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一條魚”帶洱源群眾走上生態致富路

春日的清晨,當陽光透過雲煙灑向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東湖溼地團山片區,東湖松曲人民的一天便在水汽氤氳中開始了。微風吹拂,海菜花香,白鷺自得。

“一朵花一條魚”帶洱源群眾走上生態致富路

東湖溼地團山片區

“這幾年隨著溼地生態的恢復建設,我們這的水質越來越好,海菜自然生長,鮮嫩、綠色、營養,遠銷麗江、成都等地,很受市場歡迎。”三江源水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之一的楊克勝告訴記者,大理江東生物有限公司看中東湖溼地片區的好環境和海菜的健康品質,合作社也看中價格在1200/公斤的金線魚的市場價值,該公司與合作社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收購基地的海菜,並在海菜塘裡生態放養對水質要求頗高的金線魚,探索發展“海菜+”產業。

“一朵花一條魚”帶洱源群眾走上生態致富路

海菜

“一朵花一條魚”帶洱源群眾走上生態致富路

金線魚

“我們右所鎮洱海保護暨流域轉型發展深入推進,優質的東湖水質為生態海菜的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我們正在全面探索產業的轉型升級,努力讓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實實在在收穫‘金山銀山’。”右所鎮副鎮長楊傑超告訴記者,在黨委政府的鼓勵支持下,松曲村三江源水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308名社員,在東湖溼地團山片區建起400畝的生態海菜種植示範基地。基地優先吸納租地群眾、建檔立卡群眾在基地務工,並示範帶動海菜種植,讓7戶建檔立卡戶24人,或有租金收入,或在海菜基地務工,或帶動群眾種植,統一收購,不斷髮展壯大海菜種植業。

“一朵花一條魚”帶洱源群眾走上生態致富路

群眾在海菜種植基地務工

“像我們村的杜樹臣,去年在合作社的帶動下,自己種植了15畝,畝純收益7000多元,去年他的15畝海菜賺了9萬多元,一下就脫貧致富了。”松曲村黨總支副書記楊貴菊對於該村的海菜產業信心十足。

2015年以來,洱源縣實行脫貧攻堅與洱海保護兩場硬仗一起打,雙向政策一起出,不斷厚植綠水青山的穩定根基,不斷推進生態扶貧,不斷讓人民共享綠水青山的民生福祉。洱源縣將自然溼地與人工溼地相結合、生態環境功能和水質淨化功能相結合,在主要入湖河流下游、重要湖泊和水源地周邊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溼地,確保農田尾水進入溼地沉澱淨化後再進入河道。目前為止,洱源縣累計投入4億多元恢復建成茈碧湖、草海、海西海、西湖、東湖等溼地2.43萬畝。同時,探索“以溼養溼”模式,引導群眾發展1500多畝海菜種植,年產值達1200萬元;流轉生態溼地、生態隔離帶土地2.3萬畝,每年為群眾增加租金收入4700多萬元;吸納建檔立卡人口906人,作為環保員、保潔員、管水員、護林員,在改善入洱海河流水質的同時,促進群眾增收,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一朵花一條魚”帶洱源群眾走上生態致富路

海菜打包

“年前一段時間,海菜價格到了12~16元/市斤,我們將依託我們的海菜逐步探索‘東湖一朵花一條魚’的產業品牌。”三江源水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之一的楊克勝說。

在生態扶貧的理念引領下,伴隨著流域產業轉型升級不斷賦予的生態潛力, 洱源縣用好綠色發展的後發優勢和高質量發展潛力,正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的不竭動力。

雲南網記者 李熙臨 通訊員 樊嬌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