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与媳妇:这个家谁说了算?

婆婆与媳妇:这个家谁说了算?

家庭和谐,关键在于婆婆与媳妇的相处融洽。

坦白地讲,我并不算一个好媳妇。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好媳妇的标准。我所能做的是不断进步,不让自己难受,也不让婆婆委屈。

结婚以后,我们与老人家并不同住。过年过节,回老家与他们小住几天,各自相安无事。到我分娩前,婆婆才过来帮忙。都说生了孩子,是婆媳矛盾的开始。我从小在城市长大、生活、工作,婆婆一直在老家农村。两代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两种不同的思想的碰撞,火花不断。

我轻度洁癖,对日常用品有明确的分类。婆婆没那么讲究,洗脸盆洗脚盆不分,毛巾交叉用,还用洗内裤的盆去洗袜子,提醒了很多遍就是记不住,洗碗时常洗不干净,家里的电器都不会用。好吧,这些琐事就忍了吧。

坐月子的饮食,我自己做了规划,每天跟先生说了要煮什么,先生上班前就交待婆婆。婆婆眼睛不大看得清字,记性也不好,加上不习惯我的饮食做法,简单的两菜一汤她可以一天8遍电话打给我先生问,还是没记住。她就拍醒难得小睡一会的我,问我要吃什么。天知道,我宁可不吃,也想睡觉,我需要修复。

此类种种,我也无语。孩子他爸每天早出晚归,到家已是8、9点,基本没有当桥梁的时间。一整天的,就我和婆婆大眼瞪小眼地,带着孩子。想着婆婆来照顾我与孩子,是来帮忙的,这不是她应该要做的,我得感谢她。能多提醒就多提醒吧,她实在只能按她的习惯来,我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生活习惯的不同,也不易改变,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没必要太计较,随它去吧。现代的社会,无论是婆婆还是媳妇,都会尽量不去干涉彼此的行为,所以大人间相处,多谅解,多迁让吧,基本都会避免发生冲突。

婆婆与媳妇:这个家谁说了算?

我推崇科学育儿观。满月后,我给孩子的小床上定期变换着位置挂风铃。再大一点我就每天给孩子看闪卡,从黑白的图形,到彩色的图案、红点,到启蒙百科的彩图本。

婆婆旁观着,对我的做法不以为然。她觉得,小娃娃就是躺着“望光光”,用眼睛去追逐光与影的变换,看自然的物品就好了,不需要这么早对着书本。

我要给孩子听学普通话、粤语、英语。婆婆要讲老家的家乡话,她说做人不能忘本、忘根,不能连家乡话都不会。我觉得孩子生活成长都在大城市不在老家,普通话、粤语、英语的学习才是重中之重,家乡话可以长大一点再学。

有一次,我让孩子躺在大毛巾中间,跟他玩荡秋千的游戏。我说:“荡秋千。”婆婆就用家乡话说同样的意思。我说一句普通话,婆婆说一句家乡话。我再说一句普通话,婆婆再一句家乡话。一来一往的,就僵持着了。

再者,我觉得孩子每个月龄段该做什么、该学会什么,家长要适当引导。所以孩子满月后,我训练他抬脖子,2个多月后训练他翻身,等等。婆婆觉得,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孩子生长发育到位了他自己准备好了,自然就会做到,家长少干涉,免得拔苗助长。

诸如此类,带孩子的看法处处不同。头一阵子我与婆婆还能淡定安好,渐渐地,由不满到顶撞,甚至吵过,大哭过。婆婆哭过,我哭过。

婆婆与媳妇:这个家谁说了算?

其实婆媳之间矛盾的核心,不过就是最终话语权在谁手里,在于这个家谁说了算。再细一点说,是育儿观的冲突,对于带孩子这件事,要听谁的。婆婆认为自己是长辈,儿女都成家立业了,自己有的是带孩子的经验。现在的媳妇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崇尚科学的育儿方法,认为老一辈的经验存在许多陋习恶习不合理的地方。

如果小两口要工作,要老人家帮忙带孩子,做媳妇的就得提前意识到婆媳之间观念的不同,媳妇得接受老人家对孩子的影响。可以提前通过先生在两边说明白基本原则:遇到意见不一致时孩子最终得听父母的,毕竟祖辈主要是宠爱孙子,照顾好起居饮食为主。双方互相尊重,遇事多沟通,按着基本原则,基本不会有太大的矛盾。

或者做媳妇的就是没法做到那么的温柔和蔼,那么就自己带孩子,或者请保姆。与老人家分开住,不定时小聚,也可避免很多矛盾的产生。若又想着老人家带,又事事听自己的。异想天开了吧?当然了,一样米养百养人。真遇到奇葩的婆婆或媳妇,那就阿弥陀佛吧。

不求认同彼此的观念,至少互相尊重吧。尊重,尊重,尊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尊重不是口头说说,而是打心里去尊重。后来我也常常想,我会出言顶撞,会吵,不就是不尊重吗?如果有嘴上不反驳,但是给婆婆脸色看,也是不尊重啊。能不赤膊相见地正面冲突,就尽量迂回吧。把先生拉出来挡一挡,想着法子让老人家开心、活得舒适,本身也是孝顺老人家该做的,不是谄媚,不是贿赂。

现在,听得婆婆在与她的姐妹聊电话时,说一句:“我这个媳妇是个好媳妇。”我功德圆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