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文/櫻子

編輯/櫻子

居里夫人曾經說過:"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獨立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我家的孩子今年已近五歲了,還是特別粘人。"同事抱怨道,只要自己在家的時候,兒子就恨不得一直粘著自己,比如在做飯的時候,這個孩子像個小尾巴一樣揪著自己的衣角跟在後面,要讓自己陪著玩遊戲、陪著自己看電視,只要自己離開一會兒,這孩子就會哭鬧。雖然孩子喜歡和自己待在一起讓人覺得很開心,但有些時候真的是有事情無法陪伴,對孩子的哭泣也特別心疼。同事十分不解,為什麼孩子這麼依賴自己呢?

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現在的孩子就是溫室裡的花朵,孩子在這個大環境下,多為獨生子女,是被每個家長千嬌萬寵長大的,這些家長安排了孩子的大部分生活,包括穿衣吃飯,都需要父母的幫忙,在這種無微不至的情況下,孩子就會養成依賴的習慣,她們不再試圖自己完成一些事情,而是寄希望於父母。

"媽媽,幫我把書包收拾一下","媽媽,這個題目好難啊,我不會做,你幫我做吧",這樣理所當得的話語相信很多家長都曾聽到過,這就是孩子過度依賴父母的一些表現,在嬰兒時期,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情有可原,因為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都很脆弱,但是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父母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因為如果孩子的依賴越來越過度,孩子可能會產生"戀母情節"。

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我們先來具體分析一下孩子依賴父母的原因

1、 對孩子過度溺愛和保護

父母對孩子過度的寵愛是孩子依賴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對孩子所有的事都親力親為,安排的妥妥當當,孩子缺少了自己動手的能力以及缺少了自己思考的能力,只要被動接受父母給予的東西就可以,所以孩子就會特別依賴父母,孩子越是依賴媽媽,媽媽就越高興,從而延長了孩子的嬰兒心理。

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2、 缺乏安全感

孩子強烈依賴父母,也與內心缺乏的安全感有關,比如媽媽做過傷害孩子的事,使得孩子一媽媽之間建立的安全感被破壞,比如:媽媽不告而別,孩子就會特別害怕,從而就會出現孩子每天都跟在媽媽背後的舉動,就怕媽媽突然消失了。

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如果孩子長時間被過度保護,依賴母親,孩子就會形成"戀母情節","戀母情節"對孩子來說有哪些影響呢?

1、 有戀母情節的男孩子婚姻不融洽

有戀母情結的男孩子在和妻子的關係上往往會出現不融洽,雙方家庭中,有一位有戀母情節,就會對婚姻造成威脅,生活難免磕磕碰碰,有點口角也是正常的,但是有戀母情節的男孩子無法忍受妻子對自己母親的一點不尊重,甚至自己也有種莫名其妙的罪惡感。在這種情況下,夫妻二人會經常爭吵,很有可能導致最終婚姻關係的破裂。

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2、 沒主見

有戀母情結的孩子,很可能是一個沒有主見,缺乏進取精神的人這類孩子通常因為依賴母親,所以特別害怕失去母親的愛,所以在於母親相處時,總是窺測著母親的臉色,也不敢表達自己與母親相悖的觀點,只能抑制自己的主張,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就會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依附於母親的想法。而因為這樣有些病態的生活方式,會讓男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言談舉止都容易女性化。最終成為一個懦弱,沒有任何主見的人。

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3、 習慣單方面的獲得,不懂付出

有戀母情結的人,習慣於單方面獲得,不懂得自己也要為他人付出,應主動地去為他人服務。因為他們享受慣了母親單方面的輸出,就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在他們的心理,認為接受母親的愛就是愛母親了。

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戀母情節對於孩子以後身心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過度戀母時,就要及時制止並引導孩子走向獨立。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走向獨立?

1、 合理分配相處時間

為了讓孩子對母親的依賴度降低,就要控制母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縮短這個時間,讓孩子接觸更多的人,一開始,母親可以讓孩子多陪陪爸爸,等到適應一點了之後,讓孩子陪陪其他的家庭成員,比如;爺爺、奶奶、舅舅等等。

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2、 帶孩子接觸外界,要循序漸進

母親就可以帶孩子出門與其他小朋友玩一玩,比如親戚家等等,讓孩子接觸到外界的人和事,只要讓孩子適應身邊沒有母親的情況下,還會比較鎮定自若,這樣就會一點一點擺脫掉過度依賴的樣子。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過程是要循序漸進的,不可操之過急。

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3、 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著做的道理。可以先從小事開始,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父母也要對孩子抱有一定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讓他們開動自己的腦筋進行思考。只要不是涉及原則性問題或者違法事情,作為父母都應該尊重孩子的決定。讓孩子明白父母是愛他的,他擁有了安全感,自然就會勇往無前。

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4、 媽媽主動犯錯

孩子喜歡纏著媽媽,有一方面原因是媽媽能回答和解決孩子的問題,這樣就在孩子眼裡形成了完美的形象,這時候,媽媽可以犯一些低級的錯誤,降低孩子的依賴心理。

比如母親可以在收拾玩具的時候,就不小心落下一個,讓孩子發現並糾正,這樣還會讓孩子意識到原來自己可以比媽媽做的更好。

孩子對媽媽過度依賴,恐形成“戀母情結”,4個方法教會孩子獨立

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不是一天形成的,想要糾正這個行為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耐心是非常重要的,萬不可操之過急。

總之,想要讓孩子能夠不過度依賴媽媽,父母就要選擇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獨立自主的性格。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類文章,請關注我@櫻子說育兒 ,持續與您分享育兒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