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將迎來小冰河期,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挺得過去嗎?

冰河時代是指地球氣候比正常時期更冷的時期,冰原覆蓋著兩極和高海拔地區。即使在冰河時代,氣候條件也會有冷有暖的變化,這就是所謂的冰期和間冰期。迄今為止,地球至少經歷了5個重要的冰河時代,最後一次第四紀冰期/第四紀冰期始於約258萬年前的第四紀,地球目前處於間冰期,上一次冰期大約在一萬年前結束,大陸冰原只剩下格陵蘭島和南極冰原以及巴芬島等較小冰川。

人類將迎來小冰河期,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挺得過去嗎?

除了大冰期,有學者也將14世紀早期持續到19世紀中期氣溫下降歸為小冰河期,小冰期時氣溫比公元1000年至2000年的平均氣溫低1至2攝氏度。高山冰川在歐洲阿爾卑斯山脈、新西蘭、阿拉斯加和南安第斯山脈擴張,在瑞士和法國,高山冰川的推進摧毀了農田和村莊,寒冷的冬季和涼爽潮溼的夏季導致農作物歉收,導致了北歐和中歐大部分地區的饑荒。冰島周圍的海冰擴大,切斷了港口和進口食品的通道,冰島的人口減少了一半。在格陵蘭島的北歐殖民地陷入飢餓,並在15世紀初消失,1410年至1720年間,格陵蘭島幾乎完全被冰與世界其他地方隔絕。

人類將迎來小冰河期,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挺得過去嗎?

小冰河期的成因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是太陽活動減少、大氣環流變化和火山活動。在小冰期出現了兩個異常低的太陽黑子活動時期——史波勒極小期(1450-1540年)和蒙德極小期(1645-1715年),這兩個年份都與小冰河期歐洲部分地區最冷的年份相吻合。太陽輻射強度顯著降低,進入大氣層的熱量會減少,從而導致溫度降低。

人類將迎來小冰河期,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挺得過去嗎?

最近幾年有幾項研究表明,在未來幾年,從2020年到2053年,由於太陽活動減少,地球將進入一個降溫階段,這將引發一系列事件,導致一個小型冰河時代。比如2015年一組天體物理學家聲稱,地球距離一個新的小冰河期只有15年,根據他們模型精確預測太陽活動週期的新研究結果,太陽活動預計在本世紀30年代將下降60%。雖然主流媒體中的一些人利用這項研究來煽動人們對大規模饑荒和人員傷亡的恐慌,但實際上,由於現代科技的發展,小冰河時代將是可以控制的,天氣會很冷,但不會像好萊塢電影裡演的那樣。畢竟二氧化碳導致的全球變暖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影響,太陽活動的降低為我們贏得了降低碳排放的時間,有科學家預測未來20年太陽活動減少只會導致氣溫下降0.1攝氏度。

人類將迎來小冰河期,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挺得過去嗎?

即使幾百年前的小冰河期的嚴重程度也不像古代漫長的冰河期那麼嚴重,畢竟人類文明在小冰河期繁榮發展,許多文明派遣船隻探索、殖民和開發新的土地。從人類考古學的角度看,最後一個大冰河期正是人類舊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時代早期,人類也沒有因此消亡。當冰期事件開始時,智人被限制在低緯度地區。在冰期事件接近尾聲時,智人遷移到了歐亞大陸和澳大利亞。冰河時期的氣候變化也在非洲開闢了橫跨撒哈拉沙漠的綠色走廊,它們的出現與智人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遷徙相吻合,較低的海平面甚至使得人類可以遷徙到澳大利亞,在寒潮期間,白令海峽變成了草原,為人類進入美洲形成了一條可能的通道。

人類將迎來小冰河期,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挺得過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