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沙孟海一生親歷民國以來現代書法的發展,素有“海內榜書,沙翁第一”之稱。他曾嚴厲“棒喝”啟功卻又能虛心逐字記錄啟功的意見。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沙孟海

這就是沙孟海,一個兼具了學者風度和革命者道德勇氣的人,他從未刻意追求書法家的身份,終其一生最注重的是學養的積澱,而這正是現在眾多書家最需要向沙孟海學習的!

▲ 1987年,中日書法家共同參與的蘭亭曲水之宴會,圖中央三人左一為沙孟海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沙孟海教學現場

作為中國當代書壇巨擘,沙孟海書法無論篆、隸、楷、草、行,在中國書法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他的“沙體”雄渾剛健,氣勢磅礴,如黃鐘大呂,響遏行雲,使他成為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題榜名滿江南的“書壇泰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沙孟海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學者

同時,沙孟海學問淵博,研究精到,造詣精深,是一位集書法學、古典文學、古文字學、篆刻學、金石學、民俗學、考古學於一身的大學者、藝術巨擘。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沙孟海手札

而他卻堅持自謙:“我對書法平日懶於臨習,一曝十寒,實踐不夠,所以成就不多。”

其實,早在沙孟海青年時期,他就因其書法和學養出眾而擔任蔣介石秘書,還曾被蔣介石委以編撰蔣氏家譜的重任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沙孟海書《陳君夫人墓誌》

蔣介石故居報本堂堂前有一副引人矚目的柱對:“本尊親是謂至德要道,光前裕後所望孝子順孫。”這副楹聯雖為蔣介石親書,但其實這副楹聯的真正作者就是沙孟海先生。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本尊親是謂至德要道,光前裕後所望孝子順孫”

雖然在1941年開始任蔣介石侍從室秘書,但沙孟海只肯編撰蔣氏家譜及應酬筆墨文字,“只寫一些慶弔應酬文章,寫寫家譜,絕不涉足政治和機密。”

閒時堅持書學研究的學者風範,絕不向任何強權低頭。而後蔣介石逐漸知道他擅長金石,對譜牒也頗有研究,所以特地請他重修《武嶺蔣氏宗譜》。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這次修譜實際上做文字工作的主要是沙孟海,其他人主要是掛名,所以新譜定稿時,蔣介石在司職名單中親筆加上“特聘武進吳敬恆先生為總裁,主其事,慈溪陳君佈雷、鄞縣沙君文若為編纂,襄其成”。把沙文若提到了副總編篡的地位,以示慰藉。

進譜之日,蔣氏宗祠熱鬧異常,掛燈結綵,大擺酒席,吳敬恆、沙孟海等被邀上座,參與宴請。但即便如此,沙孟海的文人風骨也難以忍受日漸腐敗的國民政府,隨後他便離開國民政府,專注書法創作和學術研究!

新中國成立後,沙孟海留在杭州。住在“若榴花屋”的幾十年,是沙孟海一生中工作最繁忙,也是成就最大的幾十年。

其間,沙孟海應聘為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講授文字學和古器物學,又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兼調查組組長,領導全省的考古調查工作,1954年兼任省博物館歷史部主任,創建了正規的陳列體系。

1963年,他任浙江美院書法篆刻專業教授。1979年出任西泠印社社長,為擔任社長時間最長的社長,連任三屆,對西泠印社做出了卓越貢獻。1981年當選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文革”結束至逝世為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

在杭州,就免不了被各處古剎求字,其中為杭州靈隱寺題寫“大雄寶殿”的故事,就是既曲折又動人。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沙孟海書“大雄寶殿”

歷來各地寺院的“大雄寶殿”多為楷書、行書或隸書,而沙孟海為靈隱寺草書大匾,一破常規,結構嚴謹,線條厚重,筆勢動中有靜,堪稱一絕。然而,1957年,因為時任浙江省省長的三弟沙文漢被打成“右派” ,靈隱寺“大雄寶殿”牌匾上沙文若(沙孟海字文若)三字就只能被抹去了!

1970年,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在周恩來陪同下訪問杭州,虔誠的佛教徒西哈努克提出要到靈隱寺進香。而此前紅衛兵運動發起後,靈隱寺被暫時封閉,到這時,靈隱寺仍在繼續封閉之中。周恩來幾經權衡,決定開放靈隱寺。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沙孟海書法

西哈努克得償所願,可令人不曾想到的是,親王在進入大殿前會盯著“大雄寶殿”四個字,歎服不已,一直問陪同參觀的中方官員:“這幾個字是誰寫的?為什麼沒有題款?”

