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圖片精選: 土衛二向外噴射羽狀冰屑-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圖中以令人驚歎的細節展現了冰凍星球——土衛二,虎紋般的裂縫地貌遍佈全球,南極持續向外噴射著羽狀冰屑。科學家們把卡西尼號探測器抵達土星系統後的前十年間的拍攝影像進行拼接,最終生成這張全貌圖。

天文圖片精選: 土衛二向外噴射羽狀冰屑

2019年12月26日,朱諾號捕捉到木星大氣層中兩個白色橢圓狀風暴合併成為8字形的景象。這種現象通常在短短几天內就會結束,因此能捕捉到此景實屬難得。這兩個反氣旋風暴(圖左)位於橙色雲帶中,旋轉方向為逆時針。科學家已對其中較大的一個風暴追蹤了許多年。它通過吞併其它反氣旋風暴而逐漸壯大。在拍攝這張照片的幾個月前,這兩個風暴曾靠近彼此,但並未擦出火花,就各奔東西了。因此照片中的風暴融合現象讓科學家們極感興趣。橢圓BA風暴就位於兩者北部的不遠處,它產生的干擾可能促成了兩個風暴的合併。橢圓BA風暴是木星第二大的反氣旋風暴,僅次於著名的“大紅斑”。

金星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層包裹,由於失控的溫室效應,其大氣層大部分由二氧化碳構成。隱藏在大氣層之下,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為劇烈的星球。這裡下著酸雨,環境極為惡劣,如同《指環王》中的魔多。

1996年,麥哲倫探測器記錄了金星遠古火山活動的複雜殘跡,幾股向南移動的熔岩流在地表留下了明顯的痕跡。

天文圖片精選: 土衛二向外噴射羽狀冰屑

先鋒號軌道器對金星展開過10多年的探測。這張照片源自先鋒號的收集數據,記錄了金星大氣層中的風模式以及雲層的厚密程度。

大多數類地行星都擁有溝渠狀地貌。地球表面的溝渠主要形成於水,火星溝渠則源自熔岩流。在這一點上,金星同火星類似。圖中記錄了金星表面長約580公里的熔岩溝渠。

天文圖片精選: 土衛二向外噴射羽狀冰屑

這是麥哲倫金星探測器拍攝的Stephnia隕石坑,僅寬約11公里,規模較小。原因在於,所有穿過金星大氣層的流星都會碎裂,因此撞擊坑也會較小。

天文圖片精選: 土衛二向外噴射羽狀冰屑

螺旋星系M77位於鯨魚座中,跨度約10萬光年,距離地球僅4700萬光年。它不僅正面朝向我們,而且擁有致密的明亮星核,對於天文學家而言,它是探究賽弗特星系中超大質量黑洞的極佳對象。M77及其星核發散著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以及射電光波。這張哈勃圖主要凸顯了氫原子發出的可見光(紅色),旋臂通過暗色的塵埃顯現自身卷繞的形態。紅色的恆星形成區分散其間。

天文圖片精選: 土衛二向外噴射羽狀冰屑

在84秒的單次延時拍攝中,由於地球自轉,夜空中的星星在鏡頭中留下了一道道短短的星跡。這張照片攝於3月6日,捕捉了獵鷹9號火箭和龍號貨運飛船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上空飛過的獨特軌跡。它們此行是為了執行國際空間站補給任務。發射後不久,獵鷹9號第一級火箭飛向距離發射地點大約9公里的著陸區,以實現回收。第二級火箭則繼續向近地軌道行進。畫面中,向下和向上的軌跡分別屬於一級和二級火箭,兩級火箭產生的尾氣羽流飄蕩在空中。這艘龍號貨運飛船曾執行過兩次物資補給任務。獵鷹9號的一級火箭此前也成功返回過, 它的第二次回收著陸標誌著Space X軌道級火箭助推器的第50次成功回收。

天文圖片精選: 土衛二向外噴射羽狀冰屑

月亮在天球上運行到太陽的正對面、日月相距180°時,我們眼中的月球是滿月。這張照片拍攝時正值月亮進入最圓相位後大約1小時。由於大氣層的影響,月亮顯現橙色色調,略微扁平。在加那利群島的特內里費島上,從海拔約3500米的泰德火山峰頂附近望去,在落日照射下,該火山的三角形暗影投射到了地球的大氣層中。泰德天文臺的白色圓頂在畫面左下的山脊上隱約可見。

天文圖片精選: 土衛二向外噴射羽狀冰屑

這幅油畫由法國藝術家讓·弗朗索瓦·米勒移居巴比松後創作,繪出了19世紀的一片星空。大約是1850年,流星出現在夜空,鄉間燈光極少,輪廓依稀可辨馬車和樹叢。巴比松畫家村距離巴黎約30公里,因許多著名畫家曾定居於此而聞名。梵高對米勒的作品極為欣賞,後來創作了兩幅以星空為主題的驚世名畫。(惜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網易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