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以尊重换尊重,以文明换安全

文明旅游:以尊重换尊重,以文明换安全

近日,在北京动物园狼馆展区外,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隔着栏杆喂食。有的喂杂草,有的喂树枝、挂面,甚至还有吃完的雪糕棍。对动物乱投乱喂是典型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据介绍,2020年上半年,仅北京动物园便发现及劝阻不文明行为1100余起,开具23张记录单。

秋高气爽,国庆长假临近,今年恰逢“十一”与中秋节两个假期叠加,形成长达8天的“超长黄金周”,再加上刚刚经历过疫情防控,当前形势相对稳定,不少人都选择外出旅游,饱览大好河山,体验自然人文。在此时看到这样的不文明旅游的新闻,感觉十分堵心。

旅游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旅游景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也照出国民的文明素养和国家形象。每年的“黄金周”,都有各类不文明现象被媒体或是相关部门曝光, 随意刻画、涂污文物、大声喧哗、随意插队、随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旅游行为“大煞风景”的,也着实使“黄金周”的气氛大打折扣。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游客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不文明旅游现象有所下降,但旅游中的陋习还不同程度存在,就比如上述新闻中让人气愤的那一幕。

文明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更需要树立讲文明讲规则的意识。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黄金周期间,游人扎堆,又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之下。如果人人都能讲文明守秩序,就能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旅游质量,会使我们有一份旅游的好心情。反之,如果蛮横无理、无视规则、不讲秩序就会增加摩擦纠纷的发生,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好心情。因此,倡导文明旅游,树立规则意识,提高文明素质,才能让旅途更顺畅更和谐。

倡导文明旅游首先要培养规则意识,讲究文明有序。遵守公德是基本要求,遵守法规是根本底线,外出旅游,虽然是放松心情,但是依然要有规则意识,不能任意妄为,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要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社会环境的和谐,学会换位思考,多想想别人,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这样才能让个人言行与优美环境和美好生活和谐统一。

培养规则意识,除了需要正面的教育,还需要旅游景区改进服务,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不少人的不文明行为是由于一些旅游景点管理水平滞后,这些管理上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不文明行为。因此,景区必须“打造干净屋子再请客”, 不能只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景区管理部门应该强化责任意识,专人负责组织、维持秩序,进行文明提醒和引导。服务要跟上,管理要加强,都是为营造文明环境做贡献。

倡导文明旅游,法律要有作为,倒逼文明行为的养成。文明行为的养成既要靠自觉的培养,更要有制度的规范和法律的监管。就比如上述新闻中乱投乱喂的行为,仅靠说服教育收效甚微,还得有动物受到伤害。必须让法律亮剑,严肃处置。《北京市公园条例》规定,恐吓、投打、伤害动物或者在非投喂区投喂动物的,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相应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见,这些不文明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已经构成犯罪,必须严惩。

2018年起,北京动物园管理队还同城管执法队开展联合巡视执法,对屡劝不听、伤害动物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严厉惩处,提高违规成本,可以发挥法治的力量,并以此倒逼文明旅游风气的形成。

今年疫情防控催生不少好习惯,希望这种风气在“十一”长假的旅游中继续得以体现。好风景需有好心情,好心情来自好秩序,好秩序来自每个人的文明表现,只有倡导规则意识,加强规范管理,才能维护旅游秩序,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让每个游客都玩得开心、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