隨行中國官員驚異於西哈努克竟有這樣的漢學功底。他只能尷尬地看了看周恩來,惴惴地搪塞道是古人所寫,無從溯源。

▲ 沙孟海書法

但周恩來知道這塊匾額的書寫者就是沙孟海,而且他也一直知道沙孟海沙孟海利用蔣介石侍從室秘書這個合法身份,多方為從事地下工作的弟弟、弟媳提供有利條件,掩護他們秘密開展鬥爭。

此後在周恩來的授意下,有關方面很快派人找到沙孟海,要他去補一個名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晚年沙孟海

倔強的沙孟海卻堅持:“要麼重寫一塊匾。名字就不補了。”他們只好請來另外一個人,拼湊了“沙文若”三個字補上。字寫得不協調,很難看,但“大雄寶殿”的匾額上,“沙文若”三個字到底還是出現了。

直到1985年,大雄寶殿再次整修,靈隱寺請沙孟海補款。沙孟海被請到殿前時,凝視良久,動情地說,“我重寫一塊吧。”儘管已是85歲高齡,但沙老仍重新題寫了“大雄寶殿”匾額,落款從之前的“沙文若”變成了“沙孟海”,這就是目前掛在大雄寶殿上的匾額。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沙孟海書法

30年後歷史終於向這位有骨氣的文人認了錯,雖晚不遲。

啟功曾高度評價沙孟海的書法:“沙先生的字,往深裡看去,確實有多方面的根底修養;而使我最敬佩處則是無論筆的利鈍,紙的精粗,人的高低,好象他都沒看見,拿起便寫,給人以浩浩落落之感。雖年逾八旬,眼不花、手不顫,無論書信、文稿,都是不超出一釐米的小字。這隻能歸之於功夫、性格、學問、素養綜合的效果吧!”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啟功《致沙孟海尺牘》

沙孟海長啟功十二歲,啟功每見到沙孟海,總是以忘年相待。對於和啟功在酒席、遊覽之後的當場寫字題詩的活動。啟功如果臨時寫打油小詩,總要先呈沙孟海看過,沙孟海常常鄭重地指出“這句不好!”啟功不解,再問之時,沙孟海便加重語氣說:“就是不好!”

啟功在這“一喝”之後,也知道怎麼不好和怎麼改了。“這一喝的情誼。應該有多麼大的分量啊!”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沙孟海書法

後來沙孟海編輯有關書法史的書稿,也虛心地向啟功請教。啟功動情地回憶道:“有時拿過一篇寫出的稿紙,讓我逐句看,我也“忘其所以”,指手劃腳,先生竟像記筆記似的一字字在稿紙上改。事後,我清醒過來,大為後悔失禮,而先生卻欣然點頭,似乎肯定了我背誦功課的及格。”

不僅對啟功的意見虛心接受,其實沙孟海一生都主張“轉益多師,窮源竟流”。

▲ 沙孟海書法

在沙孟海舊居,有一張長長的名錄,是沙孟海自己列出了有過交往的師友們,包括“親炙”“私淑”等,多達幾十人。沙孟海對“轉益多師”還有著自己獨到的認識。他給自己定出一個辦法,即學習某一種碑帖,還同時“窮源竟流”,兼學有關的碑帖與墨跡。

所謂窮源,就是要看出這一碑帖和書法體勢從哪裡出來,作者用怎樣的方法學習古人,吸取精華。所謂竟流,就是要找尋書流宗派流傳後世各種支流,分辨不同支流的變化及特點,而後擇優繼承仿習。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他87歲高齡時書寫的六尺見方的巨幅“龍”字,也是他擘窠大字的代表,被書法界譽為極品

沙孟海最為後世所知與認可的,當數他的榜書。沙孟海“榜書第一”,其大字用筆橫掃,出入自如,結體險勁逼仄,構成上點、線、塊、面對比強烈,空間感、現代感極強。從欣賞角度來看,沙孟海書法特別重“勢”重“力”,這主要表現在他的榜書和摩崖大字上。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 沙孟海書法

沙孟海曾說:“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這句話有深長意義。它指出松柏的茂盛(精華),應該代代繼承下去。我們大家是過路人,一代又一代,對祖國光輝燦爛的書法傳統,一定要擔負起繼承發揚的歷史使命,這便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20世紀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也是一箇中西文化劇烈碰撞的時代,沙孟海的一生包含了求學、教書、從政和治學的豐富經歷,他的思想和學養成就了他的書法藝術,他的人生和藝術值得後人學習,同時值得現在眾多書家深思:書法,究竟是學養和思想重要,還是表面形式更為重要?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我們尊敬古人,也不迷信古人。在漫長的書法史的長征路上,我們都是過路人,或是築路工人。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祖宗遺留下來的那批豐富遺產,分析精華與糟粕,批判的繼承下去?這個問題關係至國家民族文化的復興,不是小事。

——《九十感懷——在“恭賀沙孟海教授九十華誕”祝壽會上的講話》

以顏真卿傳世的個人作品論,各個時期的面目差別極大,風格亦多樣。像他這樣的大手筆,其書所展現的“清新博大”氣勢,是與他的出身、經歷、學問、氣節等等,處處有著關聯。單舉顏真卿一家為例,說明歷史上各大名家書法風格,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單一境界。這種既融古法又出新意的個人風格,它的形成有著一個繼承、發展的漸變過程。個人風格如此,時代風格更是如此。

——《中國新文藝大系(一九七六—一九八二)書法集導言

倪元璐、黃道周、王鐸三個,天啟二年(1622)進士同年。他們在京裡,相約學書,都很要好,後來便分做兩路了。最稀奇的是字的體制也截然兩路。說明藝術是人性的流露,引他們三個做例子,再恰當沒有了。

——《近三百年的書學》

書法家、篆刻家的個人風格,往往經過長期的反覆的探索和實踐才能逐步形成,這既決定於他本人的學識、素養和志向,更關聯到時代的社會風尚的影響。

——《中國新文藝大系(一九七六—一九八二)書法集導

時代愈後,所接受著的古人作品愈多。換句話說,就是學者所取法的門類更廣闊。比如宋朝時候,趙孟頫還不曾出世,當然沒有學趙字的人,現在就增加一種“趙體”了。鄧石如未出世以前,寫篆字的,只有一種呆板的方法,現在就有了大多數人寫“鄧派”了。

——《中國新文藝大系(一九七六—一九八二)書法集導言》

一代書風的形成是十分緩慢的,它必須經歷承襲、醞釀、萌生、發展諸階段。而在這幾個階段中,又往往出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或泥沙俱下、魚目混珠的現象,隨著時間推移,(在)藝術實踐的深入、欣賞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姐妹藝術發展的影響下,經過時間和社會的淘汰,漸趨成熟,發展成為一代書風。

——《中國新文藝大系(一九七六—一九八二)書法集導言

推而廣之,唐朝人離不開唐朝的風格,宋朝人離不開宋朝的風格,這是時代風格。中國人離不開中國人的風格,日本人離不開日本人的風格,這是民族風格。今天,大家都注意創造風格的問題。個人看法,新風格是在接受傳統、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集體努力,自由發展,齊頭並進,約定俗成,有意無意地創造出來的,丟開傳統,是不可能從空中掉下一個新風格來的。

——《書法史上的若干問題》

當前首要的是樹立志向,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書法家、篆刻家。古人云:“先器識而後文藝。”這個器識,決定於志向,關係很大。綜觀古今中外,凡是開宗肇派的,莫不具有卓越的器識,這一點是相同的。唐代歷史學家劉知幾說過,史家須有三長:謂才也,學也,識也。

——《中國新文藝大系(一九七六—一九八二)書法集導言》

作為一個書法家,一方面要了解文字的結構和書體源流,借鑑名跡,熔鑄古今,推陳出新,自成風貌。另一方面還得轉益多師,要有字外功夫,諸如文學、文字學、史學、哲學等學問個修養,更要有崇高的人格修養。提高人品,然後才能提高書品。王僧虔說:“書之妙道,神采為止,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書法藝術以神采為首要,但離不開形質。形質和神采是辯證的統一體,只有兼而有之,不僅具有美觀的外形,更有充實的精神內涵,才能形神俱融。要達到這境界,不僅需要經過艱辛和長期不懈的努力,而且還需要藉助於字外的學問個修道。

——《中國新文藝大系(一九七六--一九八二)書法集導言)

書法這門學問,依賴於文字,沒有文字便沒有書法。好比文字依賴於語言,工藝美術依賴於工藝,建築美術依賴於建築工程一樣。學習書法,除了取法古人書跡之外,更無其他範本。主要在古人好作品的基本上積累功夫,自然而然釀成自己的新風格。個人取徑不同,面貌也不同,形成百花齊放。

——《中國新文藝大系(一九七六--一九八二)書法集導言)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來源:新書法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海內榜書第一人,曾經棒喝啟功,沙孟海:沒有學養,連過客都不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