貝利了。對我們來說,禁區就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它是整個歐洲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大自然現在遭到如此嚴重的破壞,這是一個巨大的悲劇。


34年後,切爾諾貝利成了自然保護區


警方表示,此次火災是由一名27歲的男子引起的,他為了好玩點燃了一些植被和垃圾,目前該男子已被逮捕。涅斯表示,所謂的“跟蹤者”經常偷偷潛入禁區,然後故意點火引發火災。3月18日切爾諾貝利地區對遊客關閉後,出現了大批的“跟蹤